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2019082315HAO JINGYU/沙盒-2 history of globaliration 全球化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 世紀和 20 世紀的全球化之間存在顯着差異。 有兩個主要點可以看出差異。 一點是這個世紀以來的全球貿易以及資本、投資和經濟。

全球貿易

20世紀的全球貿易表現出商業生產貿易比重上升、服務貿易增長以及跨國公司生產和貿易的興起。 與 19 世紀相比,20 世紀商品的生產大大減少。 然而,為商品貿易生產的商品數量卻在增長。 與 19 世紀相比,20 世紀的服務貿易也變得更加重要。 將 19 世紀的全球貿易與 20 世紀的全球貿易區分開來的最後一點是跨國合作的程度。 與19世紀相比,20世紀可以看到跨國合作的「量子飛躍」。 20世紀開始之前,只有證券投資,沒有貿易相關或生產相關的直接投資

自上個世紀以來,商業一體化得到改善,阻礙貿易的壁壘降低,運輸成本降低。已經簽署了多國貿易合同和協議,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歐盟(EU)大力參與消除成員國之間的關稅,以及世界各國貿易組織。從 1890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貿易不穩定一直是個問題,但在戰後時期,主要是經濟擴張導致了穩定。各國必須照顧好自己的產品;他們必須確保外國商品不會扼殺他們的國內產品,從而導致失業,甚至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技術變革降低了運輸成本;今天在各大洲之間運輸貨物只需要幾個小時,而不是 19 世紀的幾周甚至幾個月。

考慮到金融危機,一個關鍵的區別是貨幣制度。在 19 世紀,它發生在金本位制的固定匯率下。但在 20 世紀,它發生在一個有管理的靈活性的制度中。此外,在 19 世紀,各國發展了有效的最後貸款人,但在外圍國家並非如此,那裏的國家遭受了後果。一個世紀後,大多數新興國家都建立了國內安全網,銀行恐慌變成了政府接管無力償債的銀行系統的債務。從銀行業危機中復甦是另一個關鍵區別。與一百年前典型的危機事件相比,它在最近時期往往開始得更早。在 19 世紀,沒有可供新興經濟體使用的國際救援方案。但在最近一段時期,此類救援是全球金融格局的典型組成部分。

流量信息是 19 世紀的一個重要缺點。在 跨大西洋電纜無線電話出現之前,信息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過去需要很長時間。因此,這意味着分析信息非常困難。例如,區分好的和壞的信用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此,信息不對稱在國際投資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鐵路債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很多承包問題。對於在海外工作的公司來說,管理他們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業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投資障礙。匯率風險、貨幣政策不確定等宏觀經濟因素也是國際投資的一大障礙。美國的會計準則在 19 世紀相對落後。英國投資者在將他們的會計實踐轉移到新興市場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全球化的崩潰

[編輯]

「現代全球化」的第一階段在 20 世紀初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崩潰,以歐洲為主導的網絡越來越多地面對「他者」的形象和故事,因此,他們自己承擔了責任。扮演世界普遍法律和道德的守護者的角色。種族主義和不平等的做法也成為他們從世界其他地區尋找材料和資源的做法的一部分。在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 1850 年開始之前,世界貿易的增長是對全球南方直接殖民統治基地的激勵。由於其他歐洲貨幣正在大量流通,因此擁有資源基礎的需求變得勢在必行。[2]小說家VM 葉茨[3]批評全球化的金融力量是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因素。金融力量是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因素似乎要部分負責。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法國在 20 世紀對非洲大部分地區的殖民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對非洲的戰爭沒有明確的目標,這使非洲人處於「迷失」的狀態。與經濟潛力不同的是,非洲的軍事潛力首先得到強調……至少一開始是這樣。法國對法屬非洲軍事潛力的興趣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接受。法國軍隊中的非洲人受到法國人的自卑感。至於殖民統治的經濟動機是在 1917 年,當時法國面臨糧食供應危機。這是在戰爭爆發之後發生的,自 1917 年法國出現肥料和機械短缺以來,法國沒有能力在農業上自給自足。[4]

