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Reke/存档2012
Re:台湾冬聚
[编辑]如果是回答问题,那应该还可以。只是会问哪些问题呢?我想要先准备一下--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12月19日 (一) 05:21 (UTC)
- 主办人,我要如何联络到呢?--Potocoso (留言) 2012年1月6日 (五) 13:49 (UTC)
关于台湾条目质量提升计划
[编辑]之前见您曾想接手台湾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加上敝人筹备聚会忙碌而未理会,目前已停摆多时,请问阁下是否愿意维持?--♪安可♫(与我对话 ☺) 2011年12月22日 (四) 05:47 (UTC)
- 既然如此,敝人打算将此旧制且划地自限的计划"休眠",还请问您意下如何?--♪安可♫(与我对话 ☺) 2011年12月22日 (四) 07:03 (UTC)
- 移去表列,停止相关活动。--♪安可♫(与我对话 ☺) 2011年12月22日 (四) 07:37 (UTC)
附带一提,我可以协助维护Wikipedia:聚会/台湾维基人台北定期聚会相关页面。--♪安可♫(与我对话 ☺) 2011年12月22日 (四) 08:07 (UTC)
- Reke兄,台北定聚页面维护的问题,我已经先向安可回复了,先在这里跟你说一下。--章·安德鲁 (留言) 2011年12月22日 (四) 08:50 (UTC)
- 每人可帮上忙不同,我指的是可以帮忙更新下次聚会时间,在维护台中聚会时候经常发现台北聚会未更新。--♪安可♫(与我对话 ☺) 2011年12月22日 (四) 12:52 (UTC)
给您一只宠物猫!
[编辑]祝你2012年快乐!
2012快乐 (留言) 2012年1月1日 (日) 05:29 (UTC)
- 是一边喝咖啡一边写文章吗?日本人可以参加吗?在场的有通日文的吗?--侠刀行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7:12 (UTC)
历史提升计划邀请函
[编辑]Reke/存档2012,您好:
历史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已经进入第三期了,本计划旨在提升历史相关条目的质量,范围涵盖历史、国家、文明、文化、专门史、历史事件、制度、战役等等与历史相关的条目。 内容包含:
- 提供合作写作平台,你可以在这里寻找一同写作的伙伴(单一条目提升计划),或是开启主题式的写作(一系列条目计划)。
- 发表优秀条目,如果你有写的不错的历史条目,可以在提报贡献发表你努力撰写的条目、列表或图片。
- 讨论历史条目,如果你在写作时发生相关历史疑问或争议,也可以在历史条目探讨与问题解决发表问题,让许多同好一同解决问题。
期盼您能加入我们提升质量的行列,一同改善或创建更高品质的百科条目。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可使用{{subst:历史提升计划/邀请2}}语法张贴至您认识的维基人对话页,将此消息广为推介来共襄盛举,谢谢。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各领域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欢迎您参与其他子计划,请参阅主计划说明。谨祝编安。
邀请人:
请求协助
[编辑]台中市这条目即将进入编辑战,请您协助帮忙下吧!因Fcuk1203大幅隐藏文章来陈列内容,还不段删除我所贡献的章节内容,所以请您主持公道,来帮忙编辑一下。《 五营统帅 》 (留言) 2012年2月10日 (五) 03:40 (UTC)
美籍台湾人法律史
[编辑]真的非常感谢您帮忙页面的维基化,我还是个新手, 希望前辈不吝于指导,我编辑这个条目已经一个多月了 希望日后有问题可以寻求您的协助 Eric hsu1222(留言) 2012年3月9日 (五) 14:23 (UTC)
回复:Reke
[编辑]- 英文维基百科一样有“可靠度”与“关注度”原则,所以中文继续拥有,同样也可以到达至少英文维基的规模,并不需要放松。
- 维基百科的人气一部分就是因为这里的可靠性再怎么样也比百度或互动强大才建立起来的,想查查正确知识而不是在一堆转贴文里找可用讯息的人,就会选择来这里,所以我们无需放弃这个底线去冲量。
- 很多来客栈拗自己写的条目没问题的,都宣称他们是特例。我越来越怀疑中文知识界根本没有通则了(笑)。
- 最后诚心建议你去读几本正宗点的思想史或哲学史,然后你会发现甄先生那一套只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本能、魏晋玄学的遗绪罢了。学术上“无可挑剔”这个词连学院派的宗师都说不上(事实是,所有的学问都有得挑剔,这是学术得以向前进展的本源),你就可以随便安在一个著作没有经过同行审查机制下出版的人身上,还真是服了你了。--Reke(留言) 2012年3月17日 (六) 01:38 (UTC)
