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格諾
雷蒙·格諾 | |
---|---|
本名 | Raymond Queneau |
出生 | 法國勒阿弗爾 | 1903年2月21日
逝世 | 1976年10月25日 法國巴黎 | (73歲)
職業 | 詩人,小說家 |
國籍 | 法國 |
雷蒙·格諾(法語:Raymond Queneau,法語發音:[ʁɛmɔ̃ kəno];(1903年2月21日—1976年10月25日)),法國詩人小說家,烏利波的創始人之一,他也是是讓法國當代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走上文學道路的領路人。
生平
[編輯]1903年出生在濱海塞納省的勒阿弗爾市,為奧古斯特·格諾((法文)Auguste Queneau)和約瑟菲娜·米尼奧((法文)Joséphine Mignot)的唯一的孩子。1919年,他獲得第一個業士文憑(拉丁文和希臘文專業),1920年再獲得第二個學士學位(哲學專業)。然後,於1921年到1923年年間,他在巴黎大學(當時也叫索邦大學)同時學習文學和數學(他曾是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中學時代的幾何老師),畢業時同時獲得哲學和心理學證書。
1925年到1926年他在佐阿夫兵團服役,從駐紮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1939年當德國閃擊波蘭後,他又被徵兵入伍,但只在部隊呆了一年,1940年部隊就讓他復員了。二戰餘下的日子裏,他們全家和畫家埃利·拉斯科((法文)Élie Lascaux,1888-1969)一起生活在聖萊奧納爾-德諾布拉。
婚姻和家庭
[編輯]1928年他和雅妮娜·卡恩(Janine Kahn)結婚。1934年他們的兒子讓·馬里(Jean-Marie)出生。他們的婚姻一直持續到1972年。在那一年雅妮娜·卡恩去世。
職業生涯
[編輯]雷蒙·格諾一生里大部分時間為伽利瑪出版社工作。從1938年開始,他在那裏做審稿人。後來,他被提拔為秘書長。最後,他在1956年成為七星文庫負責人。在這期間,有時他也在訥伊新學校(École Nouvelle de Neuilly)教書。1950年他進入了著名的超形上學院(Collège de 'Pataphysique),並被該校聘為院長。
這段時間雷蒙·格諾同時也做翻譯,值得提出的是1953年他把當代非洲文學的重要作品即尼日爾作家阿摩斯·圖歐拉用英文寫的小說《棕櫚酒鬼》翻譯成法文。另外,他還編輯出版了亞歷山大·卡傑夫的關于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的講座稿《精神的現象學》。在20世紀30年代雷蒙·格諾曾經是亞歷山大·卡傑夫的學生,同一時期,他和作家喬治·巴代伊的關係也很密切。
作為一位作家,雷蒙·格諾在法國引起廣泛注意是因為他在1959年發表了小說《莎西在地鐵》。1960年該小說被改編成由路易·馬勒執導電影,在法國新浪潮運動中上市。莎西探索對立於「標準」書面法語的口語化法語,也許在這兩者間法語比其他的語言區別更明顯。該書開頭是一個特長的單詞,它實際有法文句子發音構成,意思是「他們怎麼弄得這麼臭?」。法國著名的女表演藝術家兼流行歌手朱麗葉·格雷科曾依據此,演唱雷蒙·格諾創作的歌曲《如果你想一想》
雷蒙·格諾在1960年創立烏麗波之前,對數學十分執迷,並把數學當成其創作靈感的源泉。1948年,雷蒙·格諾成為法國數學學會會員。在雷蒙·格諾的心裏,文章的元素,包括看來瑣碎的一些細微末節。
雷蒙·格諾一部後期的著作《後大衛·希爾伯特時代的文學的基礎》從著名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談起,試圖用從文本公理的准數學的推導探索文學。雷蒙·格諾聲稱他的這部最後的著作會證明「機械人寫作中隱藏的主宰者。」在他的對話者,GF的追問下,雷蒙·格諾吐露說,「文本可能永遠不會出現,但是為了隱藏起來,以彰顯不存在人的操縱。」討論這一主題的研討會將在佛羅里達州舉行。
雷蒙·格諾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是《風格的練習》,這本書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即一個人在一天裏兩次見到同一個陌生人。該書通過以99種不同的方式,講述同一故事題材。以證明在講故事時可有非常多種不同的風格。根據這本書的概念,美國著名的笑話書作家改編成一本插圖的故事集,叫《用99種方式講同一個故事:風格的練習》。
雷蒙·格諾於1976年10月15日在巴黎去世。他的遺體埋葬在法國埃松省的一座古老的公墓里,和他父母埋在了一起。
雷蒙·格諾和超現實主義者
[編輯]1924年,雷蒙·格諾開始與超現實主義者接觸,並短暫地參加了他們的陣營。但他從未百分之百地贊同他們的自動化寫作的方法,和他們極左的政治主張。像許多超現實主義的作家一樣,他也使用心理分析,然而,他不是為了用此去激發他的創作力。像米歇爾·萊里斯(Michel Leiris)、喬治·巴代伊和勒內·克勒韋爾(René Crevel)一樣,是由於個人的原因。
