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浩劫
太阳浩劫 Sunshine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丹尼·鲍伊 |
监制 | 安德鲁·麦克唐纳 |
编剧 | 亚历克斯·加兰 |
主演 | 希利安·墨菲 萝丝·拜恩 克利夫·柯蒂斯 克里斯·伊凡斯 特罗伊·格雷提 真田广之 黄凯旋 杨紫琼 |
配乐 | 约翰·墨菲 Underworld |
摄影 | Alwin H. Küchler |
剪辑 | 克里斯·吉尔 |
制片商 | Moving Picture Company DNA Films UK Film Council Ingenious Film Partners |
片长 | 107分钟[1] |
产地 | 英国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2007年4月4日 2007年4月5日 |
发行商 | 福斯探照灯影业 |
预算 | $4000万美元[2] |
票房 | $32,017,803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太阳倒数 |
台湾 | 太阳浩劫 |
新加坡 | 太阳浩劫 |
《太阳浩劫》(英语:Sunshine)是一部于2007年上映的英国灾难科幻电影,由丹尼·鲍伊执导,安德鲁·麦克唐纳监制,亚历克斯·加兰编剧。主演包括希利安·墨菲、萝丝·拜恩、克利夫·柯蒂斯、克里斯·伊凡斯、特罗伊·格雷提、以及亚裔影星真田广之、黄凯旋、杨紫琼等。
电影于2007年4月5日于英国上映。
剧情
[编辑]故事讲述在公元2045年时,太阳活动逐渐减缓并快将熄灭,地球逐渐冰封,人类面临与之共同灭亡,科学家决定将质量相当于曼哈顿的恒星炸弹(stellar bomb)向太阳投射,并将在核心引爆,由太阳内部再造新恒星。
2057年,载有八名船员的“伊卡鲁斯2号”(Icarus Ⅱ)太空船自地球出发,负责运送巨型炸弹,执行拯救人类的任务。心理学家喜欢待在观测室沐浴于接近造成永久伤害的烈阳之下,并建议其他船员在不伤身的情况下尝试,以取得全新的心灵体验。
在航行到水星附近时,通讯员突然接收到奇怪信号,船长认为就是七年前神秘失踪的“伊卡鲁斯1号”太空船。工程师主张弃之不顾,因为这次的任务是再造恒星拯救地球,并不是救人。况且时隔七年,给养不敷所需,船上必无活口。船长认为伊卡鲁斯1号所携带的恒星炸弹及其他设备或许有助于增加任务成功率。工程师同意表决,但心理学家认为应由物理学家单独决定,船长同意。物理学家经计算后,认为并无必成的把握,若多出一个投射机会总是好事。船长下令改变航线,领航员进行调整,却忘了对护盾的角度作出相应改变。部分外壳因而损毁。
船长率通讯官出舱修复。为防损坏扩大,必须将护盾转向正确位置。在外维修的两人势必要曝露于致命性的烈阳下。通讯官及时逃回船内,船长舍身修好最后的故障。植物培养舱也连同氧气罐被毁。根据计算,所余的氧气不足以供应至任务完成。但植物学家另有计算,只要舱内人数只剩一半,便能勉强支持至完成任务为止。
船体损坏及船长阵亡令领航员内疚至精神崩溃,被注射大量镇静剂在医疗室内沉睡。其余人终于开着伊卡鲁斯2号到达1号的位置。大副率物理学家、工程师、及心理学家入内探查,发现冷却系统损坏,电脑完全失效。全船不但已无法驾驶,若非有2号在前面挡着,1号内部大部分空间也会因强光高热而无法居住。
众人正探查中,连接两船的连结舱竟然断裂,众人无法回到2号。工程师找到一套宇航服,便为物理学家穿上。大副至为忿怒,要求将宇航服交给他。但物理学家乃是任务核心,拥有最高优先权。工程师灵机一动,撕下舱中隔热材料将自己裹得严实,以便抵御舱外接近绝对零度的严寒。由于电脑已无法操作,心理学家自愿留下,手动打开舱门让其他三人出舱。由于连结舱已损坏,没人能回去救他,甚至舱门打开后也无法恢复气密。穿着宇航服的物理学家顺利回到2号,并在入舱前抓住把自己裹得目不视物的工程师。而大副被弹入了无生机的太空中。心理学家协助三人回去后,一个人来到观测舱,在2号离开后,在毫无遮蔽下在舱内任令强光与高热吞噬。
工程师认定连结舱遭人为破坏。由于所有人都集体行动,只有领航员一个人躺在医疗室,而他对任务已起不了任何作用。植物学家提醒,必须要再减少一个人才有足够的氧气完成任务。众人同意这个人必须是领航员,工程师自愿动手。但在此之前,领航员早已自尽。工程师将所有人命都算到主张更改航向的物理学家头上,两人大打出手,但随即因氧气过度稀薄而难乎为继。
物理学家冷静下来后要求电脑计算任务成功概率,意外得知竟还有身份不明的第五人待在观测舱。孤身前去查看时,竟发现是已遭严重晒伤的“伊卡鲁斯1号”舰长平贝克(Pinbacker)。他自称曾经与神对话,认为人类渺小、只是宇宙中的星尘,必须灭亡。而他将成为最后一名存活的人类,成为最接近神的存在。
物理学家逃入外出舱中将自己反锁。平贝克无法进入,遂将舱门另一侧也锁起来,转身去杀了植物学家,破坏冷却系统。驾驶员趁平贝克“对付”领航员的遗体时逃入载有恒星炸弹的酬载舱中。工程师舍身潜入冷却液中,在被冻死前修好部分机构,并告知物理学家再来应如何进行。由于被锁著回不去,物理学家拆松向内舱门,穿上宇航服后手动打开外出舱门,利用气压差爆开内舱门,回到船内空间。
剩下的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物理学家进入酬载舱中,手动与主船体分离。酬载舱向太阳核心而去。
驾驶员与平贝克原来都在酬载舱中。三人大打出手,终于制伏平贝克并顺利引爆炸弹,使太阳重现光芒,洒向冰封的地球。
演员
[编辑]演员 | 角色 | 备注 |
---|---|---|
希利安·墨菲 | 罗拔·卡帕 | 物理学家,计划中心 |
萝丝·拜恩 | 凯西 | 飞行员 |
克利夫·柯蒂斯 | 塞尔 | 医生兼心理学家 |
克里斯·伊凡斯 | 梅斯 | 工程师,负责太空船维修 |
