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强台风妮妲 (2004年)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强台风妮妲(丁多)
Typhoon Nida (Dindo)
台风(日本
五级超级台风(美国
5月16日,接近最高强度的强台风妮妲
形成2004年5月13日
消散2004年5月22日
2004年5月21日起转变成温带气旋
最高风速10分钟持续 175公里/小时(110英里/小时)
1分钟持续 260公里/小时(160英里/小时)
最低气压935百帕毫巴);27.61英寸汞柱
死亡直接造成31人死亡
损失$130万(2004年美元
影响地区菲律宾日本
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强台风妮妲(英语:Typhoon Nida),在菲律宾被称为台风丁多,是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四个热带气旋和第二个获命名的风暴[1]。妮妲是2004年台风季的第二个超级台风,达到风力时速260公里(一分钟平均)的最高强度。风暴在菲律宾东南方形成,随后向西北移动并增强。台风掠过菲律宾东部,导致整个菲律宾群岛出现大雨。妮妲后来向东北加速,在转变成温带气旋的同时掠过日本以东海域。妮妲合共造成130万(2004年美元)的损失,亦导致31人死亡。

发展经过

[编辑]
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强度绘制的风暴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62 km/h)
  热带风暴(63–118 km/h)
  一级(119–153 km/h)
  二级(154–177 km/h)
  三级(178–208 km/h)
  四级(209–251 km/h)
  五级(≥252 km/h)
  未知

5月12日,一个持续有雷暴发展的区域在帕劳西南约350公里的季候风槽内形成。卫星图像显示出一个弱低层环流。最初,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预测风暴不会增强。翌日,预报员观察到风暴正在增强,并将系统升级至热带低压标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的预报员将风暴命名为热带低压丁多(Dindo[2]

在形成时,该低气压位于帕劳以东310公里处,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快速散射仪英语Quickscat卫星图像显示,低气压的风速接近每小时46公里并且还在上升。卫星图像后来显示,低层环流内正在组织深层对流。5月14日早上,低气压迅速增强成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JMA)将其命名为妮妲。风暴仍在增强,当晚较后时间风暴转向西北移动,达到台风标准[2]。强台风妮妲以每小时11公里的速度转向西北偏西移动,达到风力时速185公里(一分钟平均,下同),相当于三级飓风标准。5月16日,妮妲达到超级台风标准,风速达到达到每小时266公里。在最高强度,其最强风力从中心向外延伸56公里。卫星图像显示,风暴形成一个直径40公里的清晰风眼。5月17日,妮妲的中心穿越菲律宾卡坦端内斯[2]

登陆后,妮妲有所减弱,然后转向更北并减速。再次进入西太平洋较温暖的水域,妮妲的风速重新增强至每小时250公里。5月18日晚上,台风开始减弱。红外线卫星图像显示风眼被高层卷层云遮敝,表示台风正在减弱。随着妮妲继续转向东北移动,眼壁结构明显变得混乱[2]。妮妲加速向东北移动,其最大持续风速降至每小时148公里。与日本上空的高层低压系统相互作用,台风形状显著拉长。当中心经过日本东京以南约467公里时,妮妲跌破台风标准。到5月21日,妮妲转变成温带气旋。妮妲在北日本东北方减弱时日本气象厅继续追踪其残留[2]

防灾措施及影响

[编辑]
2004年5月17日,强台风妮妲的热带降雨观测计划英语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图像

菲律宾,当局开放避难中心并容纳2,986人。渡轮运营因台风逼近而取消,令15,057名乘客滞留[2]。在台湾,因应预报模型预测台风吹袭台湾的可能性很高,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预报员发布台风警告。总统陈水扁的就职典礼准备工作受警告影响而中断[3]

在菲律宾,卡坦端内斯岛比拉克英语Virac, Catanduane在当地时间5月17日早上6时的测得每小时190公里的风速。当地气压下降到965毫巴(28.5英寸汞柱[4]。台风带来的建筑物破坏非常严重,破坏或完全摧毁700-4,000多所房屋,导致11,000人流离失所。妮妲在新怡诗夏省吉姆巴英语Guimba产生龙卷风,造成中度破坏。风暴过后,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宣布八个省进入紧急状态

妮妲在菲律宾东部产生强降雨。据报导,欧姆鲍(Ombao)的降雨量高达270毫米,而那牙市的降雨量为150毫米。菲律宾其他地区的降雨量介乎104毫米至372毫米[2][4]。在妮妲登陆时,报告了31人丧生(20人确认死亡,11人下落不明)。在卡莫特斯群岛,一艘渡轮在风暴中沉没,九人溺水身亡,五人被宣布失踪。在海上的其他地方,13名船员在他们的船于吕宋附近搁浅时获救[5]。台风合计在菲律宾东部共造成130万美元的损失[6]

在日本,妮妲外围雨带产生的暴雨在福岛县引发淹水和山泥倾泻。几条高速公路由于水位上升或瓦砾被关闭,一些房屋也被淹没[7]。在茨城县水户市,电线被强风吹倒,导致360户家庭断电。市内一段长10米的高速公路亦发生坍塌[8]。除了妮妲造成的建筑物损坏外,在其靠近过程中造成的恶劣天气条件导致日本空中通勤取消几个航班[9]。在冲绳县南大东岛,由世界气象组织营运的气象站测得时速115公里的阵风及972毫巴(28.7英寸汞柱)的气压。该站的总降雨量为32毫米,最高为71毫米。并无指妮妲在该国造成损失的报告[2]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Unisys. 2004 Hurricane/Tropical Data for Western Pacific. 2008-10-09 [201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Gary Padgett. May 2004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Australia Severe Weather via the Internet Wayback Machine. December 2004 [201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Fang-Ching Chien; Ben Jong-Dao Jou; Pay-Liam Lin & Jing-Shan Hong. A Real-time MM5/WRF Forecasting system in Taiwan (PDF). 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2004-05-28 [2006-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5-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J. F. P. Galvin. Typhoon Nida and its effects in the Philippines. Weather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March 2005, 60 (3): 72–73. Bibcode:2005Wthr...60...71G. doi:10.1256/wea.146.04可免费查阅. 
  5. ^ Sun Star (2004-05-19). Bicol, 2 Visayas provinces declared calamity are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RL Retrieved on 2006-09-28
  6.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4-05-20). Nida's impact on the Philippi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United Nations Retrieved on 2006-09-27.
  7. ^ Fukushima Prefecture Damage Report for Typhoon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2004 [201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9) (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Mito, Ibaraki Damage Report for Typhoon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2004 [2010-04-17] (日语). 
  9. ^ Kagoshima Prefecture Damage Report for Typhoon Nida.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2004 [201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9) (日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