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廟子道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廟子道觀
紅廟子道觀山門
基本資訊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紅廟子街道九家灣地區興樂三巷,平頂山南部山頂
坐標43°50′07.12″N 87°32′41.42″E / 43.8353111°N 87.5448389°E / 43.8353111; 87.5448389座標43°50′07.12″N 87°32′41.42″E / 43.8353111°N 87.5448389°E / 43.8353111; 87.5448389
宗教道教
建築詳情
建立時間1988年(重建)
拆毀時間原建築被妥明拆毀,重建後又於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破壞
地圖
紅廟子道觀在烏魯木齊市的位置

紅廟子道觀(亦被稱為老紅廟道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平頂山南部山頂,是截止2016年6月初,新疆唯一經過政府批准的道教宗教活動場所。紅廟子道觀道長為陳曉明[網 1]。紅廟子曾兩次遭到拆毀,現在的紅廟子道觀於1988年在原址上重建。也因為紅廟子道觀,曾經生活在烏魯木齊一帶的居民會稱鞏寧、迪化為「紅廟子」[書 1]

歷史上的紅廟子[編輯]

紅廟子道觀外牆
紅廟子道觀前的戲台
紅廟子道觀觀內
紅廟子道觀牌匾

紅廟子是烏魯木齊地標式建築,南來北往的商客、遊人途徑烏魯木齊時會看到山上的紅廟,故一度稱呼烏魯木齊為紅廟子[史 1][書 2]。然而最早的紅廟子的具體廟址在哪,一直存在着爭議。最早出現關於「紅廟子」記載的是紀昀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所著《烏魯木齊雜詩》中的詩註:「今地俗稱紅廟,廟址在舊城之東,不知何代之廟;因以名地,亦不知始於何人也。」不過紀昀僅記載了紅廟的大概位置,廟址爭議由此產生[書 3]。紀昀所描述的紅廟可能是指烏魯木齊南關小東梁(今烏魯木齊二道橋一帶)的紅泥堊壁關帝廟(現已不存在)[新 1]。其判斷依據是烏魯木齊最早的城池是準噶爾之役後,清政府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修住了一座土城,名為烏魯木齊,而該土城位於迪化城南部[史 2][刊 1]。紀昀所說舊城之東,正好對應着小東梁的關帝廟[新 1]

關於紅廟子另一處的記載是永保所著《烏魯木齊事宜》中的紅山紅廟[史 1]。這座紅廟是位於城北制高點紅山山頂赤土堊壁的玉皇廟。玉皇廟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二十世紀30年代,盛世才開始治疆後,拆除了紅山等地廟宇,其中包括這座玉皇廟。玉皇廟後搬去了九家灣的紅廟子[新 2]。以上兩處「紅廟子」因拆除時間較早,逐漸被人遺忘,但紅廟子作為烏魯木齊的民間稱呼依然被人記得。而九家灣的紅廟子也從此成為烏魯木齊市唯一的紅廟子[新 2]

位於九家灣的紅廟子[編輯]

位於九家灣的紅廟子,也就是現在紅廟子道觀的所在地。九家灣紅廟子最初為關帝廟。準噶爾之役後,清兵在被厄魯特部落稱為瓦剌國的舊城遺址一帶安營紮寨、開墾種地。因駐守於此的清兵崇尚關羽,在平瑞鎮守鞏寧城時,於平頂山頂建造了一座關帝廟。因其四面朱紅色的牆,故被稱為紅廟子[書 2][書 4]。後來清真王妥明拆毀了這座紅廟子[書 2]。紅廟子重建的日期暫不可考,到了楊增新治疆時期,楊增新將原鞏寧城內劉猛將軍廟改為汽車局,並將該廟宇的神像遷移至九家灣紅廟子內,從此蟲王盛會取代了關帝祭祀[書 5]。紅廟子此時一度熱鬧起來,因為當時政府財政相對緊張,民間廣泛參與的廟會逐漸代替了耗資冗繁的國家祭祀活動[新 3]。然而隨着楊增新為打擊哥老會,限制迪化的會館、廟會活動。紅廟子等地廟、會館的活動也趨於停滯[刊 2]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謝彬受北洋政府財政部委派前往新疆調查財政,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在《新疆遊記》之中[網 2]。其中就記載了位於九家灣平頂山的紅廟子[史 3]。到了盛世才治疆時期,城內的關帝廟和九家灣關帝廟合併,玉皇廟、城隍廟、娘娘廟、觀音閣等廟宇都集中在了九家灣老紅廟。這時,九家灣紅廟子成為了綜合性的廟宇[新 2][書 2]國民政府開始治疆後,每年三月三、四月八、五月十三、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會在紅廟子舉辦廟會,甚至會出現三個戲班同時分台演出的情況[網 2]

