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蒙太奇學派
蘇聯蒙太奇學派 | |
---|---|
時間 | 1920年代–1930年代 |
國家 | 蘇聯 |
代表 | 謝爾蓋·愛森斯坦 列夫·庫里肖夫 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 |
受影響於 | 未來主義 構成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 法國印象主義 |
蘇聯蒙太奇學派(俄語:Советская школа монтажа)是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蘇聯的電影理論流派,依賴稱為「蒙太奇」(法語:montage,剪接)的剪輯手段,通過一連串鏡頭的組接傳達表意,並將之視為電影藝術的內涵所在,因而得名。蒙太奇學派的理論和實踐對世界電影藝術有着深遠影響,開創形式主義電影之先河。20世紀30年代,蒙太奇學派遭到蘇聯官方壓制,當局更鼓勵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的創作。
蒙太奇學派的理論家相信蒙太奇是電影製作的基礎,也是最能調動觀眾情感的表現媒介[1]。這些理論家包括謝爾蓋·愛森斯坦、列夫·庫里肖夫、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等,他們原本都是藝術理論學者,對電影、戲劇和文學有過大量分析研究[2][3]。蒙太奇學派的大多數影片都有着明確的政治宣傳主題,但是仍因其風格強烈而創新的製作手段而被歸類為先鋒派藝術[4]。蒙太奇學派雖非當時蘇聯電影的主流趨勢,但仍對後世歐洲電影藝術有着深遠影響[5]。
蒙太奇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謝爾蓋·愛森斯坦、列夫·庫里肖夫、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狄齊卡·維托夫、格里戈里·科津采夫、列昂尼德·特勞貝格、亞歷山大·多夫任科。代表作包括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戰艦波將金號》《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多夫任科的《母親》《土地》;維爾托夫的《持攝影機的人》。
歷史
[編輯]謝爾蓋·愛森斯坦是蒙太奇學派最重要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他最早在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從事創作,逐漸將蒙太奇注入到電影創作之中,形成蒙太奇理論。他的創作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特點是「群眾戲劇」,重點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治鬥爭形式化。《罷工》和《戰艦波將金號》是這一時期的著名作品,主要講述群眾的反抗。第二個時期,他轉向個人化敘事,並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原則。儘管愛森斯坦的理論成就未得到當代電影製作人的同等認可,他的理論卻不斷在不同類型、不同國家、不同語言和不同政治體的電影中得到實踐[6]。
列夫·庫里肖夫通過一系列實驗,提出「庫里肖夫效應」,亦成為蒙太奇學派的理論基礎。在一次實驗中,他將無任何表情的男性面部畫面,分別剪輯接上一盆湯、一口棺材和一位小女孩的畫面,觀眾卻對這四組畫面產生了不同的情感認同。據此,庫里肖夫認為,這種感官效果是鏡頭剪輯語言所帶來,電影的情緒不僅僅是從單個鏡頭的內容來反映,而是通過多個畫面之間的組合連接來暗示表達的[7][8]。
蒙太奇學派的成就較晚被西方世界所知,到1928年,愛森斯坦的理論才傳到英國媒體界[9]。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反對蒙太奇學派的理論,巴贊及電影手冊派認為完整而自然的鏡頭是電影藝術的內涵所在,而非鏡頭的組接[10]。
1928年,蘇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其中指出電影工業應由蘇共統一集中領導,國內電影應加強意識形態監督,去除資產階級影響[11]。1930年,成立全蘇電影業聯合公司,管理蘇聯所有加盟共和國影片的製作、發行和放映,鮑里斯·舒米亞茨基任主席。舒米亞茨基反對先鋒派藝術,此後蘇聯電影轉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並得到斯大林政權支持,在1934年被確立為蘇聯的官方藝術風格[12]。
理論
[編輯]謝爾蓋·愛森斯坦在《電影形式的辯證法》一書中指出蒙太奇是「電影的神經」,「確定蒙太奇的本質,就是在解決電影的媒介特異性問題[13]」。據此,蒙太奇的應用是電影與其他媒介的本質區別所在——構成影片力量的是鏡頭的剪輯,而非影像本身的內容。在相連的畫面序列中可以提取出複雜的思想,將之串聯起來,就構成一部影片的全部思想。普多夫金認為獨立的鏡頭影像本身是「死的」對象,只有當這些影像組接起來,這些影像才算是有了生命。普多夫金認為當時的無聲電影採用字幕卡支持敘事,但文字的力量遠遠不夠[14]。
蒙太奇學派對於當時的電影製作的一些概念有着不同的認識和用法。例如,傳統電影中,剪輯服從於既定的敘事,以空間為導向,填補電影敘事進程中不同地點和時刻之間的空白。蒙太奇學派則認為,影片的意義就在於影像之間的辯證關係,因此劇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鏡頭之間所產生的聯繫;空間也可以是不連續的,而這種空間選擇的自由亦給予影片操縱觀眾認知的餘地。例如《持攝影機的人》中即組接了人們在不同地點和時間的活動。蒙太奇學派還提倡以各種非常規構圖表意,例如逆光仰視構圖、傾斜構圖等,亦可見雙重曝光和分屏(尤其是維爾托夫的作品)等特殊效果[5]。
