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幼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幼非(1933年),本名周自立,台灣記者,祖籍湖北黃陂。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前往台灣,1988年赴中國大陸採訪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批赴中國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1]

人物經歷[編輯]

1949年跟隨國民黨軍隊到了台灣,從事新聞採訪30多年。據其自稱,其為台灣人權通訊社社長,曾經擔任台灣《人權論壇》雜誌社社長,香港《新聞天地》駐台特派員。自1988年以來,多次到中國大陸採訪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採訪兩會有18年。台灣人權通訊社記者曾在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朱鎔基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向朱鎔基提問。

2006年3月14日,周幼非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記者招待會上的採訪事件而引起相關熱議。

2016年1月16日,訪問長江國際商會,與長江國際商會執行會長劉萌就籌建台灣同名商會等相關事宜進行交談。[2]

非規劃提問[編輯]

在2006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對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周幼非因不滿未能獲得提問的機會,而以「較大的肢體動作」引起溫家寶的注意,並親自點名要他提問。在隨後的提問中,周幼非向溫家寶總理提出了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指出「上海的水簡直不能吃了,而且是黃的」,並以較尖銳的語氣質問「我們今天的工業發展的再好,如果民眾吃的水都有問題,總理先生,你的豐功偉業可能就化為烏有了」。

對於周幼非的提問,溫家寶稱其「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了一次提問的機會」。隨後就相關的環境問題做出了回答。並提出:「如果你年年來參訪的話,你可以觀察,隨時提出你的意見」。

由於這件記者會上意外的插曲,周幼非本人引起了在場記者們的關注。隨後媒體也就這一事件和周幼非本人做了相關報道。

後續相關事件[編輯]

針對周幼非在記者會上所提出的上海水質問題,第二天(3月15日),上海《國際金融報》即發表相關文章予以駁斥,認為其言論不負責任,並援引上海水務局有關人士的說法,認為「上海飲用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資料[編輯]

  1. ^ 人物简介. 武漢地方志辦公室. [2019-07-11]. [永久失效連結]
  2. ^ 长江全球华人和促会发起人周幼非到访国际商会洽商筹建台湾同名商会. 長江國際商會全球官網. 2016-01-19 [2019-07-1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