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文徵明 | |
---|---|
大明翰林院待诏赠修职郎南京国子监博士 | |
籍贯 |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 |
谥号 | 贞献(私谥) |
出生 | 成化六年十一月初六日 (1470年11月28日)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
逝世 |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 (1559年3月28日)(88岁)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
墓葬 | 苏州相城区孙武纪念园 |
配偶 | 昆山吴氏(吴愈之女) |
亲属 | 父:文林 文师: 吴宽 书法师:李应祯 绘画师:沈周 |
出身 | |
| |
著作 | |
|
文壁(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字徵明,中年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湖广衡州府衡山县(今湖南衡东),明代画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一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派领袖。
家世
[编辑]先世衡山人,故一号文衡山。先祖与文天祥同族,以军功出世,明初文定开随朱元璋征讨张士诚有功。祖父文惠入赘苏州人张声远家,遂迁居长洲。父文林,成化间进士,官至浙江温州府知府。兄文征静,弟文室[1]。
生平
[编辑]成化六年十一月初六日(1470年11月28日),文征明出生于苏州德庆桥西北曹家巷。他早年曾向王韦之父王徽问学。十三岁至十五岁时随父在博平县。十六岁返回苏州,与唐寅、都穆订下交谊,并跟随都穆学诗。十七、八岁间,文征明因父在滁州南京太仆寺为官,跟随前往。期间于太仆寺少卿吕㦂左右服侍。十九岁为诸生时,写字不佳,被列三等,不得参与乡试,始努力学习书法[2]。奈仕途不顺,九试皆墨,一直未能考取功名。
弘治二年(1489),文征明二十岁,因不喜欢科举严格的章法,乃与祝允明、唐寅、都穆、杨循吉倡导写作古文辞。这年他在承天寺双娥精舍参观沈周作《长江万里图》,颇有感悟,遂拜沈周为师。师徒二人关系甚洽,文征明说:“吾先生非人间人也,神仙中人也!”云云,而沈周也夸赞征明说:“征明庚甲(指年龄)何异,乃聪慧若此?”按钱谦益所辑《石田先生事略》,沈周一开始担心教授文征明作画会影响他的学业,不过最终还是将自己的本事倾囊相授。文征明一生都非常尊敬这位师友,即使日后成名,也一直认为自己无法在作画上超越沈周。[1]弘治五年(1492),文征明师事吴江人西村先生史鉴、赵宽,两人皆擅诗文。当年,于自宅营造了停云馆。娶昆山人吴愈第三女为妻。吴氏之母夏氏,为太常卿夏㫤之女。时文征明交游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吴爟、吴奕、蔡羽、钱同爱、陈淳、汤珍、王守、王宠、张灵为处士邢参“东庄十友”。明年,因父亲的关系结识庄㫤,为忘年交。这期间,文征明逐渐笃定了不仕之志。[1]
弘治八年(1495),师从吏部右侍郎吴宽。宽与文征明父文林为同年进士,当时正在家居丧,文林便将儿子送去学习。吴宽非常高兴,将自己的古文法悉数教给文征明,并在朝廷公卿间称赞这位学生。到了秋天,文征明前往应天府参加乡试,没能中举。同年画《金蕉落照图》吴瑞(字德征)为之作诗,又与唐寅商讨作画之法。弘治九年(1496),学习荆浩、关仝的技法。弘治十年,文征明因博古善议论,熟知元、明间故事,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一同被人称为“吴中四才子”,时年二十八岁。文征明性格木讷,不近女色,唐寅、钱同爱、祝允明等往往以女子诱惑、调戏征明,终不为所动。[1]
弘治十一年(1498),与唐寅、顾兰上南京应试,三人中只有文征明一人不售。翌年,徐经、唐寅卷入考题泄露案,唐寅被黜为吏,不久出走,将家事托付给文征明。六月七日,父丧。至弘治十四年除丧,继续发奋读书。明年,唐寅归家,文征明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屡次规劝他不可颓丧,几乎导致两人失和。后来文征明有诗描绘这一时期的唐寅:“若非纵酒应成病,除却梳头即是僧。”寅最后写了一封《答文征明书》向他道歉。往后,文征明多与友朋游于虎丘、太湖间。弘治十八年,文征明在苏州已经出名,吴爟、许国用雨中来访求画。
正德元年(1506)四月,文征明参与修撰的《姑苏志》告成。同年秋,沈周将自己临摹的《富春山居图》送给文征明。正德二年,其兄文征静遇事,征明千方百计为兄解难。两个月间,废寝忘食,终得保全。至秋季,征明在应天府应试,再度落榜。此后,文征明的书法逐渐为人所道,当时士大夫多求征明书写墓志铭。正德六年,文征明正式以字行世,字则改为征仲。正德七年(1512),宁王朱宸濠遣人来招文征明,征明硬是称病不见,也不接受任何馈赠,连报书都没有写。当时唐寅、谢时臣、章文都应了宁王的招聘,有人劝文征明也看在王的地位上答应,但他只是笑而不语,作诗云:“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将自己比喻为翱翔万里苍冥的飞鸿,不可能被宁王所网罗。其后宁王事败,大家都以为文征明有先见之明。八年,应试又不售。十年,代表苏州府县学生尚书吏部尚书陆完,对当时学校生员没有出世之途的问题作了反映。十一年,文征明第七次应试,不售。加之十四年秋、嘉靖元年秋两次应试,共计九次,皆不中。[1]
