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顧國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顧國籟(1946年7月),上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上海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顧國籟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46-07-03) 1946年7月3日77歲)
 中國上海市奉賢區
民族漢族
國籍 中華民國(1946-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居住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東新區
母校同濟大學
職業工人、工程師、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顧國籟1946年7月出生於上海。[1]1964至1970年在同濟大學學習。197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城市建設系,因「文化大革命」爆發,被分配到安徽省池州地區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參與三線建設,成為一名基層工人。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後,顧國籟擔任其所在單位的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

從政[編輯]

1978年後,其崗位轉為行政崗位。1980年,擔任貴池縣建設局局長。1984年5月,被任命為貴池縣人民政府縣長,時年36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至今最年輕的縣長。1987年4月,調任安慶地區行政公署經貿委主任。1988年9月,因安慶地區與安慶市合併,顧國籟調任安慶市交通委主任。1990年,任安慶市副市長,加掛高級工程師職稱。1993年調回浦東新區工作,擔任建設局副局長。1996年,任上海浦東新區黨工委書記。2003年,任上海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7年退休。[1]

評價[編輯]

顧國籟擔任貴池縣縣長期間,中共中央提出調整小三線,他就把上海小三線在貴池的企事業單位移交給貴池縣管理。為池州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1988年1月27日,煙柳園公園中的「貴申情」雕塑,就是他請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贈給貴池縣人民政府的。[2]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列表[編輯]

  1. ^ 1.0 1.1 顾国籁:那些年,我在安徽贵池当县长_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2. ^ 2.0 2.1 徐有威主編:《口述上海:小三線建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政府職務
前任:
徐成友
貴池縣人民政府縣長
1984年5月-1987年4月
繼任:
張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