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乞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乞龟闽南特有民间习俗,随着福建闽南移民移居台湾澎湖,成为澎湖的传统文化,盛行于澎湖及澎湖先民移居之南台湾等地。庙宇将于元宵节(上元节)期间,提供平安龟供民众向神明乞求回家,祈愿家人一整年平安顺遂、财运亨通。

起缘

[编辑]

“乞者,乞讨也;者,瑞兽也。”简言之,乞龟的含意就是向神明乞讨祥龟之意。早期农业社会,百姓生活贫困,尤其遇到歉收之年,恰逢年关更加难过。因此,庙宇就会在年关刚过的元宵期间,将库存的糯米面粉五谷米粮作成糕点,印有龟壳寿纹,只要民众向神明请示筊杯,经神明许可,就可以拿取所求之糕点,以渡年关。乞得之人须于来年丰收之时,另做龟纹糕点返还给神明,并予庙宇提供给其他需要度年关的民众乞求[1]。由于乞求的民众为感念神明助难之恩,于返还时多会返还重于去年所乞之糕点来答谢神恩,因此供民众乞求的糕点将会一年一年比一年庞大。

演变

[编辑]

随着时代演进,百姓生活富裕,因此传统龟纹糕点的外观越来越精致化,而后及演变成将糕点塑为乌龟实体的样貌,早期已五谷米粮为食材的面粉龟、糯米龟,也渐渐多样化成精致的面酥龟、花生糖龟、凤片龟等点心龟。而随着工商社会发展,百姓鲜少务农,因此过往以龟还龟的实体返还渐渐变成以价金来返还[2]

然而不变的是,生活困难或事业不顺想转运的民众,仍然可以向庙方乞求平安龟回家,并余乞求时发愿来年返还的心意,等到来年元宵时节,再将发愿心意连同去年所求平安龟本金一并奉还。而有感受到神明庇佑的民众,依然会向神明乞龟,希望来年能够好上加好;然而不同的是,民众多会选择随乞随还、不欠过年,以感念神明先前的庇佑有成,也表示自己并非贪婪妄求之人,希望神明能够再多关照。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澎湖红木埕武圣庙志》,澎湖红木埕武圣庙管理委员会, 1975.5 ,P.21
  2. ^ 《澎湖红木埕武圣庙志》,澎湖红木埕武圣庙管理委员会, 1975.5 ,P.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