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之门站
黄金之门 Золотi ворота | |||||
---|---|---|---|---|---|
位置 | 乌克兰 基辅 舍甫琴科区弗拉基米尔街42号[1] | ||||
地理坐标 | 50°26′54″N 30°30′48″E / 50.44833°N 30.51333°E | ||||
车站类别 | 基辅地铁车站 | ||||
拥有者 | 基辅客运公司 | ||||
途经线路 | 锡雷茨-佩切拉线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深层支柱车站 | ||||
深度 | 96.5米(317呎)[2] | ||||
车站层数 | 1层 | ||||
换乘方式 | 剧院站 ( 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 | ||||
建筑设计 | 鲍里斯·哲哲林及瓦迪姆·哲哲林父子 米科拉·扎里科夫 | ||||
月台 | 1个岛式站台 | ||||
股道 | 2条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89年12月31日[3] | ||||
营运信息 | |||||
乘客数量 (2008年) | 20,000人次(日均)[3] | ||||
|
黄金之门站(乌克兰语: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罗马化:Zoloti vorota (ⓘ)),是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地铁车站,是基辅地铁路网的第29座车站[2],自1989年12月31日地铁希列兹-佩切拉线第一期路段通车起启用。本站站名取自车站附近的同名名胜——黄金之门,并可与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的剧院站进行转乘[3]。
黄金之门站的原始设计规划为当时各地铁站典型的实用性简洁结构,但在基辅市首席建筑师米科拉·扎里科夫致力之下遭到扬弃,改采他本人及鲍里斯·哲哲林、瓦迪姆·哲哲林父子所提倡的基辅罗斯宗教建筑类似风格[4][5],由于车站兴建时的乌克兰归属世俗化的苏联统治,使此种设计变得更具风险。瓦迪姆·哲哲林、扎里科夫及本站其他的艺术家、建筑师在1991年时,均因功获颁乌克兰国家建筑领域奖项[6]。
黄金之门站的特色包括80帧描绘基辅罗斯历史的独特马赛克作品及图像,基辅市文化资产局在2011年将这些地铁马赛克艺术列为“新发现文化资产物”[7]。本站也被视为欧洲最耀眼的地铁站之一[5][8],于2013年入围英国《每日电讯报》所列的名单中[4][9]。
兴建
[编辑]黄金之门站所属的希列兹-佩切拉线在初始规划阶段时,将一座名为“共产国际街”(现西蒙·彼得留拉街)的车站安排为该线与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的交汇站,与后者的大学站连通。不过大学站中央大堂过短、不足以容纳转乘站面临的庞大客流量,故将设站位置移动了几个街区,以与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拟增的新站——剧院站契合。剧院站位于大学站和赫雷夏蒂克站间,与尚未通车的黄金之门站构成一个转乘点[10]。尽管共产国际街站未曾兴建,其建筑设计却保留了下来,并在剧院站增设时继续沿用[10]。
1983年2月23日,作为基辅地铁第3条线的希列兹-佩切拉线正式开工[10],预定通车日为1986年[10],但却碍于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而延宕至1989年开通[10]。该年12月31日,黄金之门站和体育宫站、梅契尼可夫站(现克洛夫站)一起启用,希列兹-佩切拉线最早营运的路段即由此三站组成[11]。
由于本站的入口位于坡上,因此设置了两座分离的电扶梯隧道,并透过一座地下站内廊道相连[10]。上段隧道长达35米(115呎),而下段隧道则长及56米(184呎)。连通廊道与基辅地铁系统上的其他车站采用相同工法施作:先在地面上制成,然后才降至地底下的最终位置[10]。廊道为一座20米(66呎)高的单体圆顶,直径与高度相仿[10]。
廊道的安置作业于1987年11月展开,1988年完成,以每天半公尺的速度下降。由于施工之处位于水分饱和的土壤地带,因此需要建造200座冻结井来使其得以降至适当位置。除此之外,为了腾出空间给廊道使用,还需要移除多达250平方米(300平方码)的岩石[10]。当廊道设置完毕之后,下段电扶梯隧道的工事遂开始进行,但肇因于水文地质条件之严苛,该段隧道至车站开幕时仍未完工,至1990年5月1日之前,都只能从剧院站的转乘通道进入本站[10]。
黄金之门站通车后,充当了数年的希列兹-佩切拉线北端终点站[10],直至1966年该线从本站开始北延的新路段竣工,直抵卢基扬尼夫卡站为止[11]。黄金之门与该站间尚有一座1990年代末所建的中途站——利沃夫门站,但迟未通车,至2012年时又因为施工困难而再度后延[12]。
设计
[编辑]黄金之门站在工程角度上属于深层支柱车站,深达地下96.5米(317呎)[2],由三座拱形的大堂组成,包括中央大堂和两条侧厅,中间由一排柱子隔开[3]。中央大堂经由两座电扶梯隧道通往本站唯一的地面廊道[3],而两段扶梯之间则因车站所处位置过深,而需要在中间另设一座廊道,此种设计近似于基辅地铁奥博隆-特列姆基线上的独立广场站[10]。
本站的格局由俄罗斯国家地铁交通设计院的莫斯科建筑师团队操刀设计;他们的设计极其地实用取向,类似同时代其他地铁站的建筑[4][5]。但原始设计在当时该国发生的社会经济变迁下遭到摒弃,因其对一座位处历史意义丰富地段的地铁站而言,被认为“过度平庸”[10]。
为了替车站创造新的设计,基辅首席建筑师米科拉·扎里科夫找上了瓦迪姆·哲哲林[5],后者则获得其父鲍里斯·哲哲林的帮助来将设计完成[10]。瓦季姆·哲哲林先前参与过基辅列夫·托尔斯泰广场(现乌克兰英雄广场)和同名地铁站(现乌克兰英雄广场站)的重建工作,而曾获乌克兰杰出建筑师奖的鲍里斯·哲哲林则曾负责重建附近的国立乌克兰歌剧院[10]。担当地下廊道设计勤务的阿纳托利·克鲁辛斯基、塔玛拉·采里科夫西卡和费迪尔·扎连巴等建筑师也从旁支援三人[3][13]。
