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 (文革名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師傅原指工、商、醫、戲曲等行業中秉有技藝並傳授技藝的人。師徒間恩義相授的准人身依附關係,帶有輕微行幫色彩。文革中1970年代該詞外延被泛化、擴大到適用於所有人的一般性尊稱。

背景[編輯]

毛澤東有「工人階級可以領導一切」的論述,鬥批改階段有工宣隊進入上層建築、文化科教單位的措施,日常工作里從不與工人交往的知識份子,開始接受工人師傅的行政指令。甚至把工人請上講台講授一般性工業、工藝常識,將其稱之為「工人階級上講台」「佔領上層建築」的新生事物。與中共歷來看重工人階級的階級路線傳統一脈相承,其時流行的階級觀,工人被視為最純粹、最正宗的無產階級,革命性最強、最徹底,因此,工人(尤其是其中的產業工人)成為最受人尊重的職業、社會人群;無論其工齡長短、出徒與否,都須稱之以「師傅」。

特點[編輯]

所有宣傳畫造型群體中佔據核心位置的第一主角都是工人(身着工裝,英俊、豪邁、激情洋溢)。連他們因受教育程度低、長期從事簡單勞動帶來的固有行為特徵,也被一味美化為認真、忠厚、真誠、豪爽、淳樸。在發展黨員、提干、升學,貫徹階級路線成為組織原則,出身工人或本人是工人,都會得到看重、優待。連類相及,擇偶時工人身份都被人高看一眼。[1]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里,形成了無論對方是何身份職業年齡性別、親疏,不管他是老教授、正格的軍人,還是妙齡少女,只要有求於人,或僅僅意欲表示對對方的敬意、好感,就以「師傅」相稱的風氣。久而久之,他們自己對自己的「尊貴」也會不自覺地帶出一星半點的矜持威嚴來。是「把被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的翻身感、自豪感。甚至可以看1949年以來的第二次翻身。

傳統習慣上出於對職業、技藝的尊重,在「師傅」前面要加一個「大」字。文革時單稱「師傅」,其實更多是對人身份、權力的阿諛了。

後續[編輯]

風氣相沿,到了1990年代,國有企業普遍效益低下,工人經濟、社會地位急劇下滑,反差過大,造成了他們強烈的失落感。以致有民謠把這種情緒作了事出有因的過火宣泄:「老大(工人)靠了邊,老二(農民)分了田,老九(知識分子)上了天,不三不四(指個體戶)找大錢。」畢竟,以多年高積累、低分配的工資收入,在1990年代以來破產下崗的夾攻下,受到社會保障不足,醫療養老、住房制度一系列改革衝擊,他們收穫的實惠少而付出的代價多。邊緣化到了被稱為「弱勢群體」的地步,與執政黨階級主體的意識形態虛設地位形成弔詭。難免給人物是人非、風水輪流轉的感慨。不明就裏,再胡亂叫人「師傅」就可能遭人白眼。[2]

註釋[編輯]

  1. ^ 1990年代初轟動一時的電視連續劇《渴望》,講的就是一個文革時期工人姑娘(師傅)嫁給知識分子小伙子(徒弟),中間穿插了一個棄嬰(丈夫的女)的悲歡離合故事。可以視為一部非常時期的兩性關係(含性心理)史,還有一些尚未被人解讀過的內容。
  2. ^ 某人問路於一戴眼鏡老叟,怕喊「同志」人家煩就叫了「師傅」,老叟瞅瞅問者沒有應聲。問者以為對方耳背再次賠笑問道,不料竟招反詰:「你看我長得像師傅嗎?」問者忙改口叫「教授」。那「教授」這才露出笑容。

參考資料[編輯]

  • 李曉敏《今天,美女都嫁給了誰?》,《南方航空報》2004-11-30
  • 吳永亮《「稱呼」你叫啥?》,《東方煙草報社》204期:200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