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岛田谨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岛田谨二(しまだ きんじ、1901年(明治34年)3月20日 - 1993年(平成5年)4月20日)是日本比较文学者、英美文学者。

岛田谨二
出生(1901-03-20)1901年3月20日
 大日本帝国东京府东京市
逝世1993年4月20日(1993岁—04—20)(92岁)
 日本东京都
笔名松风子、市河十九
职业翻译家、诗人、学者
国籍 日本
母校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英国文学科
体裁诗歌、论述
代表作《华丽岛文学志:日本诗人の台湾体験》(1995年)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1975年)
《ロシヤにおける広瀬武夫:武骨天使伝》(1961年)
奖项正四位勲二等瑞宝章(1993年)
文化功劳赏(1992年)
勲三等旭日中绶赏(1980年)
活跃年代大正 - 平成
子女斋藤信子(长女)
受影响于土居光知冈崎义惠木下杢太郎北原白秋佐藤春夫
施影响于西川满新垣宏一中村忠行黄得时

生平

[编辑]

求学时期

[编辑]

1901年,岛田谨二出生于东京。后就读千樱小学校、私立京华中学校,于京华中学校时,同校前辈有小说家石川淳、后辈有日后的《万叶集》学者犬养孝。并热中于日本帝国海军的研究,撰写文章投稿到《海军年鉴》等刊物。后因为数学与视力之故,放弃从军。[1] 1919年,岛田谨二进入东京外国语学校,而与前嶋信次山内义雄堀大司等日后的学者有所交流。此时期岛田谨二开始以“市河十九”作为笔名发表翻译作品。1920年起,也结识西条八十日夏耿之介等诗人。[2]从东京外国语学校开始,开启了岛田谨二的文学生涯。 东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岛田短暂于米泽高等工业学校以及仙台第二中学校任教。1925年,岛田谨二进入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英国文学科,师承土居光知冈崎义惠以及太田正雄(木下杢太郎)。1928年,自东北帝国大学毕业。[3]

台湾时期

[编辑]

1929年,岛田谨二在土居光知的推荐下,来到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任教,担任讲师。1940年起,兼任台北高等学校教授。两份工作直至1944年12月,岛田谨二配派任至香港,任职于香港大学图书馆为止。跟岛田谨二同时任教于台北帝大文政学部,有矢野峰人工藤好美神田喜一郎,学生则有新垣宏一中村忠行黄得时[4]而台北高校的同事有京华中学校的后辈犬养孝,学生方面,有移川丈儿、矢野彻(矢野峰人之子)、神田孝夫(神田喜一郎之子)等人。 1933年,甫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文科的西川满,在山内义雄的介绍下,结识了岛田谨二,开始了两人一生的情谊。1938年,西川满的日孝山房,出版岛田谨二的译诗集《のつて・ゔえねちあな》。岛田谨二也在西川满编辑的杂志《妈祖》、《爱书》、《文艺台湾》等刊物上刊载作品。 而1936年,刊载于《台大文学》一卷五号的〈南岛文学志〉揭示了岛田谨二自身研究的关注,从比较文学扩及到日本外地文学。〈南岛文学志〉论及台湾的歌志《あらたま》、北原白秋《台湾歌谣》以及矢野峰人的诗集《坟墓》,而此后开始在《台湾时报》、《台湾教育》、《台大文学》等刊物,发表台湾文学相关的论著,作为其“外地文学”的基础。[5]岛田谨二认为:

台湾的文学作为日本文学的一翼,其外地文学──特别作为南方外地文学来前进才有其意义。和内地风土、人和社会都不同的地方──那里必然会产生和内地不同而有其特色的文学。表现其特异的文学名之为外地文学。 ──岛田谨二〈台湾的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叶笛译)[6]

而在外地文学中,岛田谨二提出了“异国情调”、“写实主义”与“乡愁”三个重要的课题。[7]然而虽然岛田在1940年代陆续完成相关著作,不过要等到岛田逝世后两年的1995年,《华丽岛文学志 : 日本诗人の台湾体験》一书才由明治书院出版。 1944年12月,岛田谨二配派至香港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其后因为日本战败,短暂收留于赤柱半岛集中营。1946年1月遭遣返回到日本。[8]

战后日本时期

[编辑]

1946年,岛田谨二进入第一高等学校任教。后历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比较文学文化课程首任主任、实践女子大学文学部英文科教授、东洋大学文学部英文科教授等。1980年,获颁“勲三等旭日中绶赏”,1992年获选为“文化功劳赏”。隔年4月20日逝世,享寿92岁,颁赠“正四位勲二等瑞宝章”。2002年,岛田谨二长女斋藤信子设立“岛田谨二学艺赏”用以奖励比较文学上有成就的年轻研究者。[9]  