哈哈,原来是担心这些,那我就多说几句我所知道的题外话介绍一下《科学练声》一书产生的历程吧。甄立夫老师1995年底辞去音像公司的工作决定把“说”和“唱”放在一起专门研究发声学,他总结了在音乐学院上课时老师的指导原则,发现自己带着感受唱歌时老师就夸奖好,没感受时就说不好,原来是感受在其中起的作用。那么什么又是“感受”呢?人们通常都说是“心灵”的感受,那什么又是“心灵”呢?怎样解读和把握它呢?这样就导入了对“心灵”问题的研究。百思不得其解,1996年春天的一天早上突然豁然开朗,发现原来人类生理上原来有这样一种机制,这就是“知觉工作的五大原理”的发现。有了这五大原理便顺理成章地解读了人类的“心灵”机制。他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写成了七页稿纸,拿给当时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张颂教授鉴定,张教授边看边点头,看后说:“我从1963年开始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借鉴歌剧、声乐、戏曲等姊妹艺术,至今已经发表了十几本书,不过你抓住要害了。你能不能把它写成书呢?”甄老师说自己没写过书,不知怎么个写法,张松教授接着说:“那不要紧,你别管秩序,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到时候我派我的两个研究生或老师去帮你整理。”这就是这本书最初的写作动机,没什么玄妙的。甄立夫老师1977年身体重病,生命陷入枯竭状态,什么都做不了了,从此放下所有的事务开始自学中医,调理自己的身体,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过着出家人般的生活,他的活动轨迹就是家庭——早市——公园,身体好转后出于生计偶尔带个学生,每年十月与张颂教授通次电话讨论这本书的事,直到1999年十月张松教授极力推荐他看一本社科院周殿福写的《艺术嗓音的发声基础》,说是广播学院主要采用的是他的观点,甄立夫看后给张颂教授连写了4封长信来批驳这本书,但这本书就像镜子一样让他照鉴了自己是谁?想说什么?于是彻底从传统的发声学理论中解脱出来,随后才有1999年11月2日的北大首场讲座,2001年完成手稿后在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家里搁置半年多,2003年非典前甄立夫用学员刚刚交来的500元学费买了一台旧电脑,非典戒严期间用写字板程序录入修改成为电子稿,2003年6月15日录入完毕,17日便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将书稿考走,2003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看后当即拍板,7月9日签署了该书的出版合同,版税百分之8,同年11月初甄立夫收到了7600元版税,从此生活开始有所改善,情况就是这样,出书的时候他是个一名不文穷困潦倒之人。甄立夫只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喜欢追根问底搞研究,他不会就此止步,以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成果。你们衡量一下吧,这样一个人的、如此产生的著作,值不值得维基百科收录,这种人值不值得敬仰。--Voice Charm(留言) 2012年3月17日 (六) 14:01 (UTC)
谢谢您的协助
[编辑]谢谢您抽空解释方针,我个人是不喜欢解释方针的,尤其这种情况我算当事人,看起来像我在自说自话。另外,我澄清一些细节,那些检索大多跟Google没关系。就算我有时提到Google,对于Google自动转换设定、要加""或site,以及“自订日期范围”我算摸得很熟了,包括要检索中国大陆的译名,我若不输入简体字,也知道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对于历时较久的译名,我多半是先检索各类新闻数据库。之常用的“联合知识库”现在台北县、国中图都不能用了,除非我去跑中研院或国图,否则我不知全文检索的情形。另一个跟类似的是“联合知识库. 原版报纸数据库 ”,它可以全文检索2003-2012年的新闻。总之,我现在较常用的“新闻知识库”、“报纸标题索引数据库(至94.12)”,但这两个数据库有两个问题,第一它比较偏重在联合报系,近期的大报才比较平均。第二它对于全文检索方面比较弱,几乎只检索到标题而已。联合报系由于发展较早,所以本身就很容易受中央社的翻译影响。其次才是中国时报系,但这十几年来被新泽西影响比较明显,这些都反映在“中国时报全版影像暨标题索引(民国39-88年)”、“中国时报全文报纸影像数据库(民国80-88年) ”、“新闻知识库 ”(中国时报系能全文检索的是知识赢家,自1994年以后,但中研院跟国图都没有)。再来是“中央日报全文影像数据库(1928.02-1995) ”,它的新闻比较严肃,但能检索到战前算是优点。苹果日报官网数据库做得很全,又能不必求助图书馆的资源,算是便利。最麻烦的是自由时报,这一直是我目前检索上的最大盲点,不容易查到早期的标题。总之,是否能将这些从1949年以后的平面媒体(包括后出的大报)其内文字数总合精确的计算出来,并得出比例是第一大难题,但我相信结果顶多在五五波,甚至新泽西还能略胜一筹。