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3年美國三軍導彈及無人機命名系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3年美國三軍導彈及無人機命名系統是對於美國生產的軍用導彈火箭無人機的命名規範,由美國國防部建立、並從1963年起在美國軍隊中使用至今。

雖然名中帶有「無人機」的字樣,但隨着技術發展以及運用方式的革新,本規範事實上只在(空氣或太空中飛行的)導彈上應用,甚少用於其它類型的裝備。例如,無人機的編號通常遵守飛機編號系統;而同樣帶有制導系統的魚雷及同樣在空氣中飛行的火箭彈也大多不採用此編號、反而使用武器彈藥的編號系統,甚至不對火箭彈本身編號而對其發射器編號,例如Mk48 魚雷九頭蛇70航空火箭彈

格式

[編輯]

該系統中的編號由如下部分組成:

  1. 發射環境代碼
  2. 任務類型代碼
  3. 本體類型代碼
  4. 流水號(數字序號)
  5. 改進版本號(字母序號)
  6. 名稱

此外,依照研發狀態亦可加上 X(試驗型)或 Y(原型)的前綴,如飛機編號一樣。

示例:

發射環境代碼

[編輯]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可從何處發射。

代碼 含義 說明
A
(Air)
空射 空射型號,由飛行器發射。
B 多種平台陸射 無需大改動即可從不止一種陸上環境中發射。
注意艦射、潛射和空射不在此列。
C
(Coffin / Container)
發射筒發射 在保護性密封環境中水平或低於 45 度角存放,地面發射。
F
Foot soldier
單兵發射 由單人攜行發射。
H 井存陸射 在井中豎直存放,但提升到地面發射。
L
(Land)
地面或井中發射 在固定地點或加固的井中發射。
M
(Mobile)
移動發射 在地面載具或可移動平台上發射。
P
(Platform)
軟性平台發射 不在或不總是在保護性環境中儲存,在地面發射。
「軟性平台」指未專門為發射而進行永久性加固的固定性場地,例如林間臨時開闢的空地。
R 水面艦艇發射 在水面艦艇上發射。
U
(Underwater)
潛射 在潛艇或其它水下載具上發射。

任務類型代碼

[編輯]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預定的用途、或被修改以滿足的用途。

代碼 含義 說明
D
(Decoy)
誘餌 為了迷惑、欺騙或分散敵方防禦力而模仿成真正的攻擊用本體。
E
(Electronic)
電子戰 為了通信、反制、探測輻射、記錄或中繼用。
G
(Ground)
對地 / 水面攻擊 為了摧毀地面或水面目標。
I
(Intercept)
對空截擊 為了攔截空中目標。
Q 無人機(偵察用) 為了偵察或調研目標。
S
(Space)
對太空攻擊 為了摧毀太空目標。
T
(Training)
訓練 為了進行訓練。
U
(Underwater)
對水下攻擊 為了摧毀敵方潛艇等水下目標,或為了在水下引爆。
W
(Weather)
天氣 為了調查、記錄或中繼天氣數據。

本體類型代碼

[編輯]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本身的類型。

代碼 含義 說明
M
(Missile)
導彈 無人、自帶推進動力,帶有遙控或內置飛行路線制導手段。
R
(Rocket)
火箭 自帶推進動力,在發射後不能更改飛行路線。
N 探查用 用於監視並傳輸環境信息,不在(地球)軌道飛行。

目前,除了代表導彈的 M 之外,另外兩個代碼基本上沒有實際應用。

其它國家的類似命名系統

[編輯]

日本為代表的美國盟國也使用類似的命名系統。

蘇聯俄羅斯使用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GRAU)指定的命名系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86年開始,也採用類似的命名系統。

參考資料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