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理港
位置
國家與地區 中國
位置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經緯度25°36′16″N 100°14′02″E / 25.60445°N 100.23401°E / 25.60445; 100.23401座標25°36′16″N 100°14′02″E / 25.60445°N 100.23401°E / 25.60445; 100.23401
細節
擁有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類型內河港
數據
年貨物噸位22.96萬噸
客運410.16萬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航務管理處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海事局
洱海港區下關碼頭
洱海港區金梭島停靠點

大理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港口,以旅遊客運為主,兼備城鄉物資交流和運輸的綜合性碼頭。因洱海旅遊的發展,大理港成為雲南省客運吞吐量最高的港口。

歷史[編輯]

洱海的航運歷史悠久,天寶十三年(754年),將軍李宓在洱海東岸今挖色一帶造船計劃渡海征南詔民國6年(1917年)至民國18年(1929年),洱海船舶編入「船代表」管理共80餘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組建運輸隊、航運公司、漁業隊,新建了下關、挖色、塔村、羅久邑、上關等避風港和碼頭[1]:255。由於早期公路運輸不發達,運往鄧川洱源鶴慶劍川麗江大理下關等地的糧食、煤炭、紅糖等物資均在下關或上關由木船裝運,因此水上運輸較為繁忙[2]:339。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洱海內開始國營旅客、貨物運輸業務,大理州航運公司的木質「1號客貨輪」於1978年9月18日開始營業,經營「下關——羅久邑——南生久——挖色」的客貨運業務[1]:256。1980年,洱海上共有7艘鋼製機動客貨輪、4艘遊覽艇、10餘艘機動工作船、500餘艘小機掛槳木帆船[1]:255,到1988年,洱海內的各式船舶數量達到3,876艘[1]:256。1995年4月26日,大理港下關碼頭改擴建破土動工,設計客運量近期102萬人次、中期187萬人次,貨運量近期1.85萬噸、中期3.56萬噸,建設200噸級客貨泊位10個,並疏挖西洱河6.827公里,總投資概算為1.993萬元,工程於99昆明世園會前夕完工[3]。截止2013年,大理州全州累計通航里程1,233.5公里,擁有持證船員432人、各類船舶3,860艘,交通運輸船舶有262艘,其中客運船舶有239艘,核定載客7324個客位[4]

管理[編輯]

同治十一年(1872年),洱海內設立了「船官」管理船舶運輸[2]:423。1917年至1928年,洱海航運由軍方管理,設有船舶管理所和督查[1]:263。1939年改置楚大師管區,由下關特務連管理洱海水上運輸工作,成立了大理鄧川賓川鳳儀四個縣民船管理所[2]:423。1942年改置騰大師管區後,將船舶劃分為九段管理,各段設「船代表」一人,屬地方武裝軍事管制[1]:263。1948年組建「船舶理事會」,次年改為「船舶工會」,1950年改稱「船舶業同業公會」,1952年改稱「下關市船舶業同業公會」[2]:424。1952年成立下關市「車船運輸業同業工會」,受下關工商聯合社領導,1956年正式成立「大理洱海航運管理站」,1963年管理站從公司中拆分出,成為專門管理洱海船舶的機構[1]:264。後更名為「大理白族自治州航務管理處」。

1958年8月1日,以原航運管理站為基礎,合併下關「飛輪」、雙廊「新化」、挖色「前進」、海島「金星」四個木船運輸合作社,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航運公司」,隸屬大理州交通局,後更名「大理市航運公司」[2]:339

港區[編輯]

大理港下轄三個港區:洱海港區、漫灣港區、茈碧湖港區,以洱海港區為主[5]:267

洱海港區主要包括下關碼頭、桃園碼頭、才村碼頭、龍龕碼頭以及龍龕、磻溪、向陽溪、金圭寺、康海、南詔風情島、海印、挖色、文筆、向陽、塔村、金梭島12個景區停靠點[5]:267

運輸數據[編輯]

2017年,大理港完成旅客吞吐量410.16萬人次(同期雲南全省水運旅客量僅1378.38萬人次[6]:287),同比下降6.43%;貨物吞吐22.96萬噸,同比增長53.47%[6]:290

大理港歷年運輸數據
貨物吞吐量(萬噸) 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2013年 0.29 331.49[7]:292
2014年 0.35 353.43[8]:292
2015年 12.84 398.49[9]:292
2016年 14.96 438.34[5]:267
2017年 22.96 410.16[6]:287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趙進國 楊民 主編; 大理市史志編纂委員會. 《大理市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01. ISBN 7-101-01802-5. 
  2. ^ 2.0 2.1 2.2 2.3 2.4 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局 編. 《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978-7-222-00770-3. 
  3. ^ 大理港. www.chinaports.org. 中國港口資訊網. 2008-06-15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6). 
  4. ^ 周曄. 大理洱海高成为我省“四型海事”及“三化”建设示范点. www.ynjtt.gov.cn. 雲南省航務管理局. 2014-02-27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6). 
  5. ^ 5.0 5.1 5.2 中國港口年鑑編輯部. 《中国港口年鉴2017》. 上海: 中國港口雜誌社. 2017-09. 
  6. ^ 6.0 6.1 6.2 中國港口年鑑編輯部. 《中国港口年鉴2018》. 上海: 中國港口雜誌社. 2018-09. 
  7. ^ 中國港口年鑑編輯部. 《中国港口年鉴2014》. 上海: 中國港口雜誌社. 2014-09. 
  8. ^ 中國港口年鑑編輯部. 《中国港口年鉴2015》. 上海: 中國港口雜誌社. 2015-09. 
  9. ^ 中國港口年鑑編輯部. 《中国港口年鉴2016》. 上海: 中國港口雜誌社.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