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慶龍
成慶龍(1898年3月29日—1932年9月16日[1][2])原名成元佐[3],曾用名成長奎[3],是一名民國時期在東三省活動的地方抗日游擊武裝領導人,曾任中國國民救國軍第12路別動隊總指揮,1932年因漢奸出賣遇害。成慶龍是最早一批在東北抗擊日本入侵的軍人,他陣亡的時間也較早。他活躍於戰場的時期正好是東北義勇軍活動蓬勃發展的時期[4]。他的名字載於當年義勇軍宣傳部刊發的《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上[2],當時的《大公報》[4]和《京報》[4]對其都有報道。
經歷簡介
[編輯]成慶龍出生於山東省黃縣[2]溝西城家村(今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廟張村)的一個農民家庭[3]。他是父母的大兒子,家中還有3個弟弟和1個妹妹[3]。成慶龍喜愛畫畫[5],年少時常幫鄰居畫年畫[3]。父親很喜歡成慶龍,沒有讓他在家務農,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1915年,剛中學畢業的成慶龍為了謀生,他前往東北打工,曾一個人冒着危險開槍趕走搶劫店鋪的數名土匪並全身而退[3]。他後又加入東北軍,歷任東北軍駐綏芬河稽查處稽查員、直魯聯軍迫擊炮營長等職[3]。離開部隊後,他又以賣畫為生。他為人豪爽,好打抱不平[3]。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對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失望的成慶龍聯繫上一些當地朋友和部隊戰友,拼湊出一支抗日隊伍[3]。1932年,成慶龍任吉林國民救國軍王德林部第十二路軍總指揮[6][3][7],後又編為東北抗日救國軍騎兵第四路軍,成慶龍任司令[3]。隨後成慶龍招服了周邊的法庫、彰武、黑山、新民等縣的民眾首領和「大刀會」、「紅槍會」等綠林匪盜,另有一些反日的老百姓也趕來參加。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一直擴展到八個支隊,騎兵兩萬餘人[3]。
當時他們的武器主要是一些劣質的槍枝和土槍、大刀、長矛等[3]。當地民眾所能提供的軍需補給支援非常有限[3]。為緩解補給緊張的問題[4],「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民眾抗日後援會」在北平成立後,成慶龍和好友吳蔭軒等人於1932年3~4月間騎馬到北平向後援會會長朱慶瀾將軍和後援會領導梁德堂(梁元善)匯報了抗日的情況[3]。成慶龍得到了他們的鼓勵和支持,他的隊伍也被編為吉林國民救國軍王德林部第十二路軍[3]。在北平辦完事後,成慶龍短暫地回家探望了家人[3]。因為為抗日事業捐光了全部積蓄,成慶龍此次離家的路費都是找妹妹要的,而且拿走的是她一部分原用於結婚的錢[4]。他啟程時說:「此番為了抗日救國,有多大的艱苦和犧牲,也要做一番事業[3]。」成慶龍回遼北後,聯繫上了東北國民救國軍司令王德林,並被王德林委任為第十二路別動隊總指揮,吳蔭軒、趙顯一為副指揮[3]。他後相繼擔任第十二支隊長、別動隊第一大隊長和東北抗日救國軍騎兵第四路軍司令[3]。為克服武器劣勢,他利用人數優勢以眾擊寡,專門襲擊小隊日軍。成慶龍帶領的隊伍主要活動在遼西北地區的法庫、彰武、黑山、新民、通遼、保康一帶[3]。僅1932年8月,他的部隊就頻繁襲擾日軍達15次,其中有的戰鬥斃敵上百,有的只斃敵幾人[3]。1932年9月12日的 《大公報》第3版,以《救國軍成慶龍等抗日經過———一月大小十五戰》為題,報道了成慶龍帶領的游擊隊在2個月內擊斃日軍470餘名,炸毀橋樑3座,破壞鐵路百餘里,擊毀日軍裝甲車3輛,繳獲步槍567枝、迫擊炮17門、山炮2門、炮彈78顆、機關炮6架等戰績[3]。東北義勇軍名將高鵬振就曾在他手下擔任騎兵支隊司令[3]。
1932年9月,成慶龍去吉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聯繫作戰任務,在返回部隊途中遭人告密,行至長春大荒地屯子時遭日軍包圍,突圍未成[3]。9月16日,成慶龍及隨行人員全部喪命,成慶龍時年35歲[2][3]。
家庭
