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陳逸史
外觀
後陳逸史 | |
越南語表記? | |
---|---|
國語字 | Hậu trần dật sử |
漢喃 | 後陳逸史 |
《後陳逸史》(越南語:Hậu trần dật sử),越南歷史小說,由潘佩珠於二十世紀初採用漢文寫成。本書以後陳朝抵抗明朝統治作為主題,內容及人物大部份為虛構,以及作者聽來的野史故事。作者撰書的目的,是要號召越南人民抗法救國。
本書的編撰
[編輯]《後陳逸史》的作者潘佩珠,為越南愛國志士,曾推動脫離法國獨立運動,本書亦在這種背景下,於二十世紀初寫成。[1]潘佩珠著作這本小說的目的,是要令法國統治下的越南國民,勾起歷史上的先烈們對抗明人統治,「蓄志發憤,殲仇雪恥,驅逐吳賊」的回憶,從而「恢復我固有之主人權,以留遺我後」,令越南國民重拾獨立建國的精神。[2]
關於本書創作的素材,據現代學者指出,內容中大部份的人物都屬虛構。[3]另外,據潘佩珠在本書中亦提到,他將從故老中聽來的故事,加以運用到書中:「故氓遺老,樂向予談數百年前事。蓋從土字野史傳來者,予今述之,以告我國民。」[4]
內容
[編輯]- 前言一篇:闡述作者潘佩珠的復國宏願(沒有題目,置於第一節《救友棄家》之前)。
- 第一節《救友棄家》:本書主角翁熾(潘佩珠說「蓋翁熾,後來黎皇賞封崗國公也」)自年少時便不滿「吳賊」(指外來征服者),立志反抗,後來為救朋友而被迫投身綠林。
- 第二節《傲鞋入獄》:翁崗與豪傑翁堅結識,以及翁堅勇救因不肯向吳人折服而入獄的三名志士。
- 第三節《豪傑盟心》:翁堅、翁熾結識一批豪傑,全體合共四十九人,齊定抗敵復國盟誓。
- 第四節《英雄露膽》:女子姑志因堅拒吳人迫婚,父女遭到迫害,父親自盡,自己則扮成乞丐,矢志報仇,加入了翁崗、翁堅的陣營。
- 第五節《舊邦新命》:翁熾等豪傑們設立各種崗位,互相推舉擔任,並眾出由翁擴為寨主,成立「小獨立國」,名為「重光寨」。
- 第六節《大試小題》:翁熾俘擄冶工翁雲等要求製造軍械,獲得響應,以及男子俱沉遭吳人重稅壓迫,為保存家人只好出走,並遇上翁熾。
- 第七節《劍光出匣》:翁熾和俱沉等遇上一名因不肯出粟餵飼吳人巡檢官的馬匹,而將被判死刑的犯人,後來得老人翁真的協助,擒獲該名巡檢官。
- 第八節《鐵漢登壇》:英精等代表重光寨出外集款招人時,宣傳「國家」、「同胞」、「愛國家真者,必犧牲其一身自私自利之事,而以竭力於衞國」的道理,得到豪傑翁武等的來投。
- 第九節《冤禽填海》:講述加盟重光寨的女伶妃趙的事跡。
- 第十節《色石補天》:講述加盟重光寨的女僧蓮姑的事跡。
- 第十一節《逢場作戲》:翁熾、翁雲、翁真等在東城縣,因須要過關文憑,便狹持當地的吳人縣令,以奪取過關文憑。
- 第十二節《富強基礎》:講述重光寨有組織地進行製造武器、練軍、營商、農耕生產等工作,使寨中物資迅速滋盛。
- 第
- 第十三節《王伯權輿》:重光寨發動起義,制定方略,在當時的南部國土一帶(廣平、順化等地)與吳人周旋。
- 第十四節《絃歌殺伐》:一位為吳人效力的官員被豪傑蓮姑、姑志、英精等人用計使之醉倒,並揭露替外來統治者服務的苦況。
- 第十五節《枯腐神奇》:重光寨豪傑從前述的官員口中得知吳人情報,並準備攻順化城。
- 第十六節《張羅待虎》:重光寨豪傑謀劃攻順化等情況。
- 第十七節《赴海斬鯨》:重光寨豪傑攻取順化,聲勢大振,並後到鄧悉、鄧容等望族名士的支持。
- 第十八節《安排雷雨》:重光寨聲威壯大後再進一步研究方略、整頓人手,又分析各地形勢,並預示清化及北部地區將會有豪傑黎利主導戰事。
- 第十九節《指顧山河》:重光寨軍激戰吳軍於河清地區,取得大捷。
- 第二十節《驅策鬼神》:參謀長翁真與英力、英奮謀劃詐降計,令英力、英奮二人詐降吳軍。
- 第二十一節《乘風破浪》:重光寨軍進攻義安城,並在英力、英奮的從吳軍內部配合下獲勝。
- 第二十二節《環乾轉坤》:講述重光帝即位,以及最終敗亡。此外,作者於本節中呼籲越南國民必須毋忘古人的豐功偉績,努力實現「恢復故宇」的理想。
※以上各項,散見於《後陳逸史》內容中各節。[5]
政治意義
[編輯]本書內容具有相當濃厚的政治含義,其中之一是勞動人民為侵略者所壓迫,而社會各階層便起來反抗。作者意圖透過本書當中的虛構人物的言行和奮鬥,來號召國民抗法救國。[3]
流傳版本
[編輯]本書的抄本,於河內漢喃研究院圖書館有收藏。例如一份稱為「VHV一五二四本」,無目次,共八十一葉,半葉八行,每行約二十六字,另有一份稱為「VHV二二一六本」,為阮文榜依據「VHV一五二四本」抄出,亦無目次,共九十五葉,半葉八行,每行約二十三字。
本書的校點版本,收錄在臺灣學生書局於1992年出版的《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歷史小說類」,校點工作由範文深負責。[6]
註釋
[編輯]- ^ 潘佩珠《後陳逸史》《出版說明》,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287頁。
- ^ 潘佩珠《後陳逸史》,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293頁。
- ^ 3.0 3.1 潘佩珠《後陳逸史》《出版說明》,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288頁。
- ^ 潘佩珠《後陳逸史》第二十二節《環乾轉坤》,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375頁。
- ^ 潘佩珠《後陳逸史》《出版說明》,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293-375頁。
- ^ 潘佩珠《後陳逸史》《出版說明》,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第三冊《歷史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校點本第287-288頁。
參考文獻
[編輯]參考網頁
[編輯]-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潘佩珠《後陳逸史》. [201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