或是以近几年为主(我这里是讲报刊纸本、数据库,因为各大报官网删除新闻的年限都不同,而苹果有的是隐藏部分内文,比较像远见、商周、天下的做法,因此最后算起来还是会不精确),那么新泽西对新泽西,也许是6比4、7比3也说不定,我想会比较接近您对平面媒体的印象。但说实在话,进行彻底检索也许是比较负责的作法,但旁人要查证也会变得困难,最后任何一人质疑的话,搞不好就不了了之。“新泽西篮网”、“新泽西护栏”会让新泽西的检索爆增没错,尤其是没有加上“州”的情况,所以我有时会用减号去看这个差异。可惜台湾的新闻数据库,没有这种去掉某个关键字的功能,所以只好将两者分开检索了。最后您若有注意到“标准地名译写准则”,相信您随便一查也马上能理解,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就好,姑且当成一场闹剧吧。--Mihara57(留言) 2012年4月25日 (三) 16:14 (UTC)
- 我将我手边可以全文检索的“联合知识库. 原版报纸数据库 ”(2003-2012)提供给您:
- 《联合报》:新泽西vs.新泽西(724 vs. 508)
- 《经济日报》:新泽西vs.新泽西(250 vs. 186)
- 《联合晚报》:新泽西vs.新泽西(92 vs. 172)<=2008-2012
- 上面的数据仍未跟我之前说的“平面报纸却是呈现相反一面倒的情形”有所冲突,因为我并没有说是最近这几年的情形,这是大家的着眼点不同。网页资料您可能也查过了,但我还是补充一下,新泽西"新泽西"site:tw、新泽西"新泽西"site:tw,分别是155,000 vs.228,000,自转转换是153,000 vs. 228,000。--Mihara57(留言) 2012年4月25日 (三) 16:47 (UTC)
Re:
[编辑]我的答案还是:不值得。
理由:
- “发现自己带着感受唱歌时老师就夸奖好,没感受时就说不好,原来是感受在其中起的作用。”这已显示中间带有无法客观观察的主观在其中。
- “人类生理上原来有这样一种机制,这就是‘知觉工作的五大原理’的发现。有了这五大原理便顺理成章地解读了人类的‘心灵’机制。”这个研究牵涉到人类生理、心理,结果暨没经医学教授确认、也没找心理专家商量,有个“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有何用?我可以找本(中国文学)系教授来证明“外星人存在”?
- “2003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看后当即拍板”,又是一个外行人来认定书的价值。
如果真的他能提出好的学理证据,证实嗓音与生命状态相关,同时也能通过相关学门的专家审核通过再来说这本书有价值吧。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们爱玩的玄幻游戏而已。--Reke(留言) 2012年3月17日 (六) 14:26 (UTC)
噢,您是这样认为的,您要是亲自看过这本书后这样说,我一定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当年一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到北京大学访问,专程到甄立夫老师家里,花学费听甄老师讲他的《发声心理学》。学术研究的价值不就在于探索吗?还是留待历史检验吧!--Voice Charm(留言) 2012年3月17日 (六) 14:36 (UTC)
RE
[编辑]别理那个人,他整个思路都有问题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 2012年6月4日 (一) 00:10 (UTC)
邀请您参与中文维基百科第十次动员令
[编辑]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Reke/存档2012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维基百科质量提升活动“第十次动员令”现正举行,并会于即日起至2012年9月30日继续进行,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小动员令的4个主题分别是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基础条目、自然与自然科学、世界各地。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信息请您参见第十次动员令的主页,并请至报名页面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报名现已开放,而报名维基人必须至少有一条有效贡献,方可以报名参与,否则报名无效。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如果你不想在下次动员令再收到邀请,或想在下次动员令必定要收到邀请,请在此处加入你的用户名,谢谢。
For you
[编辑]我看到这篇,不知道是不是你,晚上还要写稿子,会不会太拼了?早上出门不是很容易会睡着……-36.232.221.196(留言) 2012年9月20日 (四) 15:53 (UTC)