米歇爾·雷希斯在他寫的(競爭)中描述了1942年他第一次見到雷蒙·格諾時的情景:那是一次在法國小鎮訥穆爾和安德烈·馬松、阿芒·薩拉克魯和胡安·格里斯一起度假。 一位我們共同的朋友羅蘭·蒂阿爾(Roland Tual)在從勒阿弗爾開到訥穆爾的火車上碰到了雷蒙·格諾,就把他帶過來了。雷蒙·格諾比我們只年輕幾歲,但是,人們感覺他還不夠淵博。他沒給這些不拘小節的年輕藝術家們留下特別的印象。大約在1926-7年,雷蒙·格諾從部隊回來,他和米歇爾·雷希斯在巴黎歌劇院附近的塞爾塔咖啡館(Café Certa)再次會面。塞赫塔咖啡館(Café Certa)是超現實主義者們常去的地方。這次會面,當話題接觸到探索東方哲學的時候,雷蒙·格諾的評論不激不燥,但明顯具有優勢,給人們留下博學、多思的印象。後來,在為喬治·巴代伊編輯的超現實主義刊物《文獻》(Documents')寫稿那段時間裏,他們成為了朋友。
1926年,雷蒙·格諾對前蘇聯對超現實主義者的支持提出了疑問。雷蒙·格諾與安德烈·布勒東保持着真心的友好關係,儘管,當安德烈·布勒東與西蒙娜·卡恩(Simone Kahn)分手以後,雷蒙·格諾也繼續還和西蒙娜保持聯繫。儘管安德烈·布勒東通常要求他的追隨者們排斥他的前女朋友們。但雷蒙·格諾卻很難迴避西蒙娜,因為,西蒙娜是他太太雅妮娜(Janine)的姐姐。在布勒東離開西蒙娜的那年,西蒙娜有時和雷蒙·格諾到法國各地旅行。
到1929年,雷蒙·格諾明顯的與安德烈·布勒東和超現實主義者們分離開。1930年,克勒韋爾、艾呂雅(Eluard)、阿拉貢(Aragon)和布勒東加入了法國共產黨。而雷蒙·格諾則參與了《一具屍體》(Un Cadavre)-一本激烈地反對布勒東的小冊子的編寫,參加這本小冊子的編寫的還有巴代伊、萊里斯、雅克·普雷維爾、阿萊霍·卡彭鐵爾、雅克·巴龍(Jacques Baron)、雅克-安德烈·布瓦法爾(J.-A. Boiffard)、羅貝爾·德斯諾斯(Robert Desnos)、喬治·蘭布爾(Georges Limbour)、馬克斯·莫里斯(Max Morise)、喬治·里伯蒙-德賽涅(Georges Ribemont-Dessaignes)、和羅歇·維特拉克(Roger Vitrac)。
雷蒙·格諾給鮑里斯·蘇瓦林(Boris Souvarine)辦的《社會批評》的雜誌('La Critique sociale) (1930–34)寫了大量的短評。比如,在其中他寫道雷蒙·魯塞爾(Raymond Roussel)的特點時,他說,「他的想像力是數學家的激情與詩人的推理的結合。」他對科學文章寫的評論比對文學文章的多,比如:對巴甫洛夫、對維爾納茨基(從維爾納茨基那裏他學到了科學的循環理論)的理論的評論。他還為一位炮兵軍官寫的關於馬術家的歷史的書寫過評論。他還為巴代伊的文章《黑格爾辯證法的基礎的批評》寫過有關黑格爾和數學辯證法的有關章節。
榮譽
[編輯]- 1951, 被選入龔古爾學院( Académie Goncourt)
- 1955–1957, 應邀參加康城電影節( Cannes Film Festival)評審委員會
書目
[編輯]小說
[編輯]- 《麻煩事》(Le Chiendent,也有譯作「絆腳草」)(1933)
- 《石頭的嘴臉》(Gueule de pierre)(1934)
- 《最後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1936)
- 《奧迪勒》(Odile)(1937)
- 《利蒙的孩子》(Les Enfants du Limon)(1938)
- 《嚴冬》(Un Rude hiver)(1939)
- 《混雜的時間》(Les temps mêlés)(1941)
- 《皮埃羅-我的朋友》(Pierrot mon ami)(1942)
- 《如果你想一想》(Si tu t』imagines)(1942)
- 《遠離呂埃爾》(Loin de Rueil)(1944)
- 《妙招》(En passant)(1944)
- 《我們總是對女人們太好了》(On est toujours trop bon avec les femmes)(1947)
- 《聖格蘭格蘭》(Saint-Glinglin)(1948)
- 《薩利·馬拉日記》(Le Journal intime de Sally Mara)(1950)
- 《生命的星期天》(Le Dimanche de la vie)(1952)
- 《扎西在地鐵》(Zazie dans le métro)(1959)
- 《藍花》(Les Fleurs bleues)(1965)
- 《伊卡荷的飛行》(Le Vol d'Icare)(1968)
詩歌
[編輯]- 《橡樹與狗》(Chêne et chien)(1937)
- 《眼神之海》(Les Ziaux)(1943)
- 《致命瞬間》(L'Instant fatal)(1946)
- 《小型袖珍本天體演化論》(Petite cosmogonie portative)(1950)
- 《一百萬億詩篇》(Cent Mille Milliards de Poèmes)(1961)
- 《拿着曼陀林的狗》(Le chien à la mandoline)(1965)
- 《贏得競選》(Battre la campagne)(1967)
