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燭
外觀
陳文燭 | |
---|---|
大明南京大理寺卿 | |
籍貫 | 湖廣承天府沔陽州 |
字號 | 字玉叔,號五嶽 |
出生 | 嘉靖四年(1525年)丙申四月初八日 |
逝世 |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 |
配偶 | 配童氏,累封恭人 |
親屬 | 子 陳汝璧(進士、主事)、陳汝圭(監生) |
出身 | |
| |
著作 | |
|
陳文燭(1525年—1595年),字玉叔,號五嶽山人,湖廣承天府沔陽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嘉靖四年(1525年)生,[1]少負才氣,深得表叔傅頤賞識,由國子生中式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湖廣鄉試第七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中式第三百四十二名,廷試三甲一百一名進士,吏部觀政,本年八月授大理寺評事,四十五年九月升寺副。隆慶三年(1569年)二月升寺正,隆慶四年(1570年)四月官淮安府知府。[2]萬曆二年(1574年)正月升為四川提學副使,五年十一月升山東左參政,轉漕運糧儲道參政,丁憂歸。十一年二月復除四川左參政,十二月升福建按察使,十二年九月升本省右布政,十四年九月升江西左布政,十七年六月升應天府府尹,十八年正月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十九年九月南京戶科給事中吳之鵬彈劾陳文燭收徐繩勛贓私,輕縱義男楊鳳殺主徐堯年之罪,十月令回籍聽勘,遂致仕歸,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卒,[3]年六十。[4]
著作
[編輯]與吳承恩、徐中行友好,「時造其廬而訪焉」,一起商訂《花草新編》,又為之序。[5]著有《二酉園詩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續集二十三卷。另輯有《五嶽志》十二卷(存清稿本)。[6]
家族
[編輯]曾祖陳瓉;祖陳泮,贈兵部主事;父陳栢,按察司副使;母任氏(封安人贈恭人)。[7]文燭為陳栢次子。兄文炳(監生);文爕(光祿寺監事),弟文煃(監生);文煬;文烱;文爌;文烜。
參考資料
[編輯]- ^ 陳文燭之生卒年,眾說紛紜。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西遊記研究的資料》謂陳文燭生於嘉靖十四年。他的依據是陳文燭《廷中詩》卷一《遣兒歸省大人書懷》八首之三: 「嘉靖庚戌時,我生十有六。」又同卷《己已除夕擬杜七歌》之七: 「吁嗟我年三十五」,以此推得陳氏當生於嘉靖十四年。王學范主編《王世貞撫鄖詩文集》中,將陳文燭生年標註為1525年。此據《先君行狀》載: 「丙申,歷齊魯泛江淮而歸登太山梅子,至家得奇夢,而不肖生,小字武當,蓋四月八日,先君又喜得子也。」又《游太和山記》(二西園文集》卷九) : 「歲丙申三月,按察公再登,禱絕頂,得奇夢。四月八日,甫歸,而不殺生。小字武當。人以為異雲。」
- ^ 《淮安府志·卷八》
- ^ 陳文燭卒年見龍騰《給隱文集》卷十二《祭陳岳翁文》。
-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履歷便覽》:陳文燭,五嶽,書三房,丙申四月初八日生,嚴侍,沔陽州人,鄉試七名,會試三百四十二名,三甲一百一名。吏部政,乙丑八月授大理寺評事,丙寅九月升寺副,己巳二月升寺正,庚午四月升淮安知府,甲戌二月升四川提學副使,丁丑十一月升參政,丁憂。癸未二月復除四川,十二月升福建按察使,甲申九月升右布政,丙戌九月升江西左,己丑六月升應天府尹,庚寅正月升大理寺卿,辛卯十月回籍聽用,丙申正月卒。曾祖瓚。祖泮,贈兵部主事。父栢,按察司副使進階奉議大夫。
- ^ 葉德均在《西遊記研究的資料》一文中,考證出吳承恩與陳文燭交遊的時間在隆慶四年(1570)到萬曆二年(1574)之間。
- ^ 郭明芳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考述--以明版圖書為中心
-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登科錄》:軍籍,治《書經》,年三十歲中式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一百零一名進士。四月初八日生,行三,曾祖陳瓉;祖陳泮,贈兵部主事;父陳栢,按察司副使;母任氏(封安人)。嚴侍下,妻童氏,兄文炳(監生);文爕,弟文煃;文煬;文烱;文爌;文烜。由國子生中式湖廣鄉第七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三百四十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