新疆和平解放後,市區內及周圍的廟宇很多都被遷移至紅廟子。此地成為道教、佛教舉辦活動的主辦地,每年七月十五亦會過勝會,有時超度亡靈,有時祭奠亡人[書 2]。1958年到1964年,烏魯木齊地區部分道教教徒為紅廟子新塑了16尊神像。1963年七月七和1964年正月七,紅廟子舉辦了兩次廟會,大約800人上山進香,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以農民居多[書 6]。此時,紅廟子進行的道教活動主要有燒香還願、抽籤問凶吉、燒包、燎病等[書 7]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紅廟子被視為「封、資、修」的東西,紅廟子被拆除,並被改建為少管所。至此,烏魯木齊的道教活動完全停止[書 6]

廟宇遺蹟[編輯]

位於九家灣的紅廟子被拆除前坐北朝南,方圓近三里。由5部分組成,分別是前殿、中殿、後殿、戲台以及廂房[書 5]。關帝廟門前有廣場,門前兩側有石獅子,門堂內有神像。紅廟子三殿以條石為地基,立有紅色圓柱,青磚蓋頂,屋檐四角高翹。是清代民國烏魯木齊規模較大的道教建築[新 3]。在重建前,紅廟子遺址殘存着牆基和一些碎瓦殘磚。由此測得原廟宇南北長100米,東西寬27米左右。牆基靠北側的坑內殘留有殘缺的泥塑像[書 5]。紅廟子道觀在原址重建後,遺址蕩然無存[書 8]

在離紅廟子東120餘米處的山坡緩坡地帶有超過10座的道人、和尚墓[書 5]。墓葬直徑3米到4米不等,墓葬高約0.5米,部分墓葬因自然侵蝕而塌陷。其中5座墓葬有墓碑,但大部分的字跡已經漫漶不清。能辨清的一座墓碑上書有「民國十一年……羽化龍門王……民國十七年……」等字樣。墓葬中一座保存較好的墓葬以青磚砌成。平面呈六邊形,邊長6米。墓碑記載該墓修建於光緒戊申年四月[a][書 5][書 8]

新建道觀[編輯]

1988年,烏魯木齊市道教協會開始籌資,紅廟子道觀的恢復工作開始進行,紅廟子道觀在原址上開始重建。這次恢復工作以「一次規劃、逐步實現」作為原則進行。1989年,烏魯木齊市道教協會邀請河南龍門派的道士並演了幾天的戲,擴大影響。雖然道觀得以重建,但長期並沒有道士組織宗教活動,紅廟子道觀的日常工作由紅廟子道觀管理委員會負責[刊 2]。2011年,在紅廟子道觀舉辦的紅廟子廟會被列為烏魯木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四月初八廟會開始,為期三天。人們前往紅廟子道觀燒香祈福,附近商販上山經商,藝術團體在廟前搭台唱戲[網 3]。2016年,紅廟子道觀開始進行修繕工程。這一年5月20日,紅廟子道觀正式成為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的新疆宗教活動場所[刊 2],並有教職人員1名。2016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中所記錄的新疆唯一道教宗教活動場所即紅廟子道觀[網 4][刊 2]

紅廟子道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紅廟子街道九家灣地區興樂三巷,位於平頂山南部山頂[書 8]。二十一世紀伊始,在紅廟子道觀前修建了一座戲台,大青方磚作為地板。重建的紅廟子道觀由戲台、廟門、廂房和正殿構成,規模比以前的紅廟子較小。正殿供奉玉皇大帝主神塑像,兩側分別供奉着齊天大聖觀音大士王母娘娘關帝太上老君等神靈塑像。殿內繪有三國演義故事的壁畫。大殿為歇山式建築,有琉璃脊飾。院內東西兩側為廂房。四周是紅牆[刊 2][書 9]

