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拉第力線
《論法拉第力線》(On Faraday's Lines of Force)是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5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1]這是他從閱讀了麥可·法拉第的著作《電的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es in Electricity)之後,得到啟發而撰寫的一篇論文。麥克斯韋將法拉第想出的力線延伸為裝滿了不可壓縮流體的「力管」。這力管的方向代表力場(電場或磁場)的方向,力管的截面面積與力管內的流體速度成反比,而這流體速度可以比擬為電場或磁場。既然電場或磁場能夠比擬為流體速度,當然可以要求電場或磁場遵守流體力學的部分理論。那麼,借用流體力學的一些數學框架,即可推導出一系列初成形的電磁學雛論。[2]麥克斯韋這樣陳述:[3]
按照我將採用的方法,我希望能夠表明,我並不是在從一個我尚未做出任何實驗成果的學術中,試着建立任何物理理論;我的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在顯示出,靠着嚴謹地應用法拉第的思維和方法,許多他所發現的不同電磁現象之間的連結關係,可以被清楚地陳列於數學家面前。因此,我會儘量避免提出,任何不是從法拉第方法得到的直接實例,或任何不是從法拉第方法得到的數學推論。在探討主題內一些比較簡單的部分時,我會使用法拉第的數學方法和思維。若當主題的複雜部分需要時,我會使用數學分析,但仍舊局限於發展這位哲學家的原本思維。
—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的科學論文集
用熱傳導機制來比擬靜電學
[編輯]在那時期的電磁學可以形容為眾多實驗結果和數學分析的大雜燴,急需整合成一套內外一致,有條有理的學術理論。裝備着劍橋大學物理系對於物理學生精心栽培的比擬能力,麥克斯韋試圖創建一個能夠描述各種電磁現象的模型。他首先提到了威廉·湯姆生想出的比擬案例。湯姆生發現,描述熱傳導於均勻物質的傅立葉熱傳導定律,與靜電學內描述電場和電勢之間的關係式,它們的方程式的形式相同。傅立葉熱傳導定律以方程式表達為
- ;
其中,是熱通量(heat flux),是物質的熱導率,是溫度。
電場和電勢之間的關係式表達為
- ;
其中,是電場,是電勢。
很明顯地,設定熱導率,則電勢可以比擬為溫度,而電場可以比擬為熱通量。法拉第的電力線變為了熱流線,等勢線(equipotential)變為了等溫線。所以,解析熱傳導問題的方法,可以用來解析靜電學問題。
麥克斯韋又注意到一個問題:熱傳導依賴的是物質的緊鄰的兩個粒子之間互相接觸而產生的「鄰接作用」(contiguous action);思考兩個相距很遠的電荷,不經過任何媒介,互相直接施加於對方的作用力,假若電場力是這種作用力,則電場力是一種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理現象,居然可以用同樣形式的數學方式來描述,這給予麥克斯韋很大的遐想空間。
不可壓縮流體理論
[編輯]麥克斯韋覺得熱傳導機制只能夠有限地比擬出電磁場的物理現象。他認為流體流動機制具有更大的威力,更多的功能來比擬靜電學和靜磁學。他開始探索不可壓縮流體的性質。按照定義,不可壓縮流體的任何部分的體積不會因為時間的演進而改變。這是一種假想的理想流體,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流體。麥克斯韋更進一步假設流體的流動是穩定的;在任何位置,流動的方向和速率不含時間。這樣,就不用考慮時間的因素。流體內部任意元素,隨着流動,會描繪出一條曲線,稱為「流動線」。法拉第想出的力線可以比擬為流動線。
設想圍繞着流動線的一個圓環,其每一個流體元素,隨着流動,會共同描繪出一條假想的「力管」。在力管外面的流體不會流入力管內;在力管裏面的流體也不會流出力管外。假設力管在某位置的截面面積為,流速大小為,則每單位時間流過此截面的流體體積為。定義「單位力管」為每單位時間流過截面的流體體積為的力管。對於單位力管
- ;
流速大小越快,力管的截面面積越小;反之,則截面面積越大。
為了滿足流體體積的守恆,每一個力管,必須有一個力管源和力管壑。流體從力管源流出來,經過力管,最終流入力管壑。
舉一個單獨力管源例子。在三維空間裏,假設位於參考系的原點有一個力管源,每單位時間流出的流體體積為。流體最終流入位於無窮遠的力管壑。在與此力管源的徑向距離為的位置的流速大小為
- 。
單位力管的截面面積為