[編輯]因成慶龍離家後一年多沒有音訊,他的二弟前去北平民眾抗日後援會打聽消息,這才得知他已陣亡,並獲贈一本1933年印發的記載有其名字的《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4]。成慶龍的妻子與其相差不到1歲[8],守了 50餘年寡,死於1987年,時年91歲。在他妻子去世前2個月,他的烈士身份獲得了中國政府承認。成慶龍有1個兒子,名叫成皓然(有的新聞報道是叫「成永曜」[7]),曾任職於山東大學。成慶龍去世時,兒子成皓然才11歲[8][9]。成皓然活到了90多歲,他有1個女兒名叫成軍[6][8][9]。2015年7月,成永曜曾重訪祖籍廟張村,並為該村文化活動室捐資捐物[7]。
他們家一直保存的《國民救國軍抗日血戰史》成為記載東北義勇軍的重要史料[9],也是20世紀80年代證明成慶龍抗日烈士身份的關鍵證據。成慶龍的妻子為保護這本冊子,曾將其埋在地下[9][4]。文革期間,因成慶龍被污衊為「反動軍官」,他們家裏被抄走許多東西,這本冊子是成慶龍的妻子花了很大功夫才要回來的[4]。2013年9月16日,成皓然將其捐給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9]。此外因為這本冊子上也記載了眾多其它抗日戰爭軍官烈士的名字(尤以山東籍義勇軍居多),成軍希望此冊子能夠成為一份證據,以幫助更多的未能被政府承認的(包括非擁有共產黨籍的)烈士後代成功追認為烈士後代[4]。
紀念
[編輯]1987年12月2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1985)優41號文件》規定,追認成慶龍為革命烈士[4],其家屬從此享受烈屬待遇。2015年8月24日,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佈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公布. 新華網, 澎湃新聞 (轉載網站), 搜狐 (第2道轉載網站). 2015-08-24 [2016-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中文(中國大陸)).
- ^ 2.0 2.1 2.2 2.3 中国国民救国军殉难官长简报表. 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 東北義勇軍總司令部宣傳處. 1933年11月: 75 (中文).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福寧客" (自媒體人). 他与鬼子一个月打15战,惊天地泣鬼神. 搜狐歷史. 2016-10-14 [2017-02-19] (中文(中國大陸)).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邵猛 (記者). 山东抗日烈士后代捐家藏80年《血战史》或成认定证据. 濟南時報, 鳳凰網 (轉載網站). 2013-09-14 [2017-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中文(中國大陸)).
- ^ 于濤. 踏迹寻根铸炼警魂——龙口边检站深入红色故里培育“新四有”侧记. "海量" (中國廣播網編輯). 新華網, 中國廣播網 (轉載網站). 2015-08-13 [2017-02-20] (中文(中國大陸)).
- ^ 6.0 6.1 張泰來 (記者). 抗日英烈后代将捐先辈遗物. 齊魯晚報. 2013-09-15 [2017-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2) (中文(中國大陸)).
- ^ 7.0 7.1 7.2 英烈后人成永曜回乡捐赠文化设施. 山東龍口市政府官方網站. 2015-07-23 [2017-02-19].[永久失效連結]
- ^ 8.0 8.1 8.2 山东抗日英烈后人昨捐遗物. 山東商報, 網易 (轉載網站). 2013-09-17 [2017-02-19]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9.0 9.1 9.2 9.3 9.4 邵猛 (記者). 《血战史》填补国民救国军研究空白. 2013-09-16 [2017-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