參考文獻
[編輯]- ^ Historia myśli filmowej. Podręcznik. — Gdańsk: wydawnictwo słowo/obraz terytoria, 2007. — ISBN 9788374538206. P. 55.
- ^ Sztuka filmowa (польск.). — С. 32—37. Кулешов изучил реакцию зрителей на российские и зарубежные фильмы (с особым акцентом на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На фильмы американская публика реагировала наиболее ярко, поэтому впоследствии подражал их стилю.
- ^ Wybór pism (польск.). — С. 307—309. В своей статье Эйстенштейн сравнивает хайку с "монтажной фразой", или сценой.
- ^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3. — ISBN 978-0-07-038429-3. P. 124-125.
- ^ 5.0 5.1 Bordwell; Thompson.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 P. 136—138.
- ^ Mircea, Eugenia. The Dialectical Image: Eisenstein In The Soviet Cinema. Scientific Journal of Humanistic Studies. 2012.
- ^ Kuleshov, Lev. Kuleshov on Film: Writing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47–48.
- ^ 库里肖夫效应, 《時事報告》2010年 第9期, [2019-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 ^ Maclean, Caroline. That Magic Force That Is Montage': Eisenstein's Filmic Fourth Dimension, Borderline And H. D.. Literature & History. 2012, 21: 44–60. S2CID 191493580. doi:10.7227/LH.21.1.4.
- ^ Eisenstein, Sergei. Eisenstein Reader.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98: 134–39.
- ^ Toeplitz. Historia sztuki filmowej (польск.)— Warszawa: Filmowa Agencja Wydawnicza, 1956. С. 186.
- ^ Bordwell; Thompson.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англ.). — P. 139—140.
- ^ Metz, Christian. Film Language; A Semiotics of Cinem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33.
- ^ Pudovkin, Vsevolod Illarionovich. Film Technique. And Film Acting, The Cinema Writings Of V. I. Pudovkin. New York: Bonanza Books. 1949: 54–55.
- Eisenstein, Sergei. The Film Sense. Trans. and edited by Jay Leyda.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42. ISBN 0-15-630935-1. OCLC 01289114.
- Eisenstein, Sergei. Film Form. Trans. by Jay Leyda.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49. ISBN 0-15-630920-3. OCLC 715230100.
- Smith, Greg M. Moving Explosions: Metaphors of Emotion in Sergei Eisenstein's Writings.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October–November 2004, 21 (4): 303–315 [2006-12-28]. S2CID 194083933. doi:10.1080/105092004904461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5).
外部連結
[編輯]- "Eisenstein's Montage", Humanitie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Glasgow.
- Tomi Huttunen: Montage Cul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pt. of Slavonic and Balt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University of Helsi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