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黑猴 (电影)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猴
Loetoeng Kasaroeng
基本资料
导演L·希尔多普印度尼西亚语L. Heuveldorp
监制L·希尔多普[*]
编剧G·克鲁格尔[*]
原著失落的黑猴[*]
摄影G·克鲁格尔斯英语G. Krugers
制片商爪哇电影公司(Java Film)
片长60分钟
产地 荷属东印度
语言默片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1926年12月31日 (1926-12-31)

黑猴》(印尼语Loetoeng Kasaroeng)是一部上映于1926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奇幻默片电影,由L·希尔多普印度尼西亚语L. Heuveldorp导演并制作。这部电影改编自巽他民间故事《失落的黑猴英语Lutung Kasarung》,由贵族阶级的孩子们主演,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孩爱上了一只神奇的乌叶猴的故事。这是荷属东印度第一部剧情片,也是第一部由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s演员出演的电影。尽管具体细节不得而知,这部电影的技术与票房均被认为不佳。《黑猴》可能已经散失

情节

[编辑]

普巴拉朗(Purbararang)和普巴萨里(Purbasari)是一对相互竞争的姐妹。姐姐普巴拉朗的男友因陀罗阇耶(Indrajaya)是一个英俊的人,而妹妹普巴萨里的情人是一只名为古鲁·米南(Guru Minang)的乌叶猴。普巴拉朗因此嘲笑普巴萨里。然而,女孩们发现古鲁·米南实际上是一个比因陀罗阇耶更英俊的神[1]

制作

[编辑]

1900年,荷属东印度首次进行了电影放映[2]。在随后的20年中,该地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国外电影,并在全境放映[3]。荷属东印度地区的纪录片生产始于1911年[4],但无法与进口作品竞争[3]。1923年,中东电影公司(Middle East Film Co.)牵头进行本地剧情长片制作,但该工作并未完成[5]

宣传片剧照中有一位演员穿着戏服

在进口作品的压力下,曾制作过纪录片《原住民鳄鱼猎人》(Inlanders op de Krokodillenjacht)的爪哇电影公司(Java Film)在1926年选择制作一部基于巽他族民间故事《失落的黑猴》的影片。该公司的所有者L·希尔多普担任导演和制片人,而研究室负责人G·克鲁格尔斯负责摄影和处理[6][7]。尽管希尔多普曾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有关两人背景的资料很少[8]

该电影的演员完全是在学校校长加达布拉达(Kartabrata)的配合下,从贵族阶层中选取的[7],其中有原万隆县令威拉纳达库苏玛五世英语Raden Adipati Aria Muharam Wiranatakusumah的孩子[1]。威拉纳达库苏玛五世资助了这部电影,来推广巽他人的文化[9]。在这之前他曾将故事改编为舞台剧[10]。国防部为该电影提供了进一步的补贴,并捐赠了卡车以简化拍摄[11]

拍摄于1926年8月开始[7]。工作人员为拍摄几个山洞中的场景,特意在加朗山(Karang Hill)开挖了一个山洞。希尔多普无法让演员们认真表演,于是按照他们的意愿拍摄了几个场景,然后向他们展示结果。在意识到表演令人失望之后,演员们开始服从导演。之后,他们开始对每个场景进行至少两次的排练,加达布拉达站在摄影师后面并对演员们进行指导[11]

发行和反响

[编辑]

这部电影于1926年12月31日在万隆的东方剧院和埃利塔剧院上映[1][11]。这是印尼第一部国产电影,也是第一部采用土著演员制作的电影[12][13]荷兰语马来语出版物均刊登了该电影的广告。现场有巽他甘美兰表演提供音乐[14]。这部电影仅放映一周,之后被好莱坞影片所取代[11]。尽管该电影的票房没有记录,但被认为不佳[15]

有署名“万隆人”(Bandoenger)的作者在《全景》杂志上评论称,与进口影片相比,该影片的技术质量较差,这表明该片制作资金不足。审查指出,有些演员并未得到报酬[14][16]。印度尼西亚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写道,由于巽他人的文化和舞蹈对其他族群,特别是爪哇人来说不那么有趣,因此在东爪哇以外的地区,这部电影会受到冷落[14]。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电影研究讲师威廉·范·德·海德(William van der Heide)指出,欧洲电影摄制者倾向于将原住民描绘成原始人,这也可能导致票房不佳[13]

后续影响

[编辑]

尽管后续没有希尔多普参与故事片制作的记录[8],G·克鲁格尔斯仍在导演多部电影,包括发行于1931年的该地区第一部有声电影捕蛙人卡纳迪》,然后于1936年离开该国[1]。至少有一名演员乌玛(Oemar)在出演《黑猴》后继续出演了其他电影[17]。原故事《失落的黑猴》分别于1952年和1983年再次被改编为电影[1]

《黑猴》发行后,东印度群岛境内电影开始大量涌现。第二部本地作品《安斯·阿琪》发行于1927年,由G.克鲁格尔斯导演,并得到了广泛的发行[12]。随着1928年《爪哇的茉莉花》(Lily van Java)的发行,华人开始涉足这一行业。1940年时,本地导演已经相当普遍[18]。然而,印尼人认为真正的第一部电影是1949年荷兰承认印尼独立后[19],1950年乌斯玛尔·伊斯迈耳英语Usmar Ismail 导演的《血与誓》(Darah dan Doa[20][21]

《黑猴》可能是一部散失电影。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 (Karl G. Heider)写道,所有1950年之前发行的印尼电影都已散失[22]。但实际上,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收录了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使之得以流传。而比兰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并使之留存至今[23]

参考文献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Konfidan Foundation.
  2. ^ Biran 2009,第2页.
  3. ^ 3.0 3.1 Biran 2009,第33–35页.
  4. ^ Biran 2009,第53页.
  5. ^ Biran 2009,第57页.
  6. ^ Biran 2009.
  7. ^ 7.0 7.1 7.2 Biran 2009,第60–61页.
  8. ^ 8.0 8.1 Said 1982,第6页.
  9. ^ Biran 2009,第63页.
  10. ^ Setiawati 2012, Sundanese Tale.
  11. ^ 11.0 11.1 11.2 11.3 Biran 2009,第66–68页.
  12. ^ 12.0 12.1 Biran 2009,第73页.
  13. ^ 13.0 13.1 van der Heide 2002,第127页.
  14. ^ 14.0 14.1 14.2 Biran 2009,第69页.
  15. ^ Biran 2009,第72页.
  16. ^ Said 1982,第16页.
  17. ^ Biran 2009,第115页.
  18. ^ Biran 2009,第379–381页.
  19. ^ Kahin 1952,第445页.
  20. ^ Biran 2009,第45页.
  21. ^ Sabarini 2008, National Film Day.
  22. ^ Heider 1991.
  23. ^ Biran 2009,第351页.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