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里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里布满语ᡳᠯᡳᠪᡠ转写Ilibu[1]1772年—1843年3月4日),又名伊礼布,小金榜称红带子伊礼布莘农清朝政治人物,爱新觉罗氏,红带子,籍属镶黄旗。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

生平

[编辑]

伊里布于嘉庆六年(1801年)中进士,授国子监学正职,后出任云南府南关通判,历任澂江知府腾越知州,与当地土司保持良好关系,受到云贵总督伯麟的推荐。道光元年(1821年),随从云贵总督庆保镇压永北少数民族叛乱有功,代理永昌知府,不久升任安徽太平府知府,此后历任山西冀宁道道员浙江按察使湖北、浙江布政使等职。道光五年(1825年),伊升任陕西巡抚,后又先后调任山东和云南巡抚,以清廉闻名。

道光十三年(1833年),伊里布升任云贵总督,十八年(1838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头衔,次年调任两江总督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伊里布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浙江沿海的军事行动。由于琦善裕谦等人和战不定,伊里布面对占领定海的英军亦不主动出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清朝政府命令伊里布进攻定海,恰逢英军为占领香港而从定海撤军,伊里布遂上表称收复定海,但是被斥责为“附和琦善,以兵炮未集,藉词缓攻,致敌船遁去”,被撤去协办大学士头衔,交出兵权给裕谦后留任两江总督。不久,裕谦弹劾其遣家丁张喜与英军私自来往,达成不战默契,伊里布被削去职务,投入监狱。

《南京条约》签订场面,中央圆桌旁左数第二个为伊里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0月,英军先后攻占定海、宁波等地,裕谦战死。二十二年(1842年)3月,接任的扬威将军奕经也被击败,清朝政府不得已重新启用伊里布,命其协助耆英抵抗英军。耆英即派其防守乍浦,伊里布于是仍然派遣张喜同英军联系,英军遂转而攻打吴淞口,沿长江而上,抵达南京城下。清朝政府不得不派遣耆英和伊里布同英军展开谈判,最终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

签约后,伊里布被任命为广州将军、钦差大臣,负责在广州办理战后事宜。伊里布到任后,发现广州民心不服,英国又多有逼迫,不久即忧悴而死。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敏。

世系[2]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满语意思是“兴起、停止、建立”。
  2. ^ 爱新觉罗宗谱
  3. ^ 昭梿《啸亭续录》;《清稗类钞》.吏治类:觉罗伊里布,显祖第五子,其五世祖拜音图,以附睿忠王故,黜宗室,改隶旗籍。中乾隆辛酉进士,就国子监典簿,选云南通判。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7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资料

[编辑]
  •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列传一百五十七·伊里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