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嘉士
毕嘉士 (Olav Bjørgaas)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挪威斯塔万格 | 1926年9月7日
逝世 | 2019年11月15日 挪威斯塔万格 | (93岁)
国籍 | 挪威 |
职业 | 医师 |
信仰 | 新教信义宗 |
奖项 | 中华民国第七届“医疗奉献奖”得主 挪威圣奥拉夫勋章 |
学历
|
毕嘉士(挪威语:Olav Bjørgaas,1926年9月7日—2019年11月15日),挪威医生,长年投入台湾痳疯病、肺结核、小儿麻痹医疗,屏东基督教胜利之家创办人,第七届医疗奉献奖得主。
生平
[编辑]1926年,毕嘉士生在挪威。父亲因经济大萧条失业,后罹患肺结核无钱治疗,全家经济陷入困境,必须向社会福利机构申请救济金,毕嘉士因此立志成为医生救助穷人,考上鹿特丹医学院。[1]
毕嘉士在大学时加入挪威协力会差会成为医疗宣教士[2],大学毕业后娶卡莉为妻[1],其一双儿女都在台湾出生并在台还领养了义子女[2]。1954年,毕嘉士医师在挪威协力差会派遣下到台湾乐生疗养院服务[3][4]。起初,该院病患对这外国医师十分排拒,有天,一名痳疯病患因脓梗在气管快断气,毕嘉士立即用导尿管从病人的气管切口吸出一滩滩脓液,直到病人的脸色由乌青转为红润。自此毕嘉士得到病患完全的信赖[5]。
1953年,美国行道会宣教士白信德创办毕嘉士大夫诊所,1956年由挪威协力差会接办诊所,改名为“基督教诊所”,即屏东基督教医院前身,由毕嘉士、傅德兰开始医疗宣教工作,展开山地巡回医疗、痳疯病人救治、肺结核及小儿麻痹治疗[6]。毕嘉士与台湾痳疯救济协会合作,将隐匿家中的痳疯病人接出治疗[2]。1957年到1959年,因没有行医场所,只好向李姓人士租借位于屏东市自由路的大宅作临时治疗场所[7]。1958年,在屏东市仁爱路自己的宿舍空地搭建病房,专门收容肺结核病童[4]。1959年7月2日,《台湾民声日报》记者去自由路拜访他,得知月薪有60美元的他要雇用八名护士来养四十六名病童[8]。周末时,他还到偏远山区义诊,救治许多原住民,将重病的患者背下山就医,曾一次恰好碰见患者过世,他就骑着摩托车运遗体到枋寮乡[1]。屏东基督教诊所医治结核病与痳疯病人,第一年就接纳了350个入院病人、一共看了2万多个病人[2]。
1961年,毕嘉士在高雄成立皮肤科诊所[4]。为顾及病人尊严,他看痳疯病从不用手套,且总让痳疯病人优先诊疗,以免病患在诊间等候受人指指点点[5]。
1960年代,台湾遭受小儿麻痹疫情威胁,毕嘉士从美国进口沙宾疫苗,免费帮屏东地区四千位孩童接种,为台湾第一次大规模接种小儿麻痹疫苗[1][3][4]。曾与毕嘉士共事的护理人员袁宋美云回忆,毕嘉士简直像捡破烂的,经常满街乱逛,一发现到病童,有时连通知家长都等不及,就自己抱回疗养院来照顾,护理人员往往得加班,而毕太太也曾因协助照顾病童太累而小产[5]。
屏东基督教医院担任义工的杨传仁,时常看到毕嘉士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们吃饭,有时还要跟在孩子后面,帮他们擦屁股;病人没有钱付医药费,便代垫医药费;病人要输血,便卷起袖子接受抽血。毕嘉士见到许多小儿麻痹病童在地上爬行,便在1963年成立全台湾第一所小儿麻痹儿童之家——麻痹儿童之家,也就是屏东胜利之家的前身,当没有专门治疗小儿麻痹的医疗技术和复健器材,甚至所需要的支架和铁鞋,也要向美国订制。起初,胜利之家只向家长收取象征性费用,一切均由挪威教会提供,以致经费捉襟见肘。当时一名美国驻台湾工程师,知道毕嘉士经费拮据,于是向其租屋,每月付租金100美元作支援。[9]
为了补救患童因行动不便造成失学的遣憾,1963年毕嘉士就争取在屏东仁爱国小成立特殊班,给予正常的教育[4]。像是张惠明就曾在该校就读,但没读多久[10]。自幼小儿麻痹的陈料贤业在胜利之家帮助下就读中学,后成为软件工程师,帮助身障人士[11]。
