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友聯影業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友聯影業
Union Films
公司類型私營
公司結局解散
成立1940年 (1940)
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
結束1942年 (1942)
總部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
業務範圍荷屬東印度
產業電影
產品電影

友聯影業(英語:Union Films)是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電影製作公司,由華裔商人翁福林和蔡馬俊於1940年創辦,共計製作了7部黑白片後於1942年解體,但這7部電影都已失落。該公司的電影分別由4位導演執掌,其中大部分都是華裔,為包括倫德拉·卡諾和朱瓦莉亞在內的多位演員打響了知名度。

友聯影業誕生之時正逢印尼電影業從大蕭條的打擊下復甦,該公司於1940年7月發行了第一部作品《微笑的面具》。此外,友聯推出了多部由沙倫編劇的電影,並且目標觀眾逐漸向該國知識階層靠攏,希望能在當時的同僚中脫穎而出。1941年沙倫離開友聯加入了星辰影業,友聯接下來推出的最後兩部電影都強調了現實主義。1942年3月日本佔領印度尼西亞,友聯影業也隨之解散,不過其推出的電影則一直放映到了40年代中後期。

歷史

[編輯]

荷屬東印度的電影業曾在大蕭條期間遭受重創,但伴隨着《月光曲》(Terang Boelan)、《法蒂瑪》(Fatima)和《白茅》(Alang-Alang)在商業上獲得成功,行業的元氣已經恢復。電影的產量有所增加,1940年時殖民地新開設了4家製片廠,友聯影業就是其中之一[1]。這家公司由華裔商人翁福林創辦,他也是公司出品大部分電影的製片人[2];不過公司的日常運作則由蔡馬俊負責[3]。友聯影業的總部位於巴達維亞的普林森蘭(Prinsenlaan,如今雅加達的塔曼紗麗),根據一份新聞稿中的記載,該公司的建立旨在「提高印度尼西亞的藝術品質」[a][3]

友聯影業推出的第一部電影《微笑的面具》(1940年)的荷蘭語廣告。

初出茅廬的友聯影業於1940年7月推出了第一部作品《微笑的面具》,講述的是一對年輕夫婦在一位蒙面大盜的幫助下對抗犯罪分子的故事[4]。影片由楊安然(Jo An Djan)執導,主要演員包括烏江(Oedjang)、法蒂瑪(Fatimah)和巴素基·里索博沃(Basoeki Resobowo[5]。電影獲得了良好的評價,《觀察報》(Pemandangan記者沙倫在文章中稱讚影片的品質可與進口的荷里活製作相提並論[6],《巴達維亞報》(Bataviaasch Nieuwsblad)的一篇評論則讚揚了電影的攝影表現[7]。首部作品就獲得好評後,友聯影業聘請了曾在陳氏影業多部作品中擔任編劇的沙倫,後者為友聯創作的第一部劇本是《溢血財產》(Harta Berdarah)。這時楊安然已跳槽到另一家電影公司,所以友聯新聘請的拉登·阿里芬和胡一起執導了本片。影片於1940年10月上述,講述了一個年輕人試圖說服一位吝嗇的哈只變得更加大方的故事,歌手蘇拉斯特里(Soelastri)和武術家詹德(Zonder)主演[8][9][10]

1941年3月,友聯的第三部電影《用性命償還》上映[11]。影片由胡執導,講述了一名少女為償還父親的債務向放高利貸者賣身的故事[12],是朱瓦莉亞(Djoewariah)的銀幕處女作,她之後成為了友聯的第一女星[13]。與此同時,阿里芬還在執導另一部電影《純潔的愛情》,該片的劇本是由沙倫編寫。為了吸引接受過教育的觀眾走進電影院,影片選擇了一位年輕的醫生阿德南·卡保·加尼Adnan Kapau Gani)和朱瓦莉亞演對手戲[14],片中的女主角原是一位女傭,接受教育後,她終於能夠和自己以前服務的主人成婚[15]。這部在4月發行的電影所獲評價褒貶不一,《巴達維亞報》的一篇評論認為本片「引人入勝」[b][16],但該報上的另一篇文章又覺得電影表裏不一,電影本身對舞台表演非常依賴,但廣告宣傳中卻又對之加以譴責[17]

