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希氏双锯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希氏双锯鱼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鲈型目 incertae sedis
科: 雀鲷科 Pomacentridae
属: 双锯鱼属 Amphiprion
种:
希氏双锯鱼 A. thiellei
二名法
Amphiprion thiellei
Burgess, 1981

希氏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thiellei)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菲律宾宿务岛海域[1],体呈卵圆形且侧扁,身体呈红橙色,有一个白色头条,顶部可能与头盖相连,背鳍和尾基部有两个鞍状斑,背鳍硬棘10-11枚、背鳍软条16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4枚,体长可达4.8公分,栖息在潟湖及外海礁石区,与海葵形成共生互利关系,并且不受宿主带刺触手的影响,为雌雄同体,具有严格的阶级划分,雌鱼最大,繁殖中的雄鱼第二大,并且随着等级下降,雄鱼非繁殖者逐渐变小,如果唯一的繁殖雌性死亡,繁殖的雄鱼将变成雌鱼,而最大的非繁殖者将成为繁殖的雄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可做为观赏鱼。

相似种[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4). Amphiprion thiellei. FishBase. Version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