1969年,毕嘉士计划在高雄市覆鼎金筹设一所身障者服务工厂,使他们发挥能力,获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向各国教友向机械工厂募捐机件[12]。1975年,他发现有些小儿麻痹患者因脊椎过度侧弯压迫心脏而丧命,遂延请美国专攻脊椎矫正手术的琼斯医师屏东指导台湾医师施行手术[3][4]。屏东基督教医院对于小儿麻痹的成功带动台湾各地建立类似治疗机构,像是彰化喜乐保育院、嘉基小儿麻痹之家、花莲毕士大教养院、台东阿尼色弗小儿麻痹之家[4]。1970年代中期后,获得嘉义基督教医院创办人戴德森每周固定来屏东基督教医院支援[13]。
1984年,毕嘉士自屏东基督教医院退休后持续为弱势奔走,遍及越南、波利维亚、尼泊尔、海地等地[3]。1997年3月27日,第七届医疗奉献奖评审公布,有王金河医师、江昭妹助产士、施桂兰护士、洪淑惠护士、方怀正副主教、饶培德修女、林邓璐德护士、傅德兰医师、庄宏达医师、谭凯莉护士、毕嘉士医师等得奖人[14]。
2007年,毕嘉士退休返乡十年后,因得知胜利之家游泳池待整修无经费,便捐出约五万新台币的挪威币一万元,并于2007年9月11日再回来胜利之家,会见陈料贤等人[15]。
2008年,毕嘉士获得国王颁赠圣欧拉夫勋章,表彰其在医疗宣教上的贡献[4]。
2013年,以毕嘉士为名的毕嘉士基金会成立,除照顾台湾弱势行动不方便长者[1]。同年,挪威记者毕容加拉.索汉昆斯(Bjørn Jarle Sørheim-Queseth)为毕嘉士写的传记《奇医恩典》中文版在台湾出版[2]。
参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张肇烜. 【仁醫心路】挪威來的畢爸爸:台灣是我永遠的家. 《民报》. 2016-08-07 [2019-11-27]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林欣谊. 奉獻台灣30年 《奇醫恩典》畢爸爸. 《中国时报》. 2013-10-16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罗欣贞. 奉獻台灣30年 「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醫師辭世. 《自由时报》. 2019-11-27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邱宜君. 台灣小兒麻痹之父畢嘉士 日前挪威逝世享耆壽93歲. 《联合报》. 2019-11-27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薛桂文. 台灣情義的標竿《第七屆醫療奉獻獎得主素描7》 畢嘉士 上帝派來的歡喜使者. 《民生报》. 1997-04-06 (中文(台湾)).
- ^ 郭汉辰. 醫院風情 屏基醫院 無私奉獻半世紀 不僅在屏縣山區進行醫療急診 更遠赴海外醫療貧乏地區服務. 《民生报》. 2003-03-07 (中文(台湾)).
- ^ 郭汉辰. 畢嘉士回屏基了 邀請老病友重聚. 《民生报》. 1997-04-15 (中文(台湾)).
- ^ 畢嘉士義擧可嘉 自設療養院 拯救小生命 盼各界伸援手. 《台湾民声日报》. 1959-07-03 (中文(台湾)).
- ^ 詹建富. 愛在吾土吾鄉 第四屆醫療奉獻獎系列報導之八﹕優良醫事人員奉獻獎得主 楊傳仁 不忍小兒麻痺患童輸在人生起點上 引進﹑自製﹑推廣 為萬餘患童尋找人生支架. 《民生报》. 1994-04-18 (中文(台湾)).
- ^ 延續女兒的興趣 爸爸揮彩筆 展現張惠明奮鬥歷程‧張近志舉行父女聯展. 《民生报》. 1984-11-23 (中文(台湾)).
- ^ 朱淑娟. 資訊向日葵系列報導 陳料賢 一念間脫出生命的桎梏 小兒麻痺拖累了童年 靠意志敲開知識的窗. 《联合报》. 1999-01-20 (中文(台湾)).
- ^ 许可. 畢嘉士正籌設殘廢人服務工廠. 《经济日报》. 1969-05-28 (中文(台湾)).
- ^ 廖素慧. 懸壺濟世終生奉獻台灣醫療 嘉基醫院創院院長戴德森榮獲醫療奉獻獎. 《中国时报》. 1996-01-18 (中文(台湾)).
- ^ 醫療奉獻獎 11位醫護得獎 服務病患無怨無悔. 《联合报》. 1997-03-28 (中文(台湾)).
- ^ 侯千绢. 放不下台灣 畢大夫回來探親. 《自由时报》. 2007-09-12 [202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