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億 (弘治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億
大明河南布政使司左參議
籍貫 陝西鳳翔府鳳翔縣
出生 二月二十三日
逝世 嘉靖二十九年
配偶 娶李氏
出身
  • 弘治八年乙卯科舉人
  •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王億(1467年—1550年),字天與,又字本一,號立庵,陝西鳳翔府鳳翔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乙卯科(1595年)陝西鄉試第十四名舉人,曾任山西平樂縣訓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六名,三甲第七十六名進士[1][2]。明年授閿鄉縣知縣,二年以母親李太安人憂歸,服除,補濬縣,再丁父憂。服除,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刑部主事,歷升刑部署員外郎事主事,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升山東僉事、分巡遼東,皆以清直著。嘉靖三年(1524年)六月升河南布政司左參議,尋督餉京師,太監張忠弟張舉素來驕縱,攬解河南歲餉,侵沒至數萬,官吏都不敢奈何他,王億任事,首發其奸狀,杖之,張舉惶恐謝罪,但案件獄未審查完而張舉就死於杖下,張忠遂訐奏皇帝面前,嘉靖五年(1526年)八月王億被謫戍廣東南海衛[3],越五年始放歸鄉[4]。嘉靖二十九年卒,年八十有四。

家族[編輯]

曾祖王福,陰陽正術;祖父王瑛,州判官;父王澤,母李氏。具慶下[5]

參考文獻[編輯]

  • 喬世寧《河南左參議王公億墓碑》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七》:嘉靖五年八月,初河南督糧參議王億、通判李思仁因攬頭韓繼宗及奸民張舉侵沒官錢,思仁並行榜笞,白億,復加棰楚,舉竟斃杖下,舉妻及義兒內使路榮以狀聞,下法司逮億等拷訊,獄久未決,給事中張逵因劾刑部尚書趙鑒媕婀隱默,不聞一言,執奏不稱,邦刑重寄。 上以億等所犯事重尚未問明,逵輙來奏擾,切責而宥之已。路榮言繼宗就張舉稱貸完逋,舉不與,繼宗因誣與同攬,所司擬繼宗誣告人致死,律絞。億、思仁因公打人致死,納贖還職。有旨再問,即擬億酷刑為民。 上以法司狥情輕縱,降旨切責。時趙鑒已致仕,刑部尚書顏壽等請會官參詳, 上不允,以億故勘免死,謫戍廣東南海衛;思仁奪職為民;繼宗如擬。
  4. ^ 《陝西通志》:王億字本一,鳳翔人。弘治中進士,授閿鄉令,邑素沖罷,宦寺往來擾民,億力為裁抑,縣稱大治。丁憂歸,服除補濬縣,不數月濬又治。厯升山東僉事、分巡遼東,皆以清直著。尋督餉京師,太監張忠弟舉素驕縱,攬解河南歳餉,侵沒至數萬,官吏莫敢誰何,億任事,首發其奸狀,杖之,舉惶恐謝罪。會獄未具而舉死,忠遂訐奏上前,謫戍南海,越五年始放歸。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