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嵩
外观
林嵩(848年—944年),字降臣。长溪赤岸(今福建省霞浦县)人,一说为长乐县人(今福州市长乐区[1])。
林嵩 | |
---|---|
字 | 降臣[2] |
出生 | 公元848年 大唐长溪县赤岸 |
逝世 | 公元944年(96岁) 闽国长溪县牙城梨溪 |
国籍 | 大唐 |
子女 | 子:林揆 |
出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乾符二年(875年),郑合敬榜进士及第。[3]为秘书省正字。黄巢占领长安后(881年),辞官归闽,乾符六年游太姥山(今属福建福鼎),中和四年(884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聘为团练巡检官,转度支使,[4]加监察御史。[5]收复长安后,召为《毛诗》博士,官至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县)刺史。[6]以辞赋著名,[7]有诗、赋各一卷,[8]皆佚。乾符年间诗人周朴为黄巢所杀,林嵩与僧人栖浩收集周朴遗诗百余首,编成二卷,林嵩亲为序,[9]成语“脍炙人口”即典故自林嵩《周朴诗集序》。[10]文德元年尚在世。[11]后再次辞官归隐,先隐居于岱村(今属霞浦县水门乡),后迁居梨溪畔(今属牙城镇)。闽景宗永隆六年(今944年)逝世,享年96岁。《全唐诗》卷六九存其诗一首,《全唐文》卷八二九收其文二篇。有子林揆。[12]
注释
[编辑]- ^ 《唐才子传》卷九
- ^ 《新唐书》卷六〇《艺文志》四“别集类”著录其集,云:“嵩字降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人物》门《科名进士》条云:“林嵩字降神”。
- ^ 《新唐书·艺文志四》谓嵩“乾符进士第”;又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云:“唐僖宗乾符二年,礼部侍郎崔沆下进士三十二人,郑合敬第一。”
- ^ 《福建通志·文苑传》卷一载嵩及第后,“明年归省,极为观察使李晦(按,晦字应改诲)所重,寻召除秘书省正字。……值黄巢之乱,遂东归。观察使辟为团练巡检官,转度支使,秉公赞理,举贤良,脾政化。虽在军旅,不忘俎豆之事”;又《唐方镇年表》卷六载乾符六年初至中和四年的福建镇帅为郑镒。《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六载陈岩迫使郑镒“表岩自代,以岩为福建观察使”。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地理·子城》记载:“文德元年,陈岩复修。《岩传》云‘恢其形势,甃以砖石。’旧有观察支使林嵩为《重修子城记》,在作院内。”,底本作“观察支使林嵩”,崇抄作“观察使”,误。
- ^ 黄滔有《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云:“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唐黄御史公集》卷三》)
- ^ 《福建通志》、《全唐诗》均载: “后除毛诗博士,官至金州刺史。”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记嵩“终全州刺史”,似误。
- ^ 《唐摭言》卷八云嵩“以辞赋著名”;《福建通志·林嵩传》云:“初嵩工词赋,宏丽侈靡,其要归于风赋。见《唐书•艺文志》。才誉与公乘亿相高,功名之士,翕然慕之。”
- ^ 《新唐书》卷六〇《艺文志》四别集类载《林嵩赋》一卷,《宋史》卷二《艺文志》七则著录《林嵩诗》一卷。
- ^ 《全唐文》卷八二九录林嵩《周朴诗集序》云:“僧栖(按,栖字应改栖)浩,高人也。与先生善,捃拾先生遗文,得诗一百首。中和二年冬十月,携来访余。且惊且喜,余欲先生之文与方干齐,集毕遂为之序。”
- ^ 林嵩《周朴诗集序》云:“先生名朴,字见素。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
- ^ 林嵩撰《重修子城记》在文德元年(888年),文德年号仅一年,可知林嵩终官金州刺史,远超过此年。
- ^ 《福建通志》云:“子揆,令顺昌,遂家焉。揆子保,团练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