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E
此条目翻译自其他语言维基百科,需要相关领域的编者协助校对翻译。 |
CRIME(英语:Compression Ratio Info-leak Made Easy,意思为:压缩率使资讯容易泄露)是一种可攻击安全隐患(Exploit),通过它可窃取启用数据压缩特性的HTTPS或SPDY协议传输的私密Web Cookie。[1][2]在成功解读身份验证Cookie后,攻击者可以实行会话劫持和发动进一步攻击。CRIME被分配为CVE-2012-4929。[3]
细节
[编辑]此漏洞立足于选择明文攻击配合数据压缩无意间造成的资讯泄露,类似密码学家John Kelsey在2002年所述的方式。[4]它依赖于攻击者能观察浏览器发送的密文的大小,并在同时诱导浏览器发起多个精心设计的到目标网站的连接。攻击者会观察已压缩请求载荷的大小,其中包括两个浏览器只发送到目标网站的私密Cookie,以及攻击者创建的变量内容。当压缩内容的大小降低时,攻击者可以推断注入内容的某些部分与源内容的某些部分匹配,其中包括攻击者想要发掘的私密内容。使用分治法技术可以用较小的尝试次数解读真正秘密的内容,需要恢复的字节数会大幅降低。[2][5]
CRIME利用方法由安全研究人员Juliano Rizzo和Thai Duong创建,他们还创建了BEAST利用方法。[1]此利用方法在2012年ekoparty安全会议上完全展示。[6]Rizzo和Duong指出,CRIME是一种通用攻击,可以对众多协议进行有效攻击,包括但不限于SPDY(始终压缩请求头)、TLS(可能压缩记录)和HTTP(可能压缩响应)。
避免
[编辑]CRIME可以被禁用压缩挫败,无论是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中禁用压缩,还是由网站根据TLS的协商特性阻止使用数据压缩。
漏洞
[编辑]缓解
[编辑]截至2012年9月,针对SPDY和TLS层压缩的CRIME利用方法在最新版本的Chrome和Firefox浏览器中已做缓解。微软已确认其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不会受到此攻击,因为其浏览器不支持SPDY和TLS压缩。[1]一些网站已自行应用对策。[7]nginx网页伺服器从使用OpenSSL 1.0.0+的1.0.9/1.1.6(2011年10月/11月)和使用所有OpenSSL版本的1.2.2/1.3.2(2012年6月/7月)起不会受到此攻击。[8]
应注意的是,截至2013年12月,针对HTTP压缩的CRIME利用并未完全缓解。Rizzo和Duong已警告此漏洞的适用范围可能比SPDY和TLS压缩更加普遍。
BREACH
[编辑]在2013年8月的Black Hat会议上,研究员Gluck、Harris和Prado宣布了一个CRIME利用方法的变体,它针对HTTP压缩,称之为BREACH(全称:Browser Reconnaissance and Exfiltration via Adaptive Compression of Hypertext的缩写,意为“通过自适应超文本压缩做浏览器侦听和渗透”)。它通过攻击网页伺服器为减少网络流量内建的HTTP数据压缩来解读HTTPS私密资讯。[9]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Goodin, Dan. Crack in Internet's foundation of trust allows HTTPS session hijacking. Ars Technica. September 13, 2012 [September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1).
- ^ 2.0 2.1 Fisher, Dennis. CRIME Attack Uses Compression Ratio of TLS Requests as Side Channel to Hijack Secure Sessions. ThreatPost. September 13, 2012 [September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0).
- ^ 存档副本.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3).
- ^ Kelsey, J. Compression and Information Leakage of Plaintext. Fast Software Encryptio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365. 2002: 263 [2016-07-09]. ISBN 978-3-540-44009-3. doi:10.1007/3-540-45661-9_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8).
- ^ CRIME - How to beat the BEAST successor?. StackExchange.com. September 8, 2012 [September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 ^ Rizzo, Juliano; Duong, Thai. The CRIME attack. Ekoparty. [September 2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通过Google Docs.
- ^ Leyden, John. The perfect CRIME? New HTTPS web hijack attack explained. The Register. September 14, 2012 [September 1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3).
- ^ Sysoev, Igor. Nginx mailing list: crime tls attack. nginx.org. September 26, 2012 [July 1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 ^ Goodin, Dan. Gone in 30 seconds: New attack plucks secrets from HTTPS-protected pages. August 1, 2013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