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琉球册封使列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列表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列表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列表级列表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列表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Note icon
本条目因标记小作品模板,已由机器人自动评级。请确认评级正确无误后移除|auto=参数。

关于一些册封使的名字[编辑]

本表所列出的一些册封使名字及一些册封详情,在琉球官方史书《中山世鉴》、《中山世谱》,以及中国的正史《明史》、《清史稿》的记载有一定出入。有些地方甚至有很大出入。

  • 册封尚思绍王一事。
琉球方面史料称尚思绍在世时并未接受明朝册封使的册封。《中山世鉴》称尚思绍在世时未受册封,直到宣德三年(1428年)尚巴志受封时,明朝才追封尚思绍为王。(《中山世鉴》:尚巴志遣使请封于大明。宣宗皇帝悦其至诚,宣德三年,遣内监柴山、副使阮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及父尚思绍,系追且赐之以冠服彩币等物。)另一部琉球正史《中山世谱》则称明朝仅仅是承认尚思绍的王位,让礼部赐给尚思绍皮弁冠服,并未册封。(《中山世谱·卷四》:〔永乐〕五年丁亥,尚思绍自称世子,遗三五良亹贡马及方物;别遣使,以武宁讣告。成祖命礼部赐祭赙,诏思绍嗣王爵,并给皮弁冠服。(此时成祖不遣使,止赐诏封之))
中国的《明史》中则称明廷遣使册封尚思绍,未提及册封使的名字(《明史·琉球传》:〔永乐〕五年四月,中山王世子思绍遣使告父丧,谕祭,赐赙册封如前仪。)
至于到底尚思绍在世时是否接受过明朝的册封,是一个疑问。
  • 册封尚巴志王一事。
琉球方面史料《中山世谱》记载,明朝共向琉球派遣三次使者,以承认尚巴志的王位。第一次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遣使以父王思绍讣闻于朝。成祖命礼部,遣行人周彝赍敕至国,赐祭赙以布帛。”但并没有正式册封;第二次是洪熙元年(1425年),“世子巴志未知改元,遣使表贺成祖万寿圣节,贡马及方物。时仁宗遣中官柴山赍敕至国,封世子巴志为中山王,仍赐冠带、袭衣、文绮。”这次为正式遣使册封。第三次为宣德二年(1427年),“本年〔宣德二年〕夏,宣宗遣内官柴山赍敕至国,赐王皮弁冠服、妃彩币等物。”第四次为宣德五年(1430年),“本年〔宣德五年〕,内官柴山、副使阮某赍敕至国,赐王尚姓,并金织、纻丝、纱罗、绒锦。”承认尚巴志统一三山的合法性。
而在中国的《明史》中亦提到“〔永乐〕二十二年春,中山王世子尚巴志来告父丧,谕祭赐赙如常仪。……仁宗嗣位,命行人周彝诏告其国。洪熙元年命中官赍敕封巴志为中山王。宣德元年,其王以冠服未给,遣使来请,命制皮弁服赐之。三年八月,帝以中山王朝贡弥谨,遣官赍敕往劳,赐罗锦诸物。”
其中所载不同之处是,《中山世谱》称明廷遣使目的是承认琉球王位,所载的明朝皇帝为“明成祖”;而《明史》则称因明仁宗登基而通告琉球。其真实目的何在是一个争议。《中山世谱》载册封正使名字为柴山,副使姓;但《明史》只记载册封使一人,其职务为“内官”。另外,《中山世谱》称在琉球统一之后明廷曾遣使承认其统一的合法性,但不见于《明史》记载。

其中出入之处,孰是孰非,尚待考证。--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留言) 2010年8月7日 (六) 04:3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