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
道路长度 | 0.3千米(0.19英里) |
---|---|
车速限制 | 禁止车辆通行 |
地点 | 香港中西区上环 |
起点 | 楼梯街/弓弦巷 |
终点 | 水坑口街/華里 |
摩罗街(英语:Lascar Row)位于香港上环,位于皇后大道西与荷李活道之间,受乐古道分为摩罗上街(英语:Upper Lascar Row)和摩罗下街(英语:Lower Lascar Row),摩罗上街的东面连接楼梯街,是一条集中售卖古董的街。
名称来源
[编辑]香港开埠时,不少印度水手与士兵喜欢在此聚集摆卖货品,当时香港人已把印度人称为“嚤啰”,因此此街便称为摩罗街。至于英文名,同样与印度人有关。Lascar 源出[阿拉伯语]及[波斯语]Lashkar,原指虔诚军、士兵、护卫,其后已引申为[亚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员的统称。一说是由Musselmen简化成Morra而称为“嚤啰”。 此外,摩罗街亦称'猫街'([英文]:'Cat Street'),因为这里有很多经营古董买卖的商店,也有不少“杂架摊”,坊间传闻这里有一些店家卖俗称为‘老鼠货’的贼赃,所以都会叫那些买老鼠货的人,像猫一样,所以慢慢就叫作为‘猫街’。
历史
[编辑]1840至1850年代,数十名印度人聚居在附近一带当小商贩,同时吸引大批的印度水手暂住,[驻港英军]的印度士兵亦会到此购买印度商品,港英政府因此顺势将此地段拍卖,供印度人使用,建立现时的“摩罗下街”。政府在1849年的售地计划中表明:“1849年11月27日拍卖官地,位于印度庙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可见当时此处已建有印度教庙宇。[1]
1860年代,广东四邑地区因争夺地方资源爆发严重土客冲突,死伤枕藉。当时原籍开平的香港富商谭三才(又名谭亚财)为支持新会乡里打败客家人,凭着自己的人脉关系,暗中招募百多名曾经服役的印度士兵,配备新式洋枪,乘船到新会增援。其中有留居香港的家眷因顿失家庭经济支柱,要求赔偿安置,政府于是向谭三才追究,谭三才其后认罪赔偿损失,并在摩罗街以南位置建设“摩罗上街”作为安置,自此原摩罗街便改称为“摩罗下街”。[1]
随着时代发展,居住摩罗上、下街的印度人陆续迁居市区各处或离开香港,到20世纪初,该区只剩十多户印度人。原来商铺亦由经营杂货的华人进驻,以售卖字画、古董等杂货而闻名至今。二次大战后,政府为改善交通,在摩罗上、下街之间开辟“乐古道”,取该区“爱好古玩者的乐园”之意。[1]
街道文化
[编辑]摩罗街自1920至30年代起,便已经是一个旧货买卖市场。其所售卖的古董,除了昂贵的艺术品外,也有其他杂项货品。包括古董电器、旧玩具、旧明信片与海报等等,是喜爱怀旧物品人士寻宝的好地方。由于摩罗街的历史特色,香港旅游发展局向海外游客推介,指摩罗上街为售卖丝织品、刺绣、玉石及木制品的好地方。此外,摩罗街在旅游刊物中亦有介绍,国际著名。因此,吸引不少中外游客来参观、购物及拍摄,也吸引过不少古董艺术店在此,及邻近荷李活道开店,成行成市。
-
摩罗街的老照片
-
摩罗上街的商店
-
杂项货品
-
摩罗上街
摊档
[编辑]这里的古董店主要以摊档为主,纸张、陶瓷、铜器、玉器、石器等各种材质,旧钟表、旧皮包、鸟笼、瓦当、钱币、旧钢笔、旧电话、米老鼠、芭比娃娃等各种小玩意,沾上点旧的边的物品应有尽有。这里大东西好东西不多,但花上半天时间寻觅到一个做工上佳的银盘或者小银勺、小银铃还是很容易的。那些产自国外的瓷器,质量也不错,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价钱不算太高,只是不成套。如果能经常去逛逛,说不定能凑齐。这样,虽然它们作为日用品已经退出了生活舞台,而作为家庭装饰,却有一种独特的趣味。[2]
摩罗街以古董闻名,两旁开设了许多出售古董物品的商店,如古代婚礼服饰、巨型瓷器花瓶、小巧的鼻烟壶、雕刻精美的玉器、罕见的古代钱币和铜镜等等,吸引不少人士慕名而来,选购。古董店以外,路上还有很多杂货摊档,旧式生产工具,如风扇、留声机、衣车、上链手表、旧书籍报章等,售价相当便宜,因而常常吸引喜欢怀旧风的朋友前来“寻宝”。摩罗街有着琳琅满目的物品,琐碎至钥匙圈、襟章等特色纪念品,甚至连电器、家俱等大型物品都可以找到。许多人把这里当作是是寻找廉价纪念品的宝库。[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