- 。
在三維空間中,總共會存在有個單位力管。這些單位力管填滿了整個空間,不會露出任何空隙。
在三維空間裏,假設位於參考系的原點有一個力管壑,每單位時間流入的流體體積為。流體最初是由位於無窮遠的力管源流出。在與此力管源的徑向距離為的位置的流速大小為
- 。
因為流體的流動方向是朝着力管壑,所以流速大小是負值。
這不可壓縮流體系統遵守疊加原理。給予三個流體流動系統,假設第三個系統在每一個位置的流速,是另外兩個系統在同樣位置的流速的向量和。則通過第三個系統的一個曲面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體積,等於通過另外兩個系統的同樣曲面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體積的和。
無質量流體流過阻抗介質的均勻運動理論
[編輯]麥克斯韋的流體沒有質量,沒有慣性,與牛頓運動定律無關。他提出的模型是幾何模型,不是物理模型。稱力管內的兩個截面之間的流體為「流動截體」。為了要賦予這模型流動所需的動力,麥克斯韋假設力管內的流動截體會感受到壓差,前面阻擋的壓強小於後面推撞的壓強,因此,流動截體會往前方流動。
當流體經過介質時,會感受到一股與流速成正比的阻力,以方程式表達為
- ;
其中,是單位體積感受到的阻力,是介質的「阻抗系數」。
由於這阻力的作用,使得流動截體的前面阻擋的壓強小於後面推撞的壓強。每往前面移動單位長度,壓強會減少。對於單位力管,一個截面面積為,厚度為的流動截體,所感受到的阻力大小為,壓差為。定義的流動截體為「單位流胞」。截面面積越大,單位流胞的厚度也越大;其關係為
- 。
給予一個流體系統的等壓曲面,則可計算出在空間所有位置的流速,也可以佈置好所有的單位力管,包括其力管源和力管壑。反之,給予一個系統所有的力管源和力管壑,則可計算出在空間所有位置的流速,也可以計算出等壓曲面。
給予一個流體系統,已知其在每一個位置的壓強、力管源分佈和力管壑分佈,假設其介質的阻抗系數為。這個系統等價於一個介質的阻抗系數為、力管源和力管壑的流量分別為倍的系統。兩個系統在每一個位置的壓強相等,流速也相等。
這流體系統仍舊遵守疊加原理。給予三個流體流動系統,假設第三個系統在每一個位置的壓強,是另外兩個系統在同樣位置的壓強和。則第三個系統在三維空間內每一個位置的流速,是另外兩個系統在同樣位置的流速的向量和。
回想前述單獨力管源例子。徑向距離越遠,壓強越小;壓強的變率為
- 。
當為無窮遠時,,所以壓強為
- 。
應用於靜電學和靜磁學
[編輯]麥克斯韋想出的不可壓縮流體模型能夠比擬很多電磁現象,例如,靜電作用、靜磁作用、感應磁場作用、電流等等。
靜電作用
[編輯]回想前述單獨力管源例子。將源電荷比擬為力管源,將電場比擬為流速。那麼,可以得到電場與距離的關係式:
- 。
將電勢比擬為壓強。力管源與壓強的關係式為
- 。
按照這關係式,設定,可以得到電勢與源電荷的關係式:
- 。
電勢與電場的關係式為
- 。
電介質理論
[編輯]假設電介質消弱了電場和電勢,則對應的流速和壓強也會減小,通過減小阻抗系數,就可以減小壓強,但不能減小流速,因為流速只與力管源、力管壑和距離有關。所以,不能直接地靠着減小阻抗系數來比擬電介質的效應。必須換一種方法,如同前面所述,將這阻抗系數為的介質替換為阻抗系數為的介質,又將所有力管源和力管壑的流量分別增加為倍。這樣,流速和壓強就可以分別比擬為電場和電勢。
在兩個阻抗系數不同的區域的界面,由於界面兩邊的阻抗系數不同,會形成不同流量的力管源和力管壑。所以,會有淨力管源或淨力管壑出現於界面。這對應於電介質的感應表面電荷。
永久磁鐵理論
[編輯]如同靜電場,靜磁場也遵守反平方定律。所以,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來比擬靜磁場。麥克斯韋將磁鐵視為由單獨的磁粒子組成的,每一個磁粒子都有自己的磁北極和磁南極,分別可以比擬為力管源和力管壑。那麼,磁力線即可比擬為流動線,流速比擬為磁場,壓強比擬為「磁純量勢」。
永久磁鐵有一個磁南極和一個磁北極。按照常規,磁力線從磁北極出來,經過空間,回到磁南極。試想磁鐵是由許多「磁胞」組成的。每一個磁胞都有一個磁南極和一個磁北極。那麼,就可以用「流胞」來比擬磁胞。每一個流胞都有一個力管源和一個力管壑,分別對應於磁北極和磁南極。聚集在一起,相鄰的流胞之間的力管源會與力管壑相互抵消。所以,整體看來,磁鐵的磁北極對應於其「北表面」的一個巨觀的力管源,而磁南極則對應於其「南表面」的一個巨觀的力管壑。
電緊張態
[編輯]法拉第最先提出「電緊張態」(electro-tonic state)的概念。在研究電磁感應理論時,他發現當將物體放在磁鐵或電流的附近時,物體會進入一種狀態。假若不打擾這系統,則處於此狀態的物體不會自發地顯示出任何現象。但是,一當系統有所變化,像磁鐵被移動了,或電流被增大了,則這狀態也會改變,因而產生電流或趨向產生電流。法拉第稱此狀態為「電緊張態」。但是,他並沒有很明確的說明這概念。[4]
