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莉歐莎指揮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芙莉歐莎指揮官
Imperator Furiosa
首次登場末日先鋒:鐵甲飛車》(2015)
創作者佐治·米勒
布倫丹·麥卡錫英語Brendan McCarthy
尼克·萊瑟里斯英語Nico Lathouris
飾演
角色設定資料
職業司機
機械師
生存者
狙擊手
眾母成員

芙利歐莎指揮官(英語:Imperator Furiosa)是2015年電影《末日先鋒:鐵甲飛車》的女主角[1]。她是不死老喬的手下,為了解救老喬的五個妻妾而背叛老喬。指揮官在旅途中遇到麥克斯·洛克坦斯奇,儘管最初抱有敵意,兩人還是成為盟友聯手將五個妻妾帶到安全之地——綠洲[2]

裝備[編輯]

芙莉歐莎的左臂是機械造的[3]。電影並沒有解釋芙莉歐莎失去手臂的事件和環境[4]。然而在採訪中查理絲·花朗透露,芙莉歐莎原本是指揮官的妻子,但不能生育:「(佐治·米勒和我)談到了背景故事,談論她最終是怎樣失去手臂的,談論她是被遺棄的。她不能生孩子,這都是她的優點。她從這個綠色的地方中逃走,她也想回去。但她為了某件事被嵌入(城堡),當她沒能實現那件事時,她就會被遺棄——但不是死。而是......她與戰爭的幼崽躲進機械的世界中,他們幾乎忘記她是一個女人,因為她像他們那樣長大[5]。」芙莉歐莎所駕駛的大馬力兇悍卡車「武裝運輸車」是她的主要載具,她、麥克斯與五名妻妾企圖逃離不死老喬,前往綠洲。她還手持一把手槍和一把SKS步槍,她精通步槍,在射擊方面甚至比麥克斯要厲害[6]

性格[編輯]

芙莉歐莎是一個意志堅強、講道義的領導者,不考慮自己的安全、不計報酬地從不死老喬那兒拯救五個妻妾。她希望把她們帶到綠洲,但她發現根本沒有綠洲時,她幾乎放棄希望。她與麥克斯的關係激勵她回到城堡,殺害不死老喬,讓五個妻妾有個避風港,以此作了結。

芙莉歐莎被譽為正派的女權主義動作片英雄。《紐約郵報》的凱爾·史密夫(Kyle Smith)稱《狂怒之路》真正的主角是芙莉歐莎,而非麥克斯,她比哈迪的角色更聰明、更具適應力:「花朗的角色很艱難,但她主要是一名車手,而不是一位武術冠軍。在一個場景中,麥克斯試圖拿出加裝大型機槍的巡航者,她證明這是一個好機會,但原因在於她用上她的鐵頭功:麥克斯犯了嘗試用這把用不了的武器開槍的錯誤,但芙莉歐莎巧妙地借用麥克斯的肩膀作為穩定機槍的三腳架。電影並不假設芙莉歐莎有着與麥克斯和戰爭男孩一樣的肌肉力量。但她就是狡猾和機智[7]。」

布倫特·華特·克萊因(Brent Walter Cline)則認為,芙莉歐莎的個性和特徵方面被忽略,但這跟她那有缺陷的女權主義同樣重要:「芙莉歐莎應該是去殺不死老喬之人是合適的,因為米勒希望做一部『女權主義動作片』。這也合乎情理。但是,影片應告訴我們關於缺陷的故事。不死老喬的死就用特殊的手法講出來了。芙莉歐莎用她的金屬手臂勾住她的呼吸面罩,然後自願地脫掉她的假肢,這撕去的不僅是不死老喬的面具,還是他的顏面。對於他而言,這些東西是不能離身的。芙莉歐莎能揭示出她的障礙,但不死老喬永遠不可能,東西的去除從字面上暗喻他的統治結束[8]。」

評價[編輯]

芙莉歐莎這個角色廣受影評人好評。《紐約時報》的A·O·史葛(A.O. Scott)和馬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表示:「《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在美國目前已賺到近1.5億美元,幾乎一致的讓人着迷,它屬於名義的英雄多過芙莉歐莎指揮官,查理絲·花朗所飾演的這位鋼鐵般的復仇者。她的任務是解放被大魔頭奴役的『妻妾們』,她從頭髮花白的妻子摩托車樂隊處獲得至關重要的援助[9]。」

