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齡
外觀
毛奇齡(1623年—1716年),原名甡,字大可,又字齊于、于一,號西河,又號河右、初晴、秋晴、晚晴、僧彌、僧開、春莊、春遲等,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明末清初經學家、文學家。
生平
[編輯]少時聰穎過人[1],十三歲應明末童子試,主考官陳子龍見他年幼,玩笑說:「黃毛未退,亦來應試?」毛奇齡答道:「鵠飛有待,此振先聲。」對仗頗工,眾人皆驚。清兵南下,與沈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於深山,築土室讀書,曾謂:「元明以來無學人,學人之絕斯三百年矣。」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科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史館纂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兩膝腫脹,關節僵硬,辭職歸隱[2],居杭州竹竿巷兄長毛萬齡家。專心著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病逝[3]。葬於蕭山北幹後浦灘。
毛奇齡之文章「縱橫博辨,傲睨一世」[4],他反對朱子學,他的弟子收集其舊文編撰《四書改錯》以攻擊朱熹《四書章句集注》[5]。他還寫了一部《仲氏易》,把宋人講的《易經》推倒。毛奇齡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來自道教的文獻[6]。全祖望平生最惡毛奇齡之書,奮力攻擊[7]。又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蕭山縣縣志刊誤》3卷等。清初《四庫全書》收錄其著作二十八種,見於《存目》的三十五種,為《四庫全書》中個人著作被收錄最多的一位。
家族
[編輯]毛氏其先出自「注經世業」的《毛詩》註釋者。
兄毛萬齡。
著作
[編輯]《毛詩續傳》、《古今通韻》、《春秋毛氏傳》、《經集》、《竟山樂錄》、《樂本解說》、《皇言定聲錄》、《西河詩話》、《詞話》、《四書改錯》、《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後人編著《西河合集》。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西河集 (四庫全書本)
參考資料
[編輯]- ^ 《清史列傳》卷六十八提到李天馥「嘗謂奇齡有不可及者三,不挾書冊,而下筆千萬卷,一也;少小避人,盛年在道路,得怔怪疾,遇疾發,求文者在門,捫腹四應,頃刻付去無誤,二也,……。」
- ^ 《清史列傳》載:「康熙十八年,以廩監生薦舉博學鴻儒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二十四年,充會試同考官。尋假歸,得痹疾,遂不復出。」
- ^ 《文獻徵存錄》云「奇齡卒年九十四。」《清儒學案小傳》言「五十五年卒於家,年九十四。」《清代畫史增編》載「卒年九十有四。」李元度《清朝先正事略》則主張卒於八十五歲。《毛奇齡合集·序》則認為他是「康熙五十二年卒於家」。
- ^ 《四庫全書總目》評道:「奇齡之文,縱橫博辨,傲睨一世,與其經說相表裏,不古不今,自成一格,不可以繩尺求之,然議論多所發明,亦不可廢。其詩又次於文,不免傷於猥雜,而要亦我用我法,不屑隨人步趨者。」
- ^ 毛奇齡《四書改錯》一書放言痛斥:「四書無一不錯:……然且日讀四書,日讀四書注,而就其注義作八比,又無一不錯。人錯,天類錯,地類錯,物類錯,官師錯,朝廟錯,邑里錯,宮室錯,器用錯,衣服錯,飲食錯,井田錯,學校錯,郊社錯,禘嘗錯,喪祭錯,禮樂錯,刑政錯,典制錯,故事錯,記述錯,章節錯,句讀錯,引書錯,據書錯,改經錯,改注錯,添補經文錯,自造典禮錯,小詁大詁錯,抄變詞例錯,貶抑聖門錯,真所謂聚九州四海之鐵鑄不成此錯矣!」
- ^ 毛奇齡:《太極圖說遺議》
- ^ 全祖望〈蕭山毛檢討別傳〉中有言: 「其於百詩,則力攻之;得嘗與之爭,不勝,至奮拳欲毆之。」又說「所最切齒者為宋人,宋人之中最切齒者為朱子。其實朱子亦未嘗無可議,而西河則狂號怒罵,如市井無賴之叫囂者。一時駭之。」李慈銘在《越縵堂文集》中將全祖望對毛奇齡的批評斥為「如市井無賴之叫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