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遗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桥遗址,是一位在台湾台南市新市区大营里的考古遗址。其部分出土遗物现展示于“隆田考古展示室”[1]

简介[编辑]

2000年代台南县政府决定开发公滞十一滞洪池,影响石桥遗址之保存;有关当局于是召开遗址探勘讨论会,决议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相关规定,办理石桥遗址考古抢救计划。随后,遗址受滞洪池工程影响部分于2006年10月委托国立台湾大学考古队进行抢救发掘。抢救发掘面积约15,000平方米,出土考古遗物有多种陶器石器铁器骨器玻璃及多种动植物生态遗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2],还有200多具人骨、墓葬,及许多灰坑水井等。

该遗址出土遗物经初步推测分属大湖文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茑松文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茑松类型;其中,大湖文化的遗留较少,但有不少具特色之黑陶瓮棺[3][4][5],茑松文化分布较广,遗留也较丰富,主要以红色陶器为代表。[6]

大多墓葬普遍朝北,且位置相近者排列相当整齐,又有不少完整陪葬品。部分人骨个体有牙齿遭拔除之现象[7]

灰坑内有大量红烧土及富含有机质深色土壤,从中可筛选出各种植物种子等生态遗留[2][8]

参考资料[编辑]

  1. ^ 農村風情網 - 社區景點 - 隆田考古展示室. rural.swcb.gov.tw.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彭佳鸿. 從植物遺留談古環境重建與植物利用: 以台南縣石橋遺址之蔦松文化為例.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2010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中文). 
  3. ^ 陈有贝. 南科特定區石橋遺址甕棺整理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2010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中文). 
  4. ^ 陈有贝等. 南科特定區石橋遺址甕棺整理研究暨影像紀錄.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2008年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5. ^ 杨宏政; Yang, Hung-Cheng. 石橋遺址甕棺葬研究. 2011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6. ^ 陈俊廷. 石橋遺址蔦松文化陶器編年. 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学位论文. 2013-01-01 [2020-01-02]. doi:10.6342/NTU.2013.017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7. ^ 邱鸿霖. 台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的社會意義研究:以鐵器時代石橋遺址蔦松文化為例. 考古人类学刊. 2010-12-01, (73) [2020-01-02]. ISSN 0077-5843. doi:10.6152/jaa.2010.12.0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8. ^ 黄琼谊; Huang, Chiung-Yi. 台南縣石橋遺址坑狀遺跡的討論與研究. 2009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