特罗伊·格雷提 | 哈维 | 大副兼通讯官 |
真田广之 | Kaneda(金田) | 船长 |
黄凯旋 | 特雷 | 领航员 |
杨紫琼 | 科拉松 | 植物学家,负责长期航行所需食物及氧气 |
马克·斯特朗 | 平贝克 | 第一次任务失败全员失踪的伊卡鲁斯1号舰长 |
评价
[编辑]烂番茄新鲜度76%,基于164条评论,平均分为6.8/10[3],而在Metacritic上得到64分[4],收获普遍好评。
荣誉
[编辑]电影获得2008年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技术成就奖,并在2007年及2008年被提名至其他几个奖项。
颁奖典礼 | 奖项 | 名字 | 结果 |
---|---|---|---|
2008年英国独立电影奖[5] | 最佳技术成就 | Mark Tildesley | 获奖 |
最佳男演员 | 希利安·墨菲 | 提名 | |
第13届帝国奖[6] | 最佳英国电影 | ———— | 提名 |
最佳科幻/奇幻 | ———— | 提名 | |
标准晚报英国电影奖[7] | 最佳电影分数 | 约翰·墨菲 | 提名 |
最佳技术成就 | 克里斯·吉尔、Alwin Kuchler | 提名 | |
第5届爱尔兰电视电影奖[8] | 最佳电影男演员奖 | 希利安·墨菲 | 提名 |
第28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9] | 年度最佳英国导演 | 丹尼·鲍伊 | 提名 |
拉斯维加斯电影评论家协会[10] | 最佳影片 | ———— | 提名 |
洛杉矶电影节[11] | 最佳影片 | ———— | 提名 |
第12届卫星奖[12] | 最佳艺术指导和生产设计 | Mark Tildesley、Gary Freeman、Stephen Morahan、Denis Schnegg | 提名 |
第34届土星奖[13] | 最佳科幻电影 | ———— | 提名 |
彩蛋
[编辑]在伊卡鲁斯2号的船员登上伊卡鲁斯1号时,在手电筒照到摄影机时,会突然出现伊卡鲁斯1号组员的照片。
参考资料
[编辑]- ^ SUNSHINE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4 January 2007 [1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Randee Dawn. Handmade VFX warms Boyle's 'Sunshine' pic.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 July 2007 [21 Sept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Sunshine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tten Tomatoes. IGN Entertainment. Retrieved 9 September 2012.
- ^ "Sunsh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tacritic. CNET Networks. Retrieved 9 September 2012.
- ^ Nominations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FA.org.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History 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mpire.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Awar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t Film Guide.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WINNERS OF THE 5TH ANNUAL IRISH FILM & TELEVISION AWAR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FTA.ie.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Control, Atonement lead London Critics' Circle nomin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reenDaily.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Award Listi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Timeline 2000-2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 Film Fest.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
- ^ Past Award Winn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turnAwards.org.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