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军事/Featured/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纳粹德国海军军旗。
纳粹德国海军军旗。

纳粹德国海军(德语:Kriegsmarine,意为战争海军)是指1935年1946年期间的德国海军。战争海军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海军魏玛共和国的国家海军,为德意志国防军中的海军力量。战争海军起源于一战后《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当时明文规定其吨位总数和禁止潜艇的研制,但在威玛共和国的海军人员暗中推动下,与外国企业合作研究海军科技。其后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废除《凡尔赛条约》和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舰。在重建的过程里,德国海军曾研制一个特殊的舰种—装甲舰和执行大型造舰计划—Z计划。原本德国海军预计1945年为开战时间,计划建立一支能与头号假想敌—英国皇家海军匹敌的水面舰队,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德国海军在许多方面都尚未准备,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军去攻击运载英国国内需求物资的商船,并消灭因分散护航而较弱的英国海军舰队。起初德国海军战果颇多,击沉不少同盟国商船,但因为希特勒对水面舰队始终印象不佳,认为其建造缓慢且战果小;而潜艇部队建造速度快,还在法国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后,对英国发动大规模的潜艇战中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战果。德国海军随着战事的进行,开始将战力中心自水面舰移往潜艇部队的“吨位战”,而前者逐渐转为存在舰队的功能。德国海军的潜艇数量在战争爆发时是当时世界海军列强中最少者,但因为潜艇总司令卡尔·邓尼茨狼群战术先进的通信制度和战略规划而取得所有交战国潜艇部队里最大的战绩。到了1943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越来越力不从心,盟军不但破解了密码机和开发了多种先进反潜武器,如更先进的声呐雷达深水炸弹,还投入了大量护卫航空母舰和反潜战斗群进行护航;同年5月,德国潜艇因为损失过高而放弃了狼群战术,改以单舰巡弋的方式继续作战。战争末期,德国海军虽研制了先进的通气管式潜艇,如XXI级潜艇XXIII级,并投入使用直到战争结束,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