- 《家喻戶曉》(Courir les rues)(1967)
- 《劈波斬浪》(Fendre les flots)(1969)
- 《起碼的道德》(Morale élémentaire)(1975)
論文和文章
[編輯]- 《槓槓、數字與字母》(Bâtons, chiffres et lettres)(1950)
- 《對於一個理想的圖書館》(Pour une bibliothèque idéale)(1956)
- 《喬治·沙博尼耶訪談錄》(Entretiens avec Georges Charbonnier)(1962)
- 《邊界》(Bords)(1963)
- 《模範故事》(Une Histoire modèle)(1966)
- 《希臘旅遊》(Le Voyage en Grèce)(1973)
- 《民主道德論》(Traité des vertus démocratiques)(1955)
其他著作
[編輯]- 《一具屍體》(Un Cadavre)(1930)與雅克·巴龍、喬治·巴代伊、雅克-安德烈·布瓦法爾、羅伯特·德斯諾斯、米歇爾·萊里斯、喬治·蘭布爾、馬克斯·莫里斯、雅克·普雷維爾、喬治·里伯蒙-德賽涅、和羅歇·維特拉克共同編寫。
- 《風格的練習》(Exercices de style)(1947)
- 《後大衛·希爾伯特時代的文學基礎》(Les fondements de la littérature d'après David Hilbert)(1976)
- 《故事和意圖?》(Contes et propos)(1981)
- 《1939-1940年日記》(Journal 1939–1940)(1986)
- 《 1914-1965年日記》(Journaux 1914–1965)(1996)
- 《死在這個花園裏》(La Mort en Ce Jardin')(1956)和Luis Buñuel共同創作, 一個墨西哥生產的電影的劇本
其他藝術
[編輯]- 《莎西在地鐵上》(Zazie dans le métro) (1960),改編成電影發行
- 皮埃爾-巴斯蒂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製成一種 CD盤,取了個雙語雙關語(bilingual pun)的名字叫《雞蛋、空氣、姐妹、鋼》(Eggs Air Sister Steel)(這幾個英文詞放在一起的發音與《風格的練習》(Exercices de Style)的英文發音相似。
- 瑞士圖像平面設計師馬庫斯·克拉夫特為《風格的練習》德文版設計了一種方便闡述其內容的特別排版方式的印刷。 (2006).[1]
參考
[編輯]-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10111406/http://www.marcuskraft.net/portfolio/2006_stiluebungen_01.html
- « Je naquis au Havre un vingt et un février/en mil neuf cent et trois./Ma mère était mercière et mon père mercier :/ils trépignaient de joie. », Raymond Queneau, Chêne et chien, Gallimard, 1969, p. 31>
- Raymond Queneau, « Sur les suites s-additives », dans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Theory, Series A, vol.12, no 1, 1972, p. 31-71 (ISSN 0097-3165)>
外部連結
[編輯]- www.queneau.net.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1). Queneau's former website
- Periodicals, Gallimard
- Raymond Queneau Biography, LitWeb.net
- Université McGill: le roman selon les romanciers (Fren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ventory and analysis of Raymond Queneau's non-noveltistic writings about the novel
- Letterism papers, 1946-1965.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永久失效連結] A collection of letters and ephemera belonging to editor Raymond Queneau, one of the founders of "Ouil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