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南生(1922年8月12日—2018年4月10日),原名吳祖武,曾名吳楚人陳南生,筆名左慈,男,原籍廣東潮陽,生於汕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吳南生原籍廣東潮陽縣關埠鎮上蒼村,出生在汕頭市貧民窟。父親在汕頭小公園騎樓下修理鐘錶,大革命時期是工會積極分子,之後長期失業。

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消息傳到汕頭,以筆名「左慈」在報業大王胡文虎在當地開設的《星華日報》副刊發表處女作《評蕭紅的〈生死場〉》, 得了2元稿費,去書店花八毛錢買一本潮州話版《聖經》給基督教徒的母親。 此後陸續發表了不少進步文章,成了汕頭市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1936、1937兩年發表的作品剪貼成兩本。引起了在汕頭的李碧山的注意,李碧山認識吳南生的外語老師,就來找吳南生,傳播革命思想。吳南生1936年參加華南人民抗日義勇軍,1937年8月吳南生破格入黨,是汕頭市在中國國民黨清黨後重新建黨的第一批黨員。潮汕黨組織1937年8月建立了公開合法的「汕頭青年救亡同志會」(後稱抗敵同志會)。吳南生擔任「汕頭青抗會少年工作隊」政治指導員,編寫了潮汕地區第一個抗日潮劇《打鬼子》並公映。

1939年6月,日軍攻佔潮汕。黨組織組建了潮汕青年抗日游擊隊與汕頭青年抗敵劇團,由吳南生負責,準備打起來後作為游擊隊的政治部。吳南生帶隊伍到潮州鳳凰山白水湖一帶的老區,重建蘇區。歷任潮澄饒中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澄饒縣委書記;1942年調任普寧縣委書記,全縣黨員近千人。

1942年夏「南委事件」發生時,潮梅特委書記林美南通知吳南生負責掩護一批南委機關撤退的人員。吳南生在家鄉潮陽關埠鎮上倉村以從日軍佔領的香港逃難回來的朋友為名,安置了一批又一批男女老少居住,陸續轉移去重慶或延安。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1943年春節,吳南生陪奉命隱蔽的南委書記方方夫妻在揭陽城北門租個房子一直住到5月底,然後護送去湯坑,王華生護送赴重慶。方方於6月底隨同周恩來返回延安。南委秘書長姚鐸撤退住在關埠鎮上倉村吳南生的老家,對前途悲觀。後回到澄海姚鐸老家。經請示中共中央南方局,決定由吳南生把姚鐸送到重慶。1944年春節後,從揭陽搭單車到豐順湯坑,爬山越嶺到達興寧,乘貨車幾天後到韶關。乘火車到廣西桂林轉貴州獨山,再改乘汽車三四天,最後到重慶紅岩八路軍辦事處,在南方局招待所住了將近半年學習文件準備赴延安。

1944年秋吳南生到延安,在中央黨校二部學習,學員是縣委書記以上幹部。1945年9月在延安與許英結婚。許英1938年入黨,1939年潮汕青年抗日游擊隊黨支部委員,1940年被選調到南委機要科工作。南委事變後,許英撤退到重慶,再到延安。

從延安赴東北。擔任中共吉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1949年,任南昌市副市長。1975年後,歷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1980年,兼任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書記、深圳市革命委員會主任,率先進行改革開放[1]。1985年任廣東省政協主席。參與創建汕頭大學

2018年4月10日在廣州病逝,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2]

參考[編輯]

  1. ^ 吴南生:办特区要杀头就杀我(图). 鳳凰網. 2008-05-09 [2018-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1). 
  2. ^ 广东省委原书记吴南生逝世,曾负责筹办广东三个经济特区. 澎湃新聞. 2018-04-10 [2018-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
前任:
梁威林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主席
1985年9月—1993年2月
繼任:
郭榮昌
中國共產黨黨徽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張勳甫
中國共產黨深圳市委員會書記
1980年6月-1981年3月
繼任:
梁湘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賈華
深圳市革命委員會主任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繼任:
梁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