友聯影業最後一部電影《美加本濃》(1942年)的廣告

1941年7月,友聯的第5部電影《女人與鬥士》(Wanita dan Satria)上映,朱瓦莉亞擔任主演,影片講述一位出身名門的好色之徒濫用自己的社會地位來獲得女性的信任,最終遭到了報應[18][19]。製片公司在為本片作宣傳時再次強調了電影中的演員沒有專業戲劇演出的背景,這其中也包括朱瓦莉亞、慕沙(Moesa)和希達雅特(Hidajat[20]。影片獲得了積極的評價,《泗水商報》(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的一篇評論中稱,《女人與鬥士》清楚地描繪出了印度尼西亞女性岌岌可危的地位,並且激發出她們在穆斯林社會中更堅定地爭取自己權利的欲望[c][18]。此後不久,阿里芬和沙倫都跳槽到了與友聯競爭的星辰影業,《女人與鬥士》也就成為兩人和友聯的最後一次合作[21]

胡繼續留在友聯,他接下來又執導了《惡毒的聲音》,土生華人錄音師文金南擔任助理導演,編劇則是佐約普拉諾托(Djojopranoto)。影片講述兩位年輕男子為了一個女人反覆爭鬥,最後卻發現對方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22]。朱瓦莉亞這時已經離開友聯,該公司於是請來了拉登·蘇加諾(Raden Soekarno)擔當主演,影片於1941年末上映[23]。《惡毒的聲音》開拍後不久,友聯就宣佈文金南將是下一部電影《美加本濃》的導演,這也成為該公司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影片由蘇加諾和新人索菲亞提(Sofiati)主演,講述兩個角色之間的愛情故事,於1942年初發行[24][25]。這兩部電影都強調了現實主義,並以受過教育的國民為目標受眾[26]

到了1942年初,荷屬東印度政府擔心日本會入侵殖民地[27]。普通民眾也有了同樣的擔憂,1942年2月的電影雜誌《世界電影舞台》(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報道稱,有多家製片公司將搬離殖民地首府巴達維亞,或是不限期地中止電影製作。友聯影業這時雖已開始製作一部在滿者伯夷取景的電影,但因局勢所迫而不得不中止拍攝[28]。1942年3月,大日本帝國佔領印度尼西亞[29],友聯影業隨即關閉,之後再也沒有重新開張[30]

1945年日本投降後,所有曾為友聯影業效力的導演和製片人中只有阿里芬回歸電影業,擔任導演直至20世紀60年代[31]。不過還是有多位演員繼續投身電影事業。例如朱瓦莉亞離開友聯後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同生共死》(Sehidup Semati)就在1949年上映,她的演藝生涯一直持續到了50年代中期[13]。與此同時,蘇加諾的演出則一直持續到了70年代,他在大部分作品中都是以倫德拉·卡諾(Rendra Karno)之名演出[23]。還有些演員轉戰幕後,例如出演《微笑的面具》的巴素基·里索博沃就成為《血與誓》等多部電影的藝術指導設計師[32]

片目

[編輯]
友聯影業的《純潔的愛情》(左)和《女人與鬥士》(右)之後還改編成了小說,上圖分別為兩本書的封面。

在兩年的時間裏,友聯影業一共發行了7部電影,全部都是黑白長片,在荷屬東印度進行了大範圍公映[8]。包括《用性命償還》和《純潔的愛情》在內的多部還曾在鄰近的新加坡上映[33][34]。雖然這些電影至少都放映到了20世紀40年代[d],但如今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e]