关于书名号的讨论
[编辑]我昨天也问来了沈阳老师的email。考虑到是阁下担心我的问法可能有偏见或暗示或考虑不周全,我想烦请阁下草拟邮件内容,之后再由我发给沈老师,如何?——三猎(留言) 2012年10月12日 (五) 05:48 (UTC) 我也担心的是公布私人信件不太好。私人信件当学术参考也很不妥,甚至说不定会损害到沈阳老师。 原信问题很简单,建一个新的邮箱,我们都可以登录进去,就可以确认是未经修改的了。 我提出时确实没想到技术问题。只是一群门外汉在我熟悉的领域里指手画脚,我按他们的说法找来论据又不承认让我很恼火。如果确认了学术上没问题,即使搁置了,至少会记得以后时机成熟了要去跟进。--三猎(留言) 2012年10月12日 (五) 06:01 (UTC)
因为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的混乱,所以有些无法显示,拜托请你整理,谢谢!--洪浩唐(留言) 2012年10月14日 (日) 16:05 (UTC)
对于2012年台湾维基人秋季聚会有人将性别拿来讨论或做感言发表,请这次的主办人转达下次聚会主办人:“如见状,用手势提醒。”
[编辑]对于Wikipedia:聚会/2012年台湾秋聚#成果分享有段话这么写:
过去统计中维基编辑以男性居多,身为女性的Venation本来是因为要做开放数据库,想向维基百科借镜而参与聚会。目前她的编辑成绩虽然还有限,但她也在写作聚学习维基编辑中发现,其实编辑维基是没有什么性别差异的,而且很像在玩游戏。她也鼓励大家不分性别一起来“玩”写维基的游戏。
在台湾现实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性别是向来为讨论的焦点,所以不时出现所谓“男女薪资不均问题”、“女学生被校规约束穿裙子争议”、“台铁首位女性司机员”,还有“男护士”也被拿出来讨论,此现象在现实社会实在履见不鲜。既然维基百科是不分性别,这又何必刻意拿在公开场合讨论性别?台湾现实社会中就已经存在如此多性别现象,在明知没有性别区分的活动空间里,既然有人来到网络上,无论是否在维基百科参与编辑,又或是参与网络上别处的活动(比如网络报名比赛、facebook聚会……等等),若不是为了联谊相亲或购买男装女饰,实在无必要在公开场合发表涉及性别的感言。同道理,这如谈到对方的伤心事,怎会当着对方面提起伤心事,即便对方释怀,若被身旁的人看见则会产生不良观感,这情况会有种“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当有维基人公开谈论起性别,虽然主办人会基于言论自由的尊重而不便立即制止,但可以“采手势提醒”,以便使发表者可立即得知当下需要停止或改变话题。
以上,则是我恳请2012年台湾维基人秋季聚会主办人委托,向下次聚会主办人反映,以避免下次聚会又有人拿性别做聚会讨论或是做个人发表感言,否则就失去某人感言中发表:“其实编辑维基是没有什么性别差异的”这段话意义。-36.232.246.193(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3:13 (UTC)
- 您弄错情况了。正是因为维基编辑有很明显的性别分布不均,身为长期关注性别议题的主办人与主持人,我认为这个问题十分值得讨论,看看维基编辑是否真的有“性别天花板”。而这位与会者的回答,并不是在提伤心事,而是在说明台北的写作聚并没有太多性别的问题,鼓励女性突破心防多多参与,平衡维基百科上的性别观点。(例如目前较“女性”领域的条目,像时尚相关等等,在编辑的观注度上都较少。)因此,这并非需要制止的话题,也非不当发言,而是主持人有意引导的讨论焦点。
- 拥有性别意识而非“去性化”,是第二波女性主义带给后人的最大贡献。对于这样的议题,我认为十分重要,非但不应避免,反而应该多讨论,力求解决之道。--Reke(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3:30 (UTC)
- 你所谓“维基编辑有很明显的性别分布不均”,对此我强调:“编辑无关于性别,应视众人一律平等,请勿一再以性别为讨论焦点及方向。”所以无论基于什么理由,不该将讨论话题着重于女性身上,所以你提出的例如,我认为这会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来太过强化性别区分,二来是做法可以被改善(无须刻意去说女性怎样)。其适当做法就是不用预设立场挶限于女性,避免还没投入编辑之前,各位就先被洗脑(因为会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难道编辑什么领域还得分女性或男性拥有?)为了避免“关注度”一词被人误解读及用词不够贴近,建议改称“被活度”(指该条目或领域被编辑的活跃程度),整体讨论应放在如何将“被活度过低的领域”(也可称“低活度领域”)获得提升。什么“鼓励女性突破心防多多参与,平衡维基百科上的性别观点。”你这种话就是在意图将“维基百科被性别化”,你这想法及做法这理当需要被制止,否则这台湾现实社会存在太多性别现象,怎能容许这情况发生。总言之,要想达到你所说那些,建议讨论方向应以“如何吸引各位编辑者去关注(去激活)低活度领域”,而不是刻意将焦点放在女性身上,否则你原本得立意良善,但讨论方向及话题焦点太过于放在女性,只是造成“女性被物化”的反感。--—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36.232.219.229(对话)于2012年10月15日 (一) 17:27加入。