正当设计重新制定之时,本站原本的实用性设计仍在持续进行兴建[10]。新版设计以基辅罗斯的圣殿建筑为蓝本,在站内四处布设独特的马赛克。中央大堂进行了加高,而原版设计中的塔门也由更低的柱子取代,最后再加上白色大理石和消光处理[14]。另一项特色在于,站内的白色天花板上由数道条状马赛克带横贯、划分,侧边也以砖块填补,经赫雷霍里·科林和弗拉基米尔·费季科两位艺术家之手完成[13]。
车站内部以青铜制双层枝形吊灯作为照明设备,以12种支承著蜡烛状灯泡的相异灯组为特点。这些设备经斯塔尼斯拉夫·阿达缅科和玛丽亚·拉尔科设计[10],安装在马赛克带之间[14]。车站大堂及地下走廊中也有类似的灯具,但明显小于主吊灯。新版修正计划中还曾打算引入金色的钴玻璃来覆盖天花板,但却因成本高昂为由而遭拒[10],地板则以灰色花岗岩砌成[15]。
马赛克艺术
[编辑]黄金之门站以大量独特的马赛克装饰作为特色,由科林、费季科两人操刀[13]。站内的大型马赛克作品共计80项,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全站,描绘基辅罗斯的历史[2][3][14]。据两名艺术家与本站主管建筑师瓦季姆·哲哲林决定,用于车站装饰的马赛克作品,其所富有的历史意义要追溯至蒙古征服罗斯的时代[10]。科林完成了车站两端和大型拱顶上的马赛克,而费季科负责的部分则是基辅罗斯相关的特点图案,和梁柱间规模较小的拱顶[10]。
本站的大堂各端及两座电扶梯隧道内共设有4帧大型的马赛克镶嵌画。在通往市区的出口旁,马赛克所绘的人物是基辅城的主保圣人米迦勒,车站的最末端绘有圣乔治的图像,象征设站当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靠近电扶梯的车站末端壁体上,则含有乌克兰民族主义口号“荣耀归于乌克兰”(СЛАВА УКРАЇНІ)的字样[16][注 1]。
本站一大部分的马赛克旨在描述历任基辅罗斯大公,当中共绘出了27人。每幅马赛克作品均加入了大公的任期和姓名[1]:
除此之外,站内尚有9座马赛克描绘出其他数名基辅罗斯时代的重要人士,包括圣安多尼、圣戴沃多塞、安娜、圣西拉里奥、阿加彼特、阿里匹优斯、编年史家德涅斯特、彼得·米洛尼格和西尔维斯特[1]。另8项马赛克作品以基辅的古罗斯时代教堂为题材,包括什一教堂、圣索菲亚主教座堂、艾琳大教堂、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救世主教堂、圣母安息大教堂、皮罗赫契圣母堂和圣西里尔修道院[1]。剩下的32份马赛克作品则画上东斯拉夫神话中的斯玛格尔神兽,通常描绘成有长翅膀的狮或犬[10]。
营运情况
[编辑]黄金之门站仅有两座出口通往地面街道,一座位处弗拉基米尔街,另一座则建于黄金之门旁的通路上,两者均在黄金之门和国立歌剧院附近的市中心与一座廊道相连。截至2008年[update],本站的日均进出人次约达2万人[3],每天均从早晨5时39分营业至午夜0时6分,而通往剧院站的转乘地下道则在早晨5时45分及午夜0时32分之间开放[18]。站内的电扶梯共有6座,上下两段的通道各由2座运转用扶梯和1座备用扶梯组成[10]。
从黄金之门站前往西北端终点希列兹站的车程约需9分5秒,而通往东南端终点红农庄站的车程则达30分55秒[19]。列车班距依全日不同时段而异,但一般而言,双向各约2分至13分钟一班车[19]。本站的早晨首班东行列车于5时48分发车,西行列车则于6时1分开出[19]。夜间的东、西行末班车则分别于半夜0时15分、0时30分离站[19]。
整个基辅地铁系统实施各站相同的付费方式:均可使用塑胶代币、临时性纸制免触碰卡和塑胶制免触碰储值卡[20]。2015年6月起,黄金之门站增配了万事达卡免触碰付费服务“Paypass”的功能,成为基辅最早应用本项科技的17座地铁站之一,也让基辅地铁成为全球第5座采纳该科技的地铁系统[21]。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Київське метро 1: станция 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 Киевский словарь. [201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乌克兰语).
- ^ 2.0 2.1 2.2 2.3 Київський метрополітен. Станція «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 Первое экскурсионное бюро.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乌克兰语).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 Київський метрополітен. 2008-10-24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乌克兰语).
- ^ 4.0 4.1 4.2 Станцію «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 визнали однією з найгарніших у Європі (фото).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 2013-01-10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乌克兰语).
- ^ 5.0 5.1 5.2 5.3 Желязо, Елена. Во время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го открытия станции метро «золотые ворота» в киеве все присутствующие гости неожиданно… Запели. 事实与评论报. 2001-01-20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俄语).