解釋說明

[編輯]
  1. ^ 原文為:「……buat mengangkat derajatnya kesenian Indonesia.」
  2. ^ 原文為「... boeiend ...」
  3. ^ 原文為:「... geeft een duidelijk beeld van de wankele positie der Indonesische vrouw en motiveert den drang naar een vaster omlijning harer rechten in de Mohammedaansche maatschappij.」
  4. ^ 例如《純潔的愛情》至少到1945年11月仍在放映(Soeara Merdeka 1945, Pilem),而《惡毒的聲音》的發行則至少持續到了1949年2月(Pelita Rakjat 1949, (untitled))。
  5. ^ 當時印尼電影的錄製膠片主要是由極易燃燒的硝化纖維製成,1952年,印尼國家電影製作倉庫發生火災,倉庫中的大部分物品毀於一旦,這以後為了消除火災隱患而專門銷毀了所有存放老電影的硝化纖維膠片(Biran 2012,第291頁)。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Karl G. Heider)據此推測,所有1950年以前製作的印尼電影都已失落(Heider 1991,第14頁)。不過,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則在《印尼電影目錄》中表示,有多部電影通過印尼電影資料館的存檔得以保存下來,電影歷史學家米斯巴赫·尤薩·比蘭Misbach Yusa Biran)還指出,有幾部日本宣傳電影通過荷蘭政府新聞處留存至今(Biran 2009,第351頁)。

腳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Ang Hock Liem.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3). 
  • Bajar dengan Djiw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 Basuki Resobowo.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2). 
  • Biran, Misbach Yusa (編). Apa Siapa Orang Film Indonesia 1926–1978. Jakarta: Sinematek Indonesia. 1979. OCLC 6655859. 
  • Biran, Misbach Yusa. Sejarah Film 1900–1950: Bikin Film di Jawa. Jakarta: Komunitas Bamboo working with the Jakarta Art Council. 2009. ISBN 978-979-3731-58-2. 
  • Biran, Misbach Yusa. Film di Masa Kolonial. Indonesia dalam Arus Sejarah: Masa Pergerakan Kebangsaan V.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2: 268–293. ISBN 978-979-9226-97-6. 
  • Filmaankondiging Cinema Palace: Kedok Ketawa.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40-07-20: 3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 Filmaankondigingen Orion: 'Asmara Moerni'.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41-05-01: 11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 Harta Berdarah.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9). 
  • Heider, Karl G. Indonesian Cinema: National Culture on Scre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2014-07-07]. ISBN 978-0-8248-136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0). 
  • Iets over de Maleische Film.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41-05-08: 10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 Kedok Ketawa.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Kolff & Co.). 1940-09-12: 10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 Kedok Ketaw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3). 
  • Millet, Raphaël. Singapore Cinema. Singapore: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06. ISBN 978-981-4155-42-7. 
  • Pilem. Soeara Merdeka (Semarang). 1945-11-07: 4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 Saeroen. Asmara Moerni. Yogyakarta: Kolff-Buning. 1941. OCLC 29049476.  (book acquir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useum Tamansiswa Dewantara Kirti Griya, Yogyakarta)
  • Sampoerna 'Wanita dan Satria'.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Kolff & Co.). 1941-09-11: 2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 Sardiman. Guru Bangsa: Sebuah Biografi Jenderal Sudirman. Yogyakarta: Ombak. 2008. ISBN 978-979-3472-92-8. 
  • Soeara Berbis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 Studio Nieuws.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1-09, 1 (4): 26–28. 
  • Studio Nieuws.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2-02, 1 (9): 18–20. 
  • Tirai Terbentang.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1-12, 1 (7): 28–29. 
  • (untitled).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1940-10-29: 7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 (untitled). De Indische Courant (Batavia). 1941-03-19: 8 [2014-07-07]. [失效連結]
  • (untitled).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1941-08-29: 6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 (untitled). Pelita Rakjat (Surabaya). 1949-02-09: 2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 Warta dari Studio.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1-08, 1 (3):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