- 假如你不知道怎讨论,建议此事最好在下次聚会时,主办可以找男性与女性一起合作,就不会因为全都是男性,什么理由都朝向女性,这还不都是你们因为是男性,变成你们在想的、做的、讲的都是处于男性这一方,岂能不反感、不怀疑呢?-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7:31 (UTC)
- 搞不好你们这样讨论,正是吓跑还在观望中的女性不敢前往参与维基百科的原因!-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7:33 (UTC)
- 看你这句:“鼓励女性突破心防多多参与,平衡维基百科上的性别观点。”还真的有种女性被物化的感受,鼓励参与就好了,还强调是女性,然后还说“平衡维基百科上的性别观点”?这是拿女性当成平衡维基百科一种工具还是压重物那种的平衡块?搞不好你这话会让不少女性误以为你的性别观点就是这意思,这又怎不叫女性们能有好心情去参与。-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7:45 (UTC)
- 实际上该女性参与者就是本人力邀加入工作团队来平衡的,这点正是“性别意识”而带来的自觉。
- 不以性别为焦点正是“去性化”,这样只会维持性别权力不均衡的现状而无改善的可能。强调性别才能使得性别问题被发现,进而改善。
- 此外,现场对此一问题反应皆十分赞许,并无任何反感的现象。
- 麻烦搞懂“物化”再来谈什么叫女性被物化。正是女性主义由“女性跟男性一样,不应强调差异”的第一波女性主义中突破,变成“女性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且此一价值应可进入社会运作的权力核心”,女性才意识到自己被物化而反抗它。将焦点放在女性身上,正是反抗物化的方式,而非造成被物化的原因。
- 事实上如果你去看Supaplex的报告,许多国际的维基写作聚活动比我更以女性为焦点,甚至写作的主题就是女性。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办了 WikiWomen's History Month,写普林斯顿的女性相关条目;史密斯博物馆办了Smithsonian Women in Science Edit-a-Thon,扩充女性科学家条目。强调女性甚至其他的性别身份,才是走向性别平等道路的方法。--Reke(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7:46 (UTC)
你们团队有没有训练“维基百科前进校园推广员”?因为你们聚会似乎以校外居多,很少有推广到校内。--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8:09 (UTC)
-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方向与计划,我无力对不到场也不可能出力的意见一一考量、父子骑驴。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自行举办聚会找出自己的团队,维基社群一向开放自由来去。--Reke(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8:34 (UTC)
- 瞧你讲那是什么话?骂人还不见血耶,你有必要这么说吗?-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9:16 (UTC)
- 若是你真认为你与我之间是对牛弹琴,其实你用不着讲出不友善言词,我已经转向别人讨论去了,就不劳烦你了。--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9:30 (UTC)
- 我说的不是骂人的话。如果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指教我有这个没那个,而又不出任何的人力与资源让我可以多做这些要求,那么老实说我就是没那可能去理会这些意见。你这位高人的意见,我甚至连下回该找谁讨论都没有门路,我不晓得除了请你自行出来号召实践你的想法外,还能给什么回应。这就只是个好心的劝说而已,套句周星驰的话“你不爱听,那我就别说了”。--Reke(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9:27 (UTC)
- 瞧你讲那是什么话?骂人还不见血耶,你有必要这么说吗?-36.232.219.229(留言) 2012年10月15日 (一) 19:16 (UTC)
提删讨论,争取支持