- ^ Про присудження Державних премій України по архітектурі 1991 року (乌克兰政府), 1991-12-30 [2016-09-01], 394-91-п,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0)
- ^ нформаційний зведений перелік об'єктів культурної спадщини Шевченківського району (Станом на 1.01. 2015) (PDF). Управління охорони культурної спадщини: p. 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 Топ-15 найкрасивіших станцій метро світу. 乌克兰真理报. 2011-11-23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乌克兰语).
- ^ Zoloti Vorota metro station in Kyiv included in list of most impressive stations in Europe. 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 基辅邮报. 2013-01-11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英语).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Тоцкий, Олег. Метро, которого нет: "Золотые ворота". LiveJournal.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8) (俄语).
- ^ 11.0 11.1 Сирецько-Печерська лінія. Київський метрополітен.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0) (乌克兰语).
- ^ Constructing Lvivska Brama subway station in Kyiv delayed two years. 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 基辅邮报. 2012-05-07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英语).
- ^ 13.0 13.1 13.2 13.3 14 станцій київського метро з елементами етнодизайну. Рукотвори .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乌克兰语).
- ^ 14.0 14.1 14.2 14.3 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 "Золотые ворота" вошла в число красивейших в Европе. 镜报. 2013-01-10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俄语).
- ^ Ukrainian Subway Station Rated One of World’s Most Beautiful. Prime Excursion Bureau.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英语).
- ^ Слава Украине в киевском метро. Metropolis.kiev.ua.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俄语).
- ^ "Найісторичніша" станція київського метро потрапила в топ-20 Європи. ФОТО. Історична правда. 乌克兰真理报. 2013-01-10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乌克兰语).
- ^ Режим роботи станцій та пересадочних вузлів. 基辅地铁. [201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乌克兰语).
- ^ 19.0 19.1 19.2 19.3 Розклад руху поїздів. 基辅地铁. [201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乌克兰语).
- ^ Оплата проїзду. 基辅地铁. [201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8) (乌克兰语).
- ^ На 17 станціях метро Києва тепер можна розрахуватися карткою MasterCard. 乌克兰真理报.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0).
外部链接
[编辑]- 黃金之門. 基辅地铁官方网站.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乌克兰语).
- 「黃金之門」車站. 基辅地铁(非官方俄版网站).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俄语).
- 不存在的地鐵:「黃金之門」. LiveJournal.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8)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