二戰後:全球化復甦

[編輯]

二戰以來的全球化,部分是政客們計劃打破阻礙貿易的邊界的結果。他們的工作促成了布雷頓森林會議,世界主要政治家就制定國際商業和金融框架達成協議,並成立了幾個旨在監督全球化進程的國際機構。全球化還受到總部設在美國和歐洲的的全球擴跨國公司張以及全球範圍內科學、技術和產品新發展交流的推動,根據大英百科全書[5],當時最重要的發明都起源於西方世界.西方文化的全球輸出通過新的大眾媒體:電影、廣播和電視以及錄製的音樂。國際運輸電信的發展壯大在現代全球化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些機構包括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技術進步促進了全球化,降低了貿易成本,以及貿易談判回合,最初是在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的主持下達成的一系列協議,以取消對自由貿易的限制. 自二戰以來,國際貿易壁壘已通過國際協定(關貿總協定)大大降低。關貿總協定和以關貿總協定為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實施的具體舉措包括:

  • 促進自由貿易:
    • 取消關稅; 建立低關稅或無關稅的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
    • 運輸成本降低,尤其是海運集裝箱化的發展
    • 減少或取消資本管制
    • 減少、取消或統一對當地企業的補貼
    • 為全球企業創造補貼
    • 協調大多數州的知識產權法,但有更多限制
    • 對知識產權限制的超國家承認(例如,中國授予的專利將在美國得到承認)

由通信技術和西方文化產業的全球營銷驅動的文化全球化,起初被理解為同質化的過程,是美國文化以犧牲傳統多樣性為代價的全球統治。然而,一種對比趨勢很快變得明顯,抗議全球化的運動的出現,為捍衛地方獨特性、個性和身份提供了新的動力。[6]

烏拉圭回合(1986 年至 1994 年)[7]促成了一項條約,以創建 WTO 來調解貿易爭端並建立統一的貿易平台。其他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包括歐洲馬斯特里赫條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的部分內容也已簽署,以實現降低關稅和貿易壁壘的目標。

世界出口從 1970 年的 8.5% 上升到 2001 年佔世界總生產總值的 16.2%。[8]

在 1990 年代,低成本通信網絡的發展允許將使用計算機完成的工作轉移到許多工作類型的低工資地點。這包括會計、軟件開發和工程設計。

2000 年代後期,許多工業化國家陷入了深度衰退[9]一些分析人士說,經過多年的經濟一體化,世界正在經歷去全球化的時期。[10][11] 中國最近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12]

批評

[編輯]

一些作者認為,將全球化的開始時間拉長會使這個概念完全失效,對政治分析毫無用處。[13]

外部連結

[編輯]
  1. ^ Michael D. Bordo, Barry Eichengreen, Douglas A. Irwin. Is Globalization Today Really Different than Globalization a Hundred Years Ago?. NBER Working Paper No. 7195. June 1999.
  2. ^ Steger, Manfred.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United Stat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2009. 28–37.
  3. ^ VM Yeates. Winged Victory. Jonathan Cape. London. 1962 pp. 54-55
  4. ^ Andrew, C.M., and A.S. Kanya-Forster. "France, Africa,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19.1 (1978): 11–23. Print.
  5.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s Great Invention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1-05.",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6. ^ Jurgen Osterhammel and Niels P. Petersson. Globalization: a short history. (2005) p. 8
  7. ^ WTO.org,(2009)
  8. ^ World Exports as Percentage of Gross World Product. Global Policy Forum. [11 Nov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July 2008). 
  9. ^ Nouriel Roubini. A Global Breakdown Of The Recession In 2009. Forbes. January 15, 2009. 
  10. ^ A Global Retreat As Economies Dry Up.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5, 2009.
  11. ^ Economic Crisis Poses Threat To Global Stability. NPR. February 18, 2009.
  12. ^ "In Recession, China Solidifies Its Lead in Global Trade".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3, 2009.
  13. ^ See Conversi, Daniele (2010) 'The limits of cultural globalisation?', Journal of Critical Globalisation Studies, 3, pp. 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