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灥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灥生肖像

Quán(1889年2月8日—1968年3月13日)台湾彰化县线东堡彰化街(今彰化县彰化市)人,医师、政治人物,曾任博爱医院院长、台中州协议会员、台湾总督府评议会员。

生平[编辑]

张灥生光绪十五年一月九日(1889年2月8日)出生于彰化街[1]:234,祖父为慈善家张仲山,父张晏臣曾参与中法战争,1905年任南门口区长,母吴泽,张灥生是家中三男[2]:149

1900年3月就读彰化公学校(今彰化县彰化市中山国民小学),5年后毕业[3]:131,入台湾总督府医学校预科[2]:149,1910年4月自本科毕业[1]:234[3]:131,前往林本源博爱医院担任医员(医师)[2]:149,专长为小儿科[1]:234,亦有投入临床研究[4]:394。1912年5月自医院辞职[2]:149,7月[2]:149台中开设博爱医院[1]:234[5]:121,为院长[2]:149,后于1921年6月担任台中市协议会员,8月任台中市卫生委员,1924年10月为台中州协议会员[1]:234[3]:131

1925年6月获赠绅章[5]:121[4]:394[6],1928年11月获授予大礼纪念章[1]:234,1930年加入台湾地方自治联盟[2]:150[5]:121,同年通过台湾医学得业士认定试验[7],赴台北医学专门学校研习,翌年毕业,任彰化银行监察员[5]:121

张灥生于1937年至1944年担任台湾总督府评议会员,1939年1月为帝国在乡军人会日语在郷軍人会台中州联合分会顾问嘱托(特聘人员),后在恩赐财团军人救护会,国民精神总动员本部任职[2]:150,亦曾被台湾总督府指定为烟酒卖捌人(中盘商)[2]:150,并任皇民奉公会本部职务及台湾奉公医师团中央本部理事、协赞信用组合长等[2]:150

台湾战后时期继续在博爱医院担任院长[8],同时为彰化商业银行(彰化银行前身)董事及监察人[2]:150、台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9]中央书局董事、台中市医师公会顾问[10]。1945年与林献堂叶荣钟等人筹办《中报》[2]:150,亦曾与金关丈夫、蔡滋浬等人发表关于兰屿居民、一带人种的手掌纹路之论文,同时调查台湾原住民族的头盖骨[2]:150。张灥生晚年因年纪已大,不再参与社会活动[9],最终于1968年3月13日上午过世于台北[10][9],31日于台中中山堂举行告别式[1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臺灣人士鑑. 台湾新民报社. 1937-09-25 [2023-05-09]. NCID BA68569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顾雅文. 〈張灥生(1889-1968)〉. 周馥仪、黄秀政、李毓岚、顾雅文、张素玢、李昭容、王静仪、王振勋、郭秋君、邱锦模、张林杰、杨薇萱、孙志雄、李贞宜、陈湘玫 (编). 《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社會人物篇》. 彰化县政府. 2018-10. ISBN 978-986-05-7009-0. 
  3. ^ 3.0 3.1 3.2 張灥生. 《昭和十五年度酒类卖捌人指定申请书缀(指定者分)(酒课)》 (台湾总督府). 1940. 
  4. ^ 4.0 4.1 林进发. 臺灣官紳年鑑 第三版. 民众公论社. 1933-12-20. NCID BA67435943. 
  5. ^ 5.0 5.1 5.2 5.3 国立中兴大学 (编). 《臺中市志·人物志》.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08-12. ISBN 978-986-01-5384-2. 
  6. ^ 紳章付與. 《台湾总督府府报》. 1925-06-17. 
  7. ^ 臺灣醫學得業士認定試驗合格者. 《台湾总督府府报》. 1930-05-24. 
  8. ^ 〈張灥生夫人 腦溢血逝世 明擧行告別式〉. 《台湾民声日报》. 1953-07-29. 
  9. ^ 9.0 9.1 9.2 〈張灥生博士 昨病逝臺北〉. 《台湾民声日报》. 1968-03-16. 
  10. ^ 10.0 10.1 〈(訃告)故醫學博士張灥生先生〉. 《台湾民声日报》. 1968-03-26. 
  11. ^ 〈張灥生之喪 昨舉行告別式〉. 《台湾民声日报》. 196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