著作

[编辑]

译作

[编辑]
  • アランデル・デル・レー,《のつて・ゔえねちあな》(台北:日孝山房,,1938年8月)。
  • スタニスラーフスキー,《スタニスラーフスキー自伝 上巻》(东京:岩波书房,1942年11月)。
  • バイロン著、日夏耿之介监修《バイロン诗集 第1卷》(东京:三笠书房,1949年10月)。(山宫允、岛田谨二、大河内孝、外山定男、太田三郎共译)
  • R.L.スティーヴンソン ,《临海楼绮谭》(东京:新月社,1949年11月)。
  • エドガア・ポオ,《エドガア・ポオ诗集》(东京:酣灯社,1950年5月)。
  • ジャック・フェルナン・カーン,《アメリカ文学史》(东京:白水社,1952年4月)。
  • W.アーヴィング,《スケッチ・ブック》(东京:旺文社,1959年5月)。
  • バイロン,《カイン》(东京:岩波书店,1960年3月)。

论著

[编辑]
  • 《英米文学と大陆文学との交流》(东京:研究社,1942年9月)。
  • 《若き日の芸术家》(东京:真光社,1947年7月)。
  • 《雅人 -长诗-》(东京:靖文社,1948年)
  • 《藤村名诗鉴赏》(横须贺:天明社,1949年12月)(岛田谨二、吉田精一共著)。
  • 《翻訳文学》(东京:至文堂,1951年8月)。
  • 《十九世纪英文学》(东京:研究社,1951年9月)。
  • 《比较文学》(东京:要书房,1953年6月)。
  • 《近代比较文学 : 日本における西洋文学定着の具体的研究》(东京:光文社,1956年1月)。
  • 《ロシヤにおける広瀬武夫:武骨天使伝》(东京:弘文堂,1961年)。
  • 《アメリカにおける秋山真之:明治期日本人の一肖像》(东京:朝日新闻社,1969年)。
  • 《比较文学読本》(东京:研究社出版,1973年)。(岛田谨二、富士川英郎、冰上英広共编)
  •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上巻》(东京:朝日新闻社,1975年)。
  •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下巻》(东京:朝日新闻社,1976年)。
  • 《ヘリック》(东京:研究社出版,1980年6月)。
  • 《ルイ・カザミヤンの英国研究》(东京:白水社,1990年3月)。
  • 《ロシヤ戦争前夜の秋山真之 : 明治期日本人の一肖像》(东京:朝日新闻社,1990年5月)。
  • 《华丽岛文学志 : 日本诗人の台湾体験》(东京:明治书院,1995年6月)。
  • 《フランス派英文学研究 上巻》(东京:南云堂,1995年8月)。(平川祐弘、川本皓嗣编)
  • 《フランス派英文学研究 下巻》(东京:南云堂,1995年8月)。(平川祐弘、川本皓嗣编)

相关研究

[编辑]

日本研究

[编辑]
  • 岛田谨二教授还暦记念会编,《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岛田谨二教授还暦记念论文集》(东京:弘文堂,1961年7月)。
  • 齐藤信子,《筏かづらの家 : 父・岛田谨二の思ひ出》(东京:近代出版,2005年4月)
  • 桥本恭子,《‘华丽岛文学志’とその时代 : 比较文学者岛田谨二の台湾体験》(东京:三元社,2012年2月)。
  • 小林信行,《岛田谨二伝 : 日本人文学の“横纲”》(京都:ミネルヴァ书房,2017年7月)。
  • 小林信行,《岛田谨二 : このアポリヤを解决する道はないか》(京都:ミネルヴァ书房,2021年8月)。

台湾研究

[编辑]
  • 吴叡人,〈重层土著化下的历史意识:日治后期黄得时与岛田谨二的文学史论述〉,《台湾史研究》第16卷第3期(2009年9月),页133-163。
  • 吕焜霖,〈岛田谨二文学史书写的暗面〉,《台湾文学研究》20期(2012年6月),页127-161。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10月)。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3月),页10-17。
  2.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20-29。
  3.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43-53。
  4.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78-79。
  5.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162-165。
  6. ^ 〈台湾的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艺台湾》2 卷 2 期(1941 年 5 月),页2-14。中译本收录于黄英哲主编,《日治时期台湾文艺评论集(杂志篇)》第三册(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页 106。
  7.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195。
  8.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344。
  9. ^ 桥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译,《岛田谨二:华丽岛文学的体验与解读》,页3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