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評選/李朝 (越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朝 (越南)[編輯]

李朝 (越南)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129,872位元組)

結果: 符合特色標準, 不符合特色標準 => 核對者
投票期:2012年6月24日 至 2012年7月8日
說明:本條目獲選為優良後再經補充改善,應已達到特色條目的要求。越南李朝這個主題,對越南史、東南亞史、中越關係等範疇的研究,都具有參考價值。現提名參選特色條目,冀能把它介紹給更多的讀者參詳與指正。謝謝。—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6月24日 (日) 12:38 (UTC)[回覆]

支持[編輯]

  1.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6月24日 (日) 12:50 (UTC)[回覆]
  2.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且參考資料足夠。不過請完善最後兩個腳註。--CHEM.is.TRY 2012年6月27日 (三) 08:10 (UTC)[回覆]
    (:)回應:最後兩個腳注作了調整。謝謝。--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7月1日 (日) 11:29 (UTC)[回覆]
  3.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肚子又餓了(留言) 我的遊戲 2012年6月27日 (三) 00:16 (UTC)[回覆]
  4.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相當完整詳細--Huandy618 (留言) 2012年6月27日 (三) 02:32 (UTC)[回覆]
  5.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各方面敘述齊全。--B2322858留言2012年6月28日 (四) 07:15 (UTC)[回覆]
  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上。--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29日 (五) 08:52 (UTC)[回覆]
  7.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寫的很完備。--Jasonzhuocn留言2012年6月29日 (五) 23:49 (UTC)[回覆]
  8.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投下第8票,古文問題已有所改善。--Hans LiLi|Sn|ΔH2012年7月1日 (日) 02:43 (UTC)[回覆]
  9.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好。--玖巧仔留言 2012年7月1日 (日) 15:09 (UTC)[回覆]

反對[編輯]

  1. (-)反對,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2年06月27日 (三) 18:00 (UTC)[回覆]
↑投票者沒有註明理由,所以本票無效,請投票者補充理由。
  1. 確實感覺有點對不住,太吹毛求疵了,但是有幾處很彆扭。一是貨幣一節感覺表格過詳細,給人的感覺應該是一個靠在右側的較小的表格,建議適當分拆。二是「越共學者」(#建築)是否適當?三是自然災害的表格能否不使用強制換行?四是李朝遣使入宋的年份絕對是過度連結了。--達師218372 2012年6月30日 (六) 16:36 (UTC)[回覆]
    (:)回應:貨幣裏的表格按內容作了分拆。自然史表格裏換行的問題亦作了調整。李朝遣使入宋各年份已移去內鏈。至於建築一段裏提到「越共學者」,因正文裏引用到的觀點來自1970年代編成的《越南歷史》,作者群是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沒有人名,但有感該名太長,又不應籠統地用「有學者指出」一類的詞,故稱做「越共學者」以指明由誰提出。謝謝。 --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7月1日 (日) 11:19 (UTC)[回覆]
    (!)意見:咳咳……插插嘴。上面提到的那些「越共學者」,個人認為應該統稱為「北越學者」會比較好,因為「越共」既可以是指由越南共產主義者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和南越的越共游擊隊,也可以是指當時叫做「越南勞動黨」的越南共產黨,這個詞語的意思容易令人混淆。要證明他們全部都是越共黨員,實在是很難。倒不如用「北越」代替「越共」,因為這些學者應該是在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領土從事歷史研究工作。--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記 | 功名記 )2012年7月2日 (一) 14:30 (UTC)[回覆]
    (:)回應:「北越」也可能產生一種錯覺,就是會以為持正文裏所引觀點者,只限於南北越分裂時代的北越人,那是否意味着統一了以後到現在,那個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現改名越南社會科學與人文研究中心)就不再持那個論調呢?或許若要避開各種誤會與問題,就直接叫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更好,只要不怕此名已過時的話。--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7月2日 (一) 20:14 (UTC)[回覆]
    用「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這個詞語我覺得好像有點兒累贅,不過也好,過時不成問題(論點是由「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提出的)。也可以寫成「越共政權的學者」,可以避免詞義混淆(越共學者→越共政權下的學者、越共游擊隊的學者、身為越共黨員的學者)。--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記 | 功名記 )2012年7月4日 (三) 14:20 (UTC)[回覆]
    (:)回應:「越共政權的學者」則分拆得太細了,我們也難以否定當時及後來的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裏,會否已吸納了來自越共政權、南解,以及越共黨員等等的學者為其成員。所以似乎還是用「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較為穩妥,如果讀者不厭其煩的話。─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7月4日 (三) 17:00 (UTC)[回覆]

中立[編輯]

意見[編輯]

  • 古文原文不是每個人都能懂的,應該用現代漢語表達,而古文作為相應的註釋吧。-- 豆腐daveduv寫上海留言 2012年6月25日 (一) 18:25 (UTC)[回覆]
  • 那一句「李朝歷經九代君主,凡217年。」,早在條目參選優良時就想說了,但後來忘記發言。我覺得這句話不適合單為一段,太短,做為結筆,不通。是不是放到第一段之間或是第二段前面要好些?再就是那個越南地圖可以用一張中文版的,畢竟是要特色條目了,凡事做得完美才好,那張地圖也並不詳細。最後一點,為什麼表格中的空白處要填上「/」,是否屬多餘?--玖巧仔留言 2012年6月27日 (三) 01:33 (UTC)[回覆]
    (:)回應:首段的「李朝歷經……217年」那句已修改。越南地圖已更換。表格中的空白處問題亦已修訂。謝謝。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6月30日 (六) 22:21 (UTC)[回覆]
  • 不僅是引用古文很多,正文中古文語法亦甚多,如「太子年紀幼沖,臥朝帝弟弟黎明提、黎明昶起兵爭立」,「愛州(今越南清化省)人叛,太宗親自討平,判罰愛州長官、撫諭其民。」等句,入文言維基亦無不可。同時文章似乎以短句為主,精煉有餘流暢不足。對於普通讀者而言,該條目距離「文章易讀」的要求還差得有點遠。--Hans LiLi|Sn|ΔH2012年6月27日 (三) 06:36 (UTC)[回覆]
    (:)回應:正文中出現古文語法的問題,已把我個人認為確屬不妥的地方修改。引用的古文亦大部份改為現代語體內容,原文移至注腳中,只有小部份經我作過考慮,認為應不太艱深,或希望不影響文意的情況下保留原狀。謝謝。clioherodotus (對話) 2012年6月30日 (六) 22:2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