[编辑]你好,我创建的一系列分类,如Category:四川裔台湾人,现正在提删讨论,我希望能争取你的支持,避免它被删除。以下为我的理由: 1. 台湾外省人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而不是单一族群,为尊重以及更了解每个人的出身,所以在外省人之外建立子分类。2. 分类名称或有争议,可以讨论大家认同的新名称,但不应该率然删除,徒然浪费时间。3. 分类主要目的是便于查阅,强求名称有来源是无意义的。4. 主张提删人士,之前在相关条目并没有付出太多努力,只是因为政治理念而要求删除。以上,希望得到你的认同,以及至讨论区进行投票,感谢。--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03:23 (UTC)
- 感谢你参与讨论,虽然你的立场是不支持。我的想法是,针对在台湾出生的外省人后裔,他们是个特殊的族群,但是始终没有被归类过。在台湾过去尚有籍贯制度,大约是第二代至第四代之间。再之后没有籍贯制度,慢慢被模糊成单纯的外省人。这中间的夹层世代,无法被归类,被悬置在那边,也不被当成是四川本地人,也不被当成台湾本地人,但是总要有个名分给他们。因为世界太新,只能用指头一一指认,给他一个名字。至于名称,我只是单纯的取联集,四川&台湾。本来的想法只是先做好整理,再经由讨论来取得好名字,再移动过去,没想到一动工就被提删了。大概的想法如此,Thank。--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08:22 (UTC)
- 关于你所提之4,实用性问题,在我完成分类之后,会把这些人重新归类回外省人之下,解决查找的问题。原先分类进行更名,我也不反对,但是这个分类确实实用,也是现实存在的,不应该因为意识型态而阻止分类的出现,希望你再度考虑。--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19 (UTC)
Re:可以再创一个分类,例如台湾外省人物,这并不是问题。个人认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很多人因为政治理由不喜欢台湾字眼出现,只是避了台湾,又很难把分类特质传达出来。如何找出好的字眼来描述这个分类是主要问题,提删只是意气之争。--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0:34 (UTC)
Re:说实话我感觉很差,已经觉得不太想编。叫台湾河北人,河北台湾人还是台河人,叫中华台北河北,中国台北河北人都可以。一开始就说不是名称的问题了,名称你们可以自己去讨论,开个投票,决定好了再跟我讲。要删分类就删吧。--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8日 (四) 08:49 (UTC)
四川出生的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者
[编辑]Category:四川出生的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者,此类别已建立。我认为可以用此分类收纳成年之后,再随政府来台的人士,约1920年代出生于四川的人士。其他的类别需要建立的,我们还可以再讨论,Thanks。--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2年10月17日 (三) 15:28 (UTC)
Hello, Reke, 这条目不是我建立的, 但看到被提删, 觉得值得保留,所以做了些增修。欢迎身为政大校友的您参与编辑,并至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2/10/14#国立政治大学学生会表示意见,谢谢! --WildCursive(留言) 2012年10月22日 (一) 01:31 (UTC)
你好矛盾唷...之前鼓励写条目,来到李翊君编辑来看,你却说:“专辑未必能一一开设条目”,似乎你又有理由可说,是吧?--36.232.246.150(留言) 2012年10月22日 (一) 12:37 (UTC)
- 我知道你没有看,就直接将我编辑全恢复原状,不然现在李翊君条目也不会多出几个红链出来,你做的事,你自个瞧瞧吧。--36.232.213.13(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16:49 (UTC)
佩服阁下
[编辑]我很佩服你能对他们所写高坂知武里头内文撰写方式有这么大容许,若换成是放在条目上,老早就挂上好几个模板,这肯定要全部重写,最醒目就是内文居然有加脸书连结,我倒不觉得扯、瞎或夸张,因为你们是上课用,只不过当前高坂知武呈现出来像是家家酒。--36.232.213.13(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18:40 (UTC)
- 我的确是瞎了,因为我看不到脸书连结在哪里。还有这堂课日程是一个学期,不是30小时DYK维基速成班。--Reke(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19:49 (UTC)
- 我想你指的是地址的连结吧?我已经跟学生提到不要放Google Map连结,不过他还没动手。Supaplex(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8:29 (UTC)
求2012台湾冬聚的日期......