註釋[編輯]

  1. ^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編纂的《不可移動的文物·烏魯木齊市 克拉瑪依市 石河子市 阿拉爾市 圖木舒克市 五家渠市卷》記載為光緒戊午年四月,然而光緒年間並沒有戊午年,故採取《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志》之說法

參考文獻[編輯]

史料
  1. ^ 1.0 1.1 永保. 乌鲁木齐事宜. 紅山在滿城東南三里,山高里許,周圍寬數里,峭壁懸崖,仰望極目,從南坡陡直而上,山巔建玉皇廟一座,廟宇巍峨,赤土堊壁。土人呼之曰紅山嘴,稱烏魯木齊為紅廟兒亦本此。 
  2. ^ 清史館. 清史稿. 清乾隆二十年,平準噶爾。始內屬,改名烏魯木齊,築土城。……二十八年築新城於其北,名迪化……明年,於迪化西八里築滿城,名鞏寧。 
  3. ^ 謝彬. 楊鐮、張頤青 , 編. 新疆游记.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95. ISBN 7-228-01057-4. ……老滿城……其西北山咀,有關帝廟屹立,牆垣堙以紅灰,俗稱紅廟子,為關外土人群稱迪化為『紅廟子',所由起,亦猶伊犁之以金頂寺著稱於世也。」 
書目
  1. ^ 莫理循; 竇坤,海倫(譯). 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上). 福州市: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161. ISBN 9787533449698. 
  2. ^ 2.0 2.1 2.2 2.3 2.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辑.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4: 112. 
  3. ^ 烏魯木齊市黨史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乌鲁木齐市志 第六卷文化/文物.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326. ISBN 7-228-05408-3. 
  4. ^ 昝玉林. 乌鲁木齐史话.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 7–8. 
  5. ^ 5.0 5.1 5.2 5.3 5.4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黨史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志/第十九编 文化 体育.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596–597. ISBN 7-228-08390-3. 
  6. ^ 6.0 6.1 烏魯木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乌鲁木齐县志.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174–175. ISBN 7-228-05741-4. 
  7. ^ 烏魯木齊市黨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乌鲁木齐市志 第一卷总类.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283–284. ISBN 7-228-03205-5. 
  8. ^ 8.0 8.1 8.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不可移动的文物·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阿拉尔市 图木舒克市 五家渠市卷. 烏魯木齊: 《新疆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5: 81–82. ISBN 978-7-5469-6641-0. 
  9. ^ 劉蔭楠. 乌鲁木齐掌故.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7. ISBN 7-228-07539-0. 
期刊
  1. ^ 闞耀平. 乌鲁木齐历史地理的若干问题. 乾旱區地理. 1993, (01): 75–79. doi:10.13826/j.cnki.cn65-1103/x.1993.01.012. 
  2. ^ 2.0 2.1 2.2 2.3 2.4 衡宗亮; 楊磊. 新疆乌鲁木齐红庙子道观. 中國道教. 2017, (01): 59–61. doi:10.19420/j.cnki.10069593.2017.01.018. 
報紙
  1. ^ 1.0 1.1 王素芬. 红庙子往事. 烏魯木齊晚報 (第B04版:四版). 2016-12-27. 
  2. ^ 2.0 2.1 2.2 王素芬. 红庙子. 烏魯木齊晚報 (第B01版:一版). 2020-01-01. 
  3. ^ 3.0 3.1 衡宗亮; 楊磊. 新疆历史上的道教与乌鲁木齐红庙子道观. 中國民族報 (第08版:宗教周刊·人文). 2019-08-13. 
網站
  1. ^ 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春节前走访慰问宗教界人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宗教事務局). 2018-02-14 [2021-06-04]. 
  2. ^ 2.0 2.1 乌鲁木齐红庙子溯源. 中國新疆. 2014-09-03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3. ^ 秦金俐. “妖魔山传说”等入选乌鲁木齐首批非遗名录. 騰訊新聞. 2011-01-12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4.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6-06-02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