後來,開爾文男爵於1851年引入磁矢勢的概念,並且給定磁矢勢與磁場之間的關係:[4]
- 。
麥克斯韋在他的流體模型裏,找不到任何電緊張態可以扮演的角色。麥克斯韋這樣陳述:[5]
在這篇從數學觀點來研讀法拉第理論的概述論文,我最多能做的,就是簡明地闡示數學方法,即我認為電磁現象能夠最容易被了解和約化為運算的數學方法。我的目標是以實質形式呈現數學想法於思維。這實質形式不是抽象符號,而是一群曲線或曲面。因為,抽象符號不能夠傳達同樣的想法,也不能夠自然地融入需要解釋的現象。但是,電緊張態的概念,還尚未在我的思維中呈現出它的形式,即一種不需要涉及抽象符號,就可以明確地解釋出它的自然屬性的形式。……經過仔細地研究彈性固體定律和黏性流體運動,我希望能夠發現一種適用於一般推理的方法,來塑造電緊張態的機械概念。
—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的科學論文集
在這裏,麥克斯韋遇到了一點小困難。這是因為他設計的流體是穩定流體,在任何位置,流體的流動方向和速率不含時間。整個系統都是穩定的,不會因時間而改變。可是,電緊張態只能在系統改變時才會改變和顯現其效應。所以,麥克斯韋的流體模型找不到任何變量來比擬電緊張態。還有,麥克斯韋的流體模型可以比擬各種電場和磁場的現象,但都是孤立的現象;麥克斯韋的流體模型無法比擬綜合的電磁感應現象。在論文《論物理力線》裏,麥克斯韋會賦予他的模型更強大的威力,更豐富的功能來比擬各種電磁現象,並且創先地預測出電位移的存在。[6]
在這篇論文的後半部分,麥克斯韋開始仔細分析電緊張態的物理性質。他給出一條重要定律:作用於一個導體的微小元素的電場,可以由該微小元素的電緊張態對於時間的導數來衡量。[7]以現代標記表示,這方程式為
- 。
這是麥克斯韋學術生涯中的第一個重要突破,他將法拉第的電緊張態辨識為開爾文男爵的磁矢勢,並且對於電緊張態給出嚴格定義。[4]
規範自由
[編輯]對於電緊張態的定義式取旋度,則可得到法拉第感應方程式:
- 。
麥克斯韋在這篇論文特別提出,開爾文男爵於1851發現的關於磁矢勢的數學性質,[8]即任意添加一個函數的梯度給磁矢勢,都不會改變磁矢勢與磁場的關係式、法拉第感應方程式,這數學性質後來演化為現今規範自由的概念。[4]
參閱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麥克斯韋 1890,第155ff頁
- ^ Crease 2008,第132ff頁
- ^ 麥克斯韋 1890,第157-158頁
- ^ 4.0 4.1 4.2 4.3 Yang, ChenNing. The conceptual origins of Maxwell’s equations and gauge theory. Physics Today. 2014, 67 (11): 45–51. doi:10.1063/PT.3.2585.
- ^ 麥克斯韋 1890,第187頁
- ^ Simpson 1997,第116頁
- ^ Whittaker 1951,第272-273頁
- ^ 麥克斯韋 1890,第198-199頁
進階閱讀
[編輯]- 麥克斯韋, 詹姆斯, 8, Nivin, William (編), The scientific papers of James Clerk Maxwell 1, New York: Doer Publications, 1890
- Crease, Robert, The Great Equations: Breakthroughs in Science from Pythagoras to Heisenberg, illustrated,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ISBN 9780393062045
- Simpson, Thomas K., Maxwell on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 guided study, US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813523637
- Whittaker, E. T., A history of the theories of aether and electricity. Vol 1, Nelson, London,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