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震洋八幡神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震洋八幡神社
震洋八幡神社しんようはちまんじんじゃ shin'youhachimanjinja
日治時期的震洋神社
基本資訊
位置日治臺灣高雄州左營莊埤仔頭
宗教神道
主祭神應神天皇、仲哀天皇、神功皇后、仁德天皇以及保食神。
建築詳情
建立時間昭和二十年(1945)以震洋八幡神社為名創社
拆毀時間昭和二十年(1945)戰敗後第二十震洋隊將震洋八幡神社進行奉燒

震洋八幡神社是一個臺灣日治時期的一座營內神社,地點在高雄市左營區鳳山縣舊城西門砲臺旁邊的城牆上。今只遺留本壇基座、石階及手水缽

祭神

[編輯]

震洋八幡神社屬當時駐紮在高雄的大日本帝國海軍水上特攻隊(震洋隊)的營內社,祭祀的主要對象為應神天皇仲哀天皇神功皇后仁德天皇以及保食神[1]

歷史

[編輯]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帝國明顯陷入頹勢。在美軍攻下沖繩群島後,美軍登入日本本土已是時間問題,為避免此情況,日本遂投入有限資源研發可逆轉戰勢的特攻武器。而此時期海軍研發出震洋,遂將此武器投入使用,並在各處配置震洋隊,包括臺灣島[1]

而此神社建於第二十震洋隊(薄部隊)的基地,即舊縣城的城牆上。據金子展也推測,此建社時間應當在昭和20年初期(1945),祭神則是從著名軍港佐世保市的龜山八幡宮請分靈而來的。但其因日本戰敗投降之故,便在戰敗後進行奉燒儀式,將其可燃之物進行焚燒,包括本殿鳥居[1]

建築

[編輯]

本殿基壇

[編輯]

基壇由水泥和鵝卵石砌成,內部包覆紅磚,底座尺寸為長130公分、寬120公分、高68公分。基壇頂部尺寸為長94公分、寬80公分,並在其上方設有水泥平臺,用於放置木製神殿。基壇下方有一水泥底座,內圍底座尺寸為長158公分、寬120公分,外圍底座尺寸為長208公分、寬205公分。外圍石垣表面使用洗石子材質,石垣上設有6個枘穴,用以支撐木製構造物。因此,推測原始結構除了基壇上方的神殿外,四周應該還有類似圍籬的構造物[2]

本殿

[編輯]

根據《回想薄部隊》的卷首插圖,1945年在左營舊城城牆上拍攝的照片顯示,震洋神社的本壇基座上方有木造神殿,神殿屋頂有「千木」(交叉長木)和三個「鰹木」。神社的建築風格接近「神明造」和「流造」的混合體,正面屋頂向前延伸,形成弧線。從照片及現地設施尺寸推測,震洋神社的神殿屋頂至地面高度約2.0公尺,設置在寬度僅3公尺的城牆馬道上。5位神社建造者坐在神殿前方的城牆馬道上,留下震洋神社的具體影像。由於建造者的軍服與薄部隊隊員相同,可以推測震洋神社是由第20震洋隊自行建造的[2]

手水缽

[編輯]

由水泥砌造,內包覆紅磚,尺寸為長80公分、寬50公分、高42公分。手水缽上方的橢圓形水盆在戰後被填滿混凝土。手水缽的東、南、西三面有精緻的「雙勾玉」圖案,北面覆面已脫落,無法確定是否有圖案。北面側面下方有一直徑2公分的鐵製水管,用於導出水盆中的水,因此確定其為神社的手水缽。「勾玉」是一種逗號或月牙狀的首飾。在日本,數個勾玉組成的圓形圖案稱為「巴」(ともえ),象徵着宇宙無限力量或大地的旋轉,常見於佛教和神道教的建築上。震洋神社手水缽上的雙勾玉為「二つ巴紋」(右二巴),是日本歷史故事「忠臣藏」主角大石內藏助家族的家徽。大石內藏助家族的家徽「二つ巴紋」成為赤穗市大石神社的花紋,並在通往神社的「巴橋」上豎立「二つ巴紋」花紋石。震洋神社手水缽為何採用忠臣藏家族的「二つ巴紋」,文獻中無記載,但其可能與忠臣藏故事中為主君殉死的精神有關[2]

其他

[編輯]

本殿四周設有木欄,區隔本殿與外界區域,木欄由欄杆和欄板組成,欄杆之間透空,這也解釋了木欄杆架在外圍石垣榫穴內。此外,震洋神社右側前方的城牆馬道上種有小棵的松樹(或龍柏),營造出肅穆的祭祀氛圍。神社的建築包括本殿、鳥居、參道、手水缽、石燈籠等,但由於戰地條件的限制,部分建築物被減少。左營的震洋神社遺址並未發現鳥居及石燈籠的遺構,推測可能是因為1945年初建造神社時,美軍已經頻繁偵查及轟炸,且城牆馬道空間狹小,因此未建造鳥居及石燈籠[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金子展也.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 新北市: 野人文化. 2020: 239–240. ISBN 978-986-384-437-2. 
  2. ^ 2.0 2.1 2.2 2.3 廖德宗; 郭吉清. 左營舊城的日軍震洋隊神社及遺址探查 (PDF). 高雄文獻. 2014-12, 第四卷 (第三期): 101-138 –透過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 

Category:使用創建條目精靈建立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