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营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营里
地图
坐标:23°08′32″N 120°13′12″E / 23.142193°N 120.219974°E / 23.142193; 120.219974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台南市
乡镇市区西港区
政府
 • 里长方隆民[1]
 • 办公处后营里13邻后营270号[1]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7000140005
毗邻金砂里营西里港东里檨林里;麻豆区(安正里、谢厝寮里)[2]

后营里位于台湾台南市西港区东北部,因里内聚落“后营”而得名[3]:589[4]:69[5]。而由于后营聚落人口众多,所以在行政上分成东边的后营与西边的营西两里[3]:589[4]:69[5]

沿革[编辑]

该里在日治时期属于西港庄大字后营,二次大战后因后营人口众多,以庄庙普护宫前道路为界,将东边划为“后营村”[3]:589[4]:69[5]。2010年12月25日,因台南县市合并升格,改为后营里。

聚落与地名[编辑]

后营里境内只有后营一个聚落[3]:589[4]:69[5]。后营地名的由来,据说与明郑时期的屯垦制度有关[3]:589[4]:69[5]。据说当时屯垦的北路军队之后援部队于此地屯垦,故称后营[3]:589[4]:69。另外又有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人(今金门县)蔡应科[注 1]随郑军到此开垦,传有五房,其中以四房人口最多[3]:589[4]:70、71[5]。这五房各成一个角头,再加上新厝、水沟(仔)、竹围(仔)、巷仔、社尾(仔)五个角头,便是普护宫的十角头[3]:589[4]:70、71[5]

宗教信仰[编辑]

该里以后营普护宫为信仰中心,过去麻豆公学校后营分校(今后营国小)创立之初曾借用普护宫为校舍[3]:589、590[4]:71[5]

注释[编辑]

  1. ^ 蔡应科,字士京,后人称“士京公”,出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4]:71。据蔡家后裔的说法,士京公因未能和名字“应科”一样中举感到遗憾,而儿辈忙于农务,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孙辈上[4]:71。而后来一门15孙有9人中举,士京公因此被尊称为“旗竿祖”[4]:71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後營里. 西港区公所.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2. ^ 西港區. 台南市里邻编组及调整专区. 台南市政府.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12. ISBN 957-01-2593-4.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国立中正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台湾历史组. 《珍藏西港 常民文化卷》. 台南县西港乡公所. 2005-11. ISBN 986-00-2613-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黄文博. 《南瀛地名誌 【北門區卷】》.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5: 页319─320. ISBN 957-0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