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 (明朝尚書)
外觀
金忠 | |
---|---|
大明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 | |
籍貫 | 浙江行省寧波府鄞縣 |
原名 | 世忠 |
諡號 | 忠襄 |
出生 | 1353年 浙江行省寧波府鄞縣 |
逝世 | 1415年 |
金忠(1353年—1415年),初名世忠,浙江行省寧波府鄞縣(今屬浙江省寧波市)韓嶺村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
金忠年少讀書,善於《易經》算卦。兄弟戍守通州去世,金忠補戍。因貧窮不能赴,面相者袁珙資助。之後在北平算卦,後道衍推薦給燕王朱棣。朱棣起兵後,金忠出入燕府,後授忠王府紀善,守通州,中央軍屢次進攻無法攻破。之後拜右長史,贊戎務,擔任謀臣[1]。
朱棣稱帝後,論功行賞,官其為工部右侍郎,輔佐世子守衛北京。之後召還,進兵部尚書。朱棣起兵時,其次朱高煦從戰有功,朱棣曾許諾給予太子之位。之後,淇國公邱福等人勸朱棣立其為太子。唯獨金忠認為不可,並在朱棣面前陳述歷朝各代嫡孽故事。朱棣無法定奪,只能密請內閣解縉、黃淮、尹昌隆等人參議,解縉贊同金忠意見,於是立世子為皇太子,而金忠為東宮輔導官,任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永樂六年(1408年),兼輔皇太孫[2]。
朱棣北征時,命金忠與蹇義、黃淮、楊士奇留守輔佐太子監國,當時朱高煦機謀奪嫡,在朱棣旁邊譖語離間。永樂十二年北征,因太子迎接略遲,東宮官署悉數下獄。而因金忠勛舊,不予過問,但密令其審察太子事,金忠稱沒有機謀。朱棣大怒。金忠免冠頓首流涕,願連坐以保全太子。於是,太子未被廢除,而東宮官僚黃淮、楊溥等人得以保全[3]。次年四月,去世。洪熙元年,追贈榮祿大夫少師,謚忠襄[4]。
相關史跡
[編輯]- 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百步山金忠家族墓葬群
參考文獻
[編輯]- ^ 《明史》(卷150):「金忠,鄞人。少讀書,善《易》蔔。兄戍通州亡,忠補戍。貧不能行,相者袁珙資之。既至,編卒伍。賣蔔北平市,多中。市人傳以為神。僧道衍稱於成祖。成祖將起兵,託疾召忠蔔,得鑄印乘軒之卦。曰:「此象貴不可言。」自是出入燕府中,常以所佔勸舉大事。成祖深信之。燕兵起,自署官屬,授忠王府紀善,守通州。南兵數攻城不克。已,召置左右,有疑輒問,術益驗,且時進謀畫。遂拜右長史,贊戎務,為謀臣矣。」
- ^ 《明史》(卷150):「成祖稱帝,論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贊世子守北京。尋召還,進兵部尚書。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至是,淇國公邱福等黨高煦,勸帝立之。獨忠以為不可,在帝前歷數古嫡孽事。帝不能奪,密以告解縉、黃淮、尹昌隆。縉等皆以忠言為是。於是立世子為皇太子,而忠為東宮輔導官,以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六年命兼輔皇太孫。」
- ^ 《明史》(卷150):「帝北征,留忠與蹇義、黃淮、楊士奇輔太子監國。是時高煦奪嫡謀愈急,蜚語譖太子。十二年北征還,悉征東宮官屬下獄。以忠勛舊不問,而密令審察太子事。忠言無有。帝怒。忠免冠頓首流涕,願連坐以保之。以故太子得無廢,而宮僚黃淮、楊溥等亦以是獲全。」
- ^ 《明史》(卷150):「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見親倚,每承顧問,知無不言,然慎密不泄。處僚友不持兩端,退恆推讓之。明年四月卒。給驛歸葬,命有司治祠墓,復其家。洪熙元年,追贈榮祿大夫少師,謚忠襄。官子達翰林檢討。達剛直敢言,仕至長蘆都轉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