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如何阅读生物信息框
外观
在维基百科中,生物信息框是专门用于动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类条目的信息框,可以简明直观地显示某一生物分类单元的基本信息。
如右图所示,“中华小熊猫”条目所使用的信息框包含以下内容:
- 信息框标题栏,统一显示物种(或其他分类单元)的常用中文俗名,通常与条目名称一致。拉丁学名、其他中文俗名和重要的外文名会在正文内提及,不在此处显示。
- 物种的图像。若条目主题为种级以上分类单元,则显示该分类单元中典型代表的图像。
- 保护状况,一些国际组织、国际公约或某国的政府机构赋予某分类单元的保护级别,暗示了该分类单元的灭绝风险及其所受到的保护力度。此栏通常会显示条目所述物种在《IUCN 红色名录》内的种群现状评级,以反映其当前的生存形势。
- 科学分类,即生物分类学上对某一分类单元作出的归类。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分类只是一种假说,随时可能被新的研究结论所否定。若分类情况存在争议,那么分类栏中会列出传统上被广泛接受的分类,不一定完全遵循最新的研究结果。
- 在科学分类栏中,列出了某分类单元所有主要的上级分类单元,左侧是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所对应的分类阶元),右侧是它们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当条目主题为某一物种时,通常只列出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等级所对应的分类单元,省略七个基本单元之间的次要单元,以避免信息框繁琐冗长;当条目主题为物种以外的其他分类单元时,会显示更加详细的分类情况——列出该分类单元和它之上最低一级基本单元之间的若干次要单元。遵照学界惯例,属和属级以下分类单元的拉丁学名以斜体显示[注 1]。与更高级分类单元不同的是,种和种下单元的学名由不止一个拉丁文单词构成。种名包括首字母大写的属名和首字母小写的种加词两个部分,种下单元的学名在此基础上还包括首字母小写的种下单元加词。若属名和种加词已完整列出,它们在下级单元的学名中再次出现时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加点的形式。此外,对于已经灭绝的分类单元,会在其名称前方加上一个剑标符号(†)。
- 二名法或三名法,是分别应用于物种和种下分类单元的科学命名法。二名法在18世纪开始用于生物命名,当时的科学出版物大多以拉丁文书写,后世相沿成例,统一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为物种及所有分类单元命名。此栏会显示物种或种下单元目前唯一被学界接受的完整学名。物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两部分构成,对应二名法;种下单元的学名在种加词之后还跟有种下单元加词,对应三名法。在动物中,亚种是唯一的种下分类级别,因此种加词和种下单元加词之间可以不作任何标注,而在其他生物中,由于存在多个种下级别,因此种加词和种下单元加词之间必须包含一个缩写词,用于标明种下单元的级别。例如在植物中,会以“subsp.”标注亚种学名,以“var.”标注变种学名等(“subsp.”和“var.”缩写自拉丁文“subspecies”和“varietas”,分别意为亚种和变种)。原则上任何生物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学名[注 2],故而使用“Ailurus styani”这一名称来表示中华小熊猫不会产生歧义。
- 学名下方的文字是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加上名字的缩写,后面的数字是学名发表的年份。若命名人和年份未用括号括起,表示该名称是命名人最初发表的原名;反之,像中华小熊猫这样,命名人和发表年份被括号括了起来,则表示该物种从原先的属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属,从而导致属名部分发生了变更。[注 3]
除上述基本信息外,根据条目主题相关资料的丰富程度,信息框中还可能会出现化石时期、下级分类、分布地图、异名等更多信息。
备注
[编辑]- ^ 在病毒中,任何分类单元的拉丁学名都习惯以斜体显示,但病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生物。
- ^ 此原则仅适用于受同一命名法规管理的生物学名。现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与《国际原核生物命名法规》来管理生物的科学命名,这些法规由专门的学术组织负责修订,以确保每部法规所管理的生物学名具有唯一性。尽管不建议学者发表与其他界别的分类单元相同的名称,但并不禁止这种做法。在动植物两界存在许多相同的属名,例如:岩鹨(liù)属和夏枯草属的学名均为“Prunella”,狮子鱼属和羊耳蒜属的学名均为“Liparis”。
- ^ 这里仅针对动物而言,其他生物基于各自的命名法规,所显示的命名信息与动物略有不同。在植物中,会省略学名发表年份,但不省略分类单元的修订人——若某种植物从原先的属被转移至另一个属,除了将最初的命名人用括号括起外,还会将作出此项修订的人附于括号之后,并且命名人和修订人的姓名惯常采用一套标准缩写,如卡尔·林奈(拉丁文:Carolus Linnæus)缩写作“L.”(在动物中,分类单元命名人的姓氏通常不缩写)。
参阅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