芝加哥太陽報》的理察·羅珀英語Richard Roeper寫道,「麥克斯經常給花朗扮演的芙莉歐莎指揮官留一個乘客座位,這可是一名女性在操控車子[10]。」《柯士甸記事報英語The Austin Chronicle》的馬克·薩沃洛夫(Marc Savlov)則寫道,「生命超過名字涵義的芙莉歐莎是《狂怒之路》的心臟和靈魂——好吧,畢竟有那些噩夢般的大馬力移動殺人機器,這位未來的女權主義者——或叫她人文主義者,搶盡了所有的風頭[11]。」《波士頓環球報》的泰·伯爾(Ty Burr)聲稱,「花大約一個半小時沉浸在《末日先鋒:鐵甲飛車》中,你可能會意識到,開頭是麥克斯跟查理絲·花朗拉伸強度所飾演的熱血女戰士芙莉歐莎分享英雄的職責,芙莉歐莎實際上可能是這部驚人的情感共鳴電影的核心人物。完全能夠同時嚮往她在孩子時被綁架到的「綠洲」,配備一個蜘蛛狀機械手臂,是米勒向經典反烏托邦電影《大都會》的致敬,芙莉歐莎是電影的靈魂和頂樑柱[12]。」

紐約時報》的勞·路門尼克(Lou Lumenick)評論花朗的表演和芙莉歐莎的性格:「這個壯觀的偉大重製令人驚嘆,但不是由出色的哈迪所擁有的,而是查理絲·花朗。花朗如果收穫她的第三個奧斯卡獎提名(她曾因電影《美麗女狼》贏得最佳女主角)我也不會感到驚訝,她扮演芙莉歐莎指揮官的工作令人眼花繚亂。這位聰明、可怕、一隻手臂的流亡士兵,決心在麥克斯起初不情願的幫助下,把五名走私的婦女裝進一輛運油卡車,給她們的自由[13]。」《滾石》雜誌的彼得·特拉維斯表示,「哈迪和花朗組成一支爆炸性的團隊,但這是花朗的秀。她是融合了勇氣和重力的聳人聽聞的表演裏頭的倒戈一擊,成為影片傷痕累累的心臟和靈魂[14]。」《夏洛特觀察報英語The Charlotte Observer》的羅倫士·托普曼(Lawrence Toppman)表示同意,表示在她的角色中,「花朗脫穎而出」[15]

今日美國的克勞迪婭·普格(Claudia Puig)宣稱花朗飾演的芙莉歐莎是「自《異形續集》中的薛歌妮·韋花以來最優秀的女性動作英雄」,並補充道,這位女演員所扮演的「聰明、有決心、光頭的芙莉歐莎引人入勝。她賦予該角色韌性、溫柔和莊嚴的迷人融匯,我們在電影的結尾處第三次認識到她的悲慘背景故事[16]

起源電影[編輯]

2021年4月,宣佈《末日先鋒:鐵甲飛車》的衍生電影《芙莉歐莎》準備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拍攝,由安雅·泰勒-喬伊基斯·咸士禾夫主演,並由佐治·米勒執導。[17]

參考資料[編輯]

  1. ^ Scott Mendelson. Box Office: 'Mad Max: Fury Road' Tops $300 Million Worldwide. 2015-06-06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2. ^ Nick Romano. Mad Max: Fury Road's Final Chase Sequence Was Designed Around One Crucial Element.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3. ^ Eleanor Tremeer. Mad Max: Fury Road, A Feminist Action Movie?. 2015-06-23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4. ^ Zach Baron. Mad Max Review: The Single Best Thing About the Movie Is....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5. ^ Eleanor Tremeer. Imperator Furiosa to return in Mad Max 2? Epic Backstory Revealed!. 2015-07-01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6. ^ Anthony Lane. High Gear “Mad Max: Fury Road.”. 2015-05-25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7. ^ Kyle Smith. Why ‘Mad Max: Fury Road’ is the feminist picture of the year. 2015-05-14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8. ^ Brent Walter Cline. Power and Disability in 'Mad Max Fury Road'. 2015-06-18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9. ^ A.O. Scott, Manohlo Dargis. Heroines Triumph at Box Office, but Has Anything Changed in Hollywood?. 2015-07-03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10. ^ Richard Roeper. ‘MAD MAX: FURY ROAD': CRAZY CHASES, TOUGH WOMEN IN ONE OF THE BEST ACTION MOVIES EVER. 2015-05-14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9). 
  11. ^ Marc Savlov. Mad Max: Fury Road. 2015-05-15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12. ^ Burr, Ty. ‘Mad Max’ is back — and better than ever. The Boston Globe. 2015-05-13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13. ^ Lumenick, Lou. Feminist warrior Charlize Theron fuels a revved-up ‘Mad Max’. New York Post. 2015-05-12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14. ^ Travers, Peter. Mad Max: Fury Road. Rolling Stone. 2015-05-13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15. ^ Topmann, Lawrence. ‘Mad Max: Fury Road’ whips up a desert storm. The Charlotte Observer. 2015-05-14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16. ^ Puig, Claudia. 'Mad Max' an opera of velocity and excess. USA Today. 2015-05-14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17. ^ Tom Grater. ‘Mad Max’ Spin-Off ‘Furiosa’ Prepping For New South Wales Shoot; Film Set To Be Australia’s Biggest Ever. Deadline.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