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家石門子岩雕刻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城子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周朝
編號7-1606-4-109
認定時間2013年3月5日

康家石門子岩雕刻畫,又稱康家石門子岩畫是位於新疆呼圖壁縣西南部山區的青銅時代大規模摩崖石刻

地理信息

[編輯]

康家石門子岩畫東北75千米就是呼圖壁縣縣城。直線距58千米。海拔1570米[1]。康家石門子岩畫位於康拉爾溝澇壩灣子溝匯流處的西北岸,侏羅紀晚期丹霞地貌山體南側岩壁底部的垂直岩面上[2]

岩畫創作時間

[編輯]

對於岩畫創作時間,學術界意見並不一致。王炳華推斷岩畫完成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1000年的前期[3]。林梅村側認為岩畫創作時期大概在到晚商時期,即公元前1400年-前1100年間[4]。劉學堂則認為岩畫創作於公元前3000年末或2000年初[5]。羅伯特·貝納里克認為其年代上限不早於距今4000年,年代下限不晚於距今1500年[2]

岩畫創造者

[編輯]

王炳華認為康家石門子岩畫是塞迦人所做[3]。林梅村則認為該岩畫為月氏人所做[4]。而劉學堂認為是原是歐羅巴人創造了此處岩畫[5]。2013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李樹輝對岩畫進行了考察並傾向於林梅村的月氏人所做說[6]。而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張嘉馨、吳楚克則傾向於王炳華的塞人之說[2]

岩畫內容

[編輯]

康家石門子岩畫主體圖像距離地面1.9米左右到10米,寬13米左右。人物群像圖包括人、馬和老虎,其中大小不等的人物最多,最大的人物岩畫超過真人最小的則約為0.1米。共大人74個,小人62個[2],頭像2個, 共計188人,另外還有些看不出來的畫像[7]。另外在「人物群像圖」岩壁的西側,距離地面約一米的地方有七八厘米或十幾厘米的彩繪岩畫。其中紅色、白色、淡黃色的動物、人物、騎獵圖像[8]

岩畫特點

[編輯]

畫面表現生殖崇拜,誇張的表現男性生殖器官,例如,0.71米高的岩畫有42厘米的勃起的陰莖。且所有的男性生殖器都指向女性並且兩組動物同樣勃起。人物動作上肢做上下騰舞狀,變化較為統一。為生殖崇拜歡歌起舞。所有圖像打磨的十分光潔,所有圖像頭部屬浮雕式陽刻, 鼻、眉、顴骨部位凸起, 眼、嘴下凹 , 身體部分均為減地凹下[7].

也有觀點認為該圖像為西王母文化的起源[1],不過是由於旅遊開發和地方文化宣傳的需要[2]

主要病害

[編輯]

由於雨水沖刷、風化作用和卸荷裂隙導致岩畫面臨着片狀剝落或使岩石潮解酥軟或者使軟弱帶的岩體開裂並形成新的裂隙[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巫新華. 试析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的早期西王母文化意涵. 新疆藝術(漢文). 2017, (05): 18–28. 
  2. ^ 2.0 2.1 2.2 2.3 2.4 張嘉馨; 吳楚克. 康家石门子岩画调查与研究之一. 藝術探索. 2018, 32 (04): 85–94. doi:10.13574/j.cnki.artsexp.2018.04.009. 
  3. ^ 3.0 3.1 王炳華.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 397–398. ISBN 9787228127351. 
  4. ^ 4.0 4.1 林梅村. 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7-108-01363-0. 
  5. ^ 5.0 5.1 劉學堂. 新疆史前宗教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05095186. 
  6. ^ 李樹輝. 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创作者和创作年代.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04): 46–52+195+189. 
  7. ^ 7.0 7.1 王愛軍; 胡學軍; 肖志強. 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探析.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02): 1–3. doi:10.13880/j.cnki.cn65-1210/c.2006.02.001. 
  8. ^ 張嘉馨; 吳楚克. 康家石门子岩画调查与研究之二. 藝術探索. 2019, 33 (01): 71–80. doi:10.13574/j.cnki.artsexp.2019.01.009. 
  9. ^ 鄭雲峰; 諶文武; 張景科. 新疆康家石门子岩画病害调查及保护措施. 西北地震學報. 2011, 33 (S1): 326–32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