跳至內容

九華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九轉大腸

九華樓清末民初時期位於濟南老城內後宰門街上的一家飯莊,亦為街上的四大名店(九華樓飯莊、同元樓飯莊、遠興齋醬園、慶育藥店)之一[1],因創製魯菜經典名菜「九轉大腸」而知名,該店由邰氏和富商杜氏創建,開業於清光緒初年,歇業於1930年代。原濟南城內邰氏開一飯館九華園,扁食做的很好,杜某經常光顧。杜某對「」字有的特殊愛好,杜某在濟南的店鋪,字號均以「九」字開頭。後與邰氏合股在後宰門興建飯莊改稱九華樓。

九華樓的舊址位於後宰門街與縣西巷的交界口處,原後宰門街2號,為一幢磚石結構的二層三間小樓,在九華樓衰落後逐漸成為民居。2002年縣西巷拆遷,此建築雖被擬定易地重建,但仍遭遇倉促拆遷,重要建築部件均未作標記[2][3]。在2010年10月公示的武岳廟地塊規劃及建築方案中,計劃將其建於原武岳廟山門內西側[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济南百花洲附近建仿古建筑 总建筑面积上万平》. 中國山東網.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2. ^ 《镐刨锤击九华楼》. 大眾網-生活日報.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3. ^ 《济南古建筑武岳庙被拆除 考古人员曾力保8年》. 陳偉斌. 山東商報.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4. ^ 《九华楼的复建并未“泡汤”》. 郭學軍. 大眾網-生活日報. [201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