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贵池区 | |
---|---|
市辖区 | |
![]() | |
![]() 贵池区的地理位置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安徽省池州市 |
区划类别 | 市辖区 |
区划代码 | 341702 |
建置时间 | 2000年10月26日[1] |
政府驻地 | 江口街道 |
现任区长 | 马胜利 (回族) |
下级行政区 | 11 |
城市精神 | 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 |
方言 | 吴语宣州片、徽语旌占片、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嶽片 |
总面积 | 2,538.88 平方千米 |
海拔 | 23m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 | 16.6℃ |
总人口(2019) | 63万人 |
GDP | 405.12亿元人民币 |
人均GDP | 7.38万元人民币 |
时区 | UTC(+8) |
县树 | 樟树 |
县花 | 杏花 |
邮政编码 | 245100 |
电话区号 | +86 (0)0566 |
網站:中国贵池 |
简介[编辑]
贵池区面积2432平方千米,人口63万。邮政编码247000。区政府驻江口街道锦绣苑社区康庄路99号。贵池区与铜陵接壤,南连九华山、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池州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西郊,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诗使之名扬天下[註 1]。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名称由来[编辑]
因产“鳜鱼”(和贵同音)而得名。
历史沿革[编辑]
古代[编辑]
汉唐时期[编辑]
- 西汉初至汉元始二年(2年)问,在沧埠潭(今贵池城西70里的灌口乡)始建石城县,属扬州之丹阳郡。
- 南朝属南陵郡。陈天嘉元年(560年)改南陵郡为北江州,而隶属北江州。
-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石城县入南陵,十九年(599年)复析南陵西五乡并石城故地置秋浦县,以县城临秋浦水而得名,治所石城,属宣州。
-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秋浦属池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池州废,县还隶宣州。
- 唐永泰元年(765年)复置池州,秋浦县仍属池州,县治随州治迁至今贵池市城区池阳街道,至唐代中叶,秋浦县属秋浦郡,晚唐属池州郡。[2]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编辑]
近现代[编辑]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编辑]
民国2年(1913年),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改属芜湖道,民国17年再次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隶属安徽省第八行政区。民国38年(1949年)4月22日贵池全境解放后,隶属皖南区池州专区。[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编辑]
1952年1月30日,贵池县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65年7月,属安徽省池州专区。1980年1月28日,再次属安徽省安庆地区。1988年8月18日,再次属安徽省池州地区。
1988年8月,贵池市成立,为县级市。2000年6月25日,池州地区及贵池市撤消,同时设立地级池州市。新设立的贵池区为池州市中心所在。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行政区划[编辑]
属池州地区时期(1988-2000)[编辑]
池州市成立后[编辑]
下辖11个街道,9个镇和5个类似乡级单位。其中,清溪街道、池州市火车站站前区归属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管辖。
- 街道办事处:池阳街道、秋浦街道、里山街道、江口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风街道、清溪街道。
- 镇:殷汇镇、牛头山镇、涓桥镇、梅街镇、梅村镇、唐田镇、牌楼镇、乌沙镇、棠溪镇。
- 类似乡级单位:安徽贵池工业园、池州市开发区、池州市火车站站前区、前江工业园、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
气候[编辑]
贵池区 (1981–2010)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7.5 (45.5) |
10.0 (50) |
14.6 (58.3) |
21.2 (70.2) |
26.6 (79.9) |
29.4 (84.9) |
32.9 (91.2) |
32.1 (89.8) |
27.8 (82) |
22.6 (72.7) |
16.5 (61.7) |
10.4 (50.7) |
20.97 (69.74) |
平均低温℃(℉) | 0.9 (33.6) |
3.0 (37.4) |
6.8 (44.2) |
12.7 (54.9) |
18.0 (64.4) |
21.9 (71.4) |
25.4 (77.7) |
24.8 (76.6) |
20.5 (68.9) |
14.6 (58.3) |
8.2 (46.8) |
2.6 (36.7) |
13.28 (55.91)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67.8 (2.669) |
79.2 (3.118) |
131.8 (5.189) |
158.5 (6.24) |
165.6 (6.52) |
259.1 (10.201) |
200.3 (7.886) |
135.3 (5.327) |
86.9 (3.421) |
79.4 (3.126) |
74.5 (2.933) |
43.1 (1.697) |
1,481.5 (58.327) |
来源: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MA[5] |
旅游资源[编辑]
注释[编辑]
- ^ 关于汾阳、贵池杏花村之争,新版《辞海》可供研究者去辩析。《辞海》1979年版1257页“杏花村”条目指出,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
参考文献[编辑]
- ^ 胡胜利. 《贵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黄山书社. 2009.08: 8. ISBN 978-7-5461-0502-4 (中文(简体)).
- ^ 胡胜利. 《贵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黄山书社. 2009.08: 27. ISBN 978-7-5461-0502-4 (中文(简体)).
- ^ 胡胜利. 《贵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黄山书社. 2009.08: 27. ISBN 978-7-5461-0502-4 (中文(简体)).
- ^ 胡胜利. 《贵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黄山书社. 2009.08: 28. ISBN 978-7-5461-0502-4 (中文(简体)).
- ^ .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http://www.nmc.cn/publish/forecast/AAH/chizhou.html. [2020-12-06].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胡胜利. 《贵池市志(1988-2000)》. 合肥: 黄山书社. 2009.08: 293–308. ISBN 978-7-5461-0502-4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