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嶁碑
外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12月14日) |
岣嶁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峰,故稱「岣嶁碑」。相傳此碑為頌揚夏禹遺蹟,亦被稱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關於岣嶁碑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晉羅含的《湘中記》、趙曄的《吳越春秋》;其後,酈道元《水經注》、徐靈期《南嶽記》、王象之《輿地記勝》均有記述。
2007年,岣嶁碑在失蹤千年之後被重新發現,位于衡山雲峰寺下的望隱橋附近,重約10噸,形狀像一個桃子,高2米,底邊長2.5米。[1][2]但已慘遭村民部分破壞,砸成兩半做了牆基[3]。2010年12月傳有拓本出現[4]。
各地翻刻
[編輯]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嶽時,臨拓全文復刻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峰。明代長沙太守潘鎰於嶽麓山找到此碑,傳拓各地,自此岣嶁碑名聞於世;之後雲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蘇南京棲霞山、河南禹州、陝西西安碑林、浙江紹興、湖北武漢均有翻刻;明代學者楊慎、沈鎰等都有釋文。
-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張素(張碧泉)將《岣嶁碑》文拓片帶回雲南,之後刻於安寧縣城東洛陽山上法華寺石壁,為摩崖石刻;
- 浙江紹興,存於紹興禹廟岣嶁碑亭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紹興知府張明道據嶽麓書院拓本摹勒於此,為碑刻;
- 四川明泉縣(今北川縣禹里羌族鄉)九龍山禹廟碑亭內(1561年立),為碑刻;
- 江蘇南京,位於棲霞山天開岩側,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二月(1609年)吏部左侍郎楊時喬刻於此,為摩崖石刻;
- 明萬曆年間,刻於河南汲縣;
- 清康熙年間毛會建於西安府學及歸德府署先後翻刻禹王碑。
- 嶽麓山禹王碑,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雲麓峰左側石壁,面東而立,屬摩崖石刻,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長沙太守張西銘兼有護碑亭,明崇宗三年(1630年)兵道石維岳重修亭台,增建石欄;清朝康熙年間,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側增有明代刑部劉汝南「夸神禹碑歌」、清代歐陽正煥「大觀」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並增刻「禹碑」額。
內容
[編輯]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個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有人猜測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籙,也有說是道士偽造。
明代楊慎曾撰禹王碑釋文:「承帝日咨,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岳泰衡。宗疏事裒,勞余神。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5]
由於其文字奇特,歷代對其內容看法不一,古代多認為是記錄大禹治水的內容,而近年一些學者則認為「岣嶁碑」並非禹碑。如曹錦炎認為岣嶁碑是戰國時代越國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親越王不壽上南嶽祭山的頌詞。而劉志一則認為岣嶁碑為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所立,內容是歌頌楚莊王滅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勳。
參考
[編輯]註釋
[編輯]- ^ “禹王碑”现身衡山系. 新聞晚報. 2007-07-21 [200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中文(簡體)).
- ^ 南岳衡山“镇山之宝”禹王碑被发现 曾失踪千年. 中國新聞網. 2007-07-21 [200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簡體)).
- ^ 湖南衡山一民宅发现疑似“禹王碑”的石头. 新華網. 2007-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2).
- ^ 四川宣汉现“天书” 传郭沫若研究3年识3字(图). 華西都市報. 201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9) –透過人民網.
- ^ 百年前岳麓山禹王碑曾有麻石拱门 现升级“国保”. 長沙晚報. 2013-06-24 [2015-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透過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