[编辑]表示最近已经开始安排明年的东东了....但不知道何时冬聚阿.....ltdccba--Jason--Lin-> 2012年10月30日 (二) 05:33 (UTC)
回应--对中共活体摘取法轮功学员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条目指教
[编辑]- (!)意见,标题一定要改,我的建议是至少应改为“中国器官摘除争议”。另外内容需大量改写,现在的笔调完全就是心态不正的政治文宣,多到我都不晓得怎么举例。--Reke(留言) 2012年11月10日 (六) 20:28 (UTC)
- (:)回应谢谢前辈用户Reke的指教,(1)条目名称;许多文件(联合国报告、美国人权报告等)都写“指控”,并不只是个“争议”,美国国会听证会标题亦然,其实我是忠于正式文件上的名称。(2)笔调部分,需要改善更中性,但说是政治文宣,太沉重。大都引述来源,很多话都不是我说的、也不是法轮功学员的说法,而是不存在利益冲突的第三方调查人员、医学家、人权组织的说法,这说明这项指控受到的关注及有其可信度。(3)您是否能协助随意举几个例子提供参考,以利我来思考调整笔调,我很谢谢您的帮助。Wetrace(留言) 2012年11月11日 (日) 01:50 (UTC)
- (:)回应谢谢Reke的示范,这个例子,我觉得您这样写挺好,有个例示,对我是很好的帮助,比较知道怎么修改,很真诚的感谢您。晚些我回来修整,得先离开电脑一阵子。Wetrace(留言) 2012年11月11日 (日) 05:30 (UTC)
- (:)回应谢谢Reke,(1)第一段总述,已经依照您的建议版本修改,只做了一点微调(联合国酷刑专员认为指控可信、也列入联合国报告,但“可信”这两个字目前还没列入 联合国报告---因此我仍保留 酷刑专员)。非常谢谢。(2)因为我“中国政府回应”部分的架构撰写,这几天一再延后,光是补充原内容的 多元可靠来源、独立调查论证,就花了很大量时间阅读、搜寻、整理。晚些,我写好“中国政府回应”初稿,届时 整个条目,很多地方就能相互印证来修整,强化中立性。Wetrace(留言) 2012年11月11日 (日) 08:54 (UTC)
- (:)回应谢谢您 花时间与耐心提供的 中立性例示,条目仍然遭删除了,可惜我未能在七天内让条目达到高标准。我会再继续编修,希望提出好的内容。感谢!再请指导。Wetrace(留言) 2012年11月12日 (一) 05:15 (UTC)
你是分不清别人善意何在吗?
[编辑]请问你参加Wikipedia:聚会/台湾维基人台北定期聚会/假日写作月聚/2012年11月有何帮助?你是想引发李翊君编辑战的意思吗?为何你老是讲不听?--36.232.222.174(留言) 2012年11月12日 (一) 17:56 (UTC)
RE
[编辑]回复您在我讨论夜的提醒:
如要变更回原本的作法,我没有异议,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本人开头变更此项分类。不过,台南人、高雄人与彰化的分类很早就已经存在,所以台湾出身份类当时来就没有统一,问题并非现在统一分类名字化之后才有的。
然后再提醒您
- 他跟我的分类观念差异,跟您提醒我的问题--完全不同,他是想要依出身的时代来做区分(日治时期出生的人同时拥有“嘉义市出身人物”与“嘉义市人”,战后出生的只有“嘉义市人”),并非您提出的问题。
- 如果照您的说法,那目前的维基分类,应该也只有台湾人条目才有此种思维,因为其他国家的人物条目,向来只有依出生地做分类(如:伦敦人)若后来移居他国才会多其他分类的作法。--福克大叔(留言) 2012年11月18日 (日) 23:12 (UTC)
很明显地,阁下为维基百科贡献的事迹所受到的关注度实在不够,无法继续保留这篇文章供后人景仰,在此深表遗憾。--36.232.218.193(留言) 2012年12月1日 (六) 05:26 (UTC)
讨论简谱的问题
[编辑]您好我想跟你讨论一下简谱--
关于判断破坏的指教
[编辑]您好, 刚刚 在当前破坏区,举报一位用户,不当使用傀儡、不文明、人身攻击、侮辱宗教信仰、绰号性质歧视。 我不知道,我的申诉及理由,是否合宜,是否错过他人;若您有空时,欢迎给半新手一些指教。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当前的破坏#.7B.7BUserblock.7CAistsana_.7D.7D Wetrace(留言) 2012年12月12日 (三) 05: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