嘉靖二年(1523年),由刑部尚书林俊、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于朝,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3][1]。此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字画者众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其中尤其以杨维聪等人最嫉妒文征明,据说有人尝说:“我衙门中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1] 文征明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内三次提出辞呈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早登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之列,晚岁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四方求购书画者踏破门槛,据传“海宇钦慕,缣素山积”。风仪整肃,日本使者登门求画,再拜而辞,答:“事关国体。”
年近九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未待写完,文徵明“便置笔端坐而逝”。享寿九十岁,是“吴中四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中最长寿的一位。门人私谥“贞献”。朝廷敕赠修职郎、南京国子监博士。[1]其墓葬位于苏州相城区孙武纪念园内。
画作
[编辑]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远学郭熙,近则取法于赵孟𫖯等人。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在文徵明二十二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生。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他的传世书法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四体千文》、《草书千字文》、《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仇英画赵孟𫖯写经换茶图文徵明书心经合璧》等;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关山积雪图》、《仿赵伯骕后赤壁图》等;著有《莆田集》。
-
文徴明 1542年 仿李成寒林图 纸本墨画 大英博物馆
-
文徵明 东园图 横卷绢本设色 纵30.2厘米 横126.4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1518年
-
文徴明 1542年 倪赞像题跋 上海博物馆
书法
[编辑]诗作
[编辑]《暮春斋居即事》
“ | 经旬寡人事,踪迹小窗前。 暝色连残雨,春寒宿野烟。 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 零落梅枝瘦,风吹更可怜。 |
” |
《石湖》
“ |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东注越来溪。 凉风枭枭青苹末,往事悠悠白日西。 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 |
” |
《感怀》
“ | 五十年来麋鹿踪,苦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
” |
《月夜登阊门西虹桥》
“ |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 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 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
” |
《夏日睡起》
“ |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
” |
代表作
[编辑]- 《雨余春树图》1507年(正德二年)国立故宫博物院
- 《关山积雪图》1532年(嘉靖十一年)国立故宫博物院
- 《江南春图》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国立故宫博物院
- 《枯木寒泉图》154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
- 《真赏斋图》1549年,上海博物馆
- 《千岩竞秀图》1550年,国立故宫博物院
- 《虞山七星桧图》----年,檀香山艺术博物馆
- 《溪桥策杖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 《春深高树图》
- 《山雨图》
- 《临溪幽赏图》
- 《绿阴长夏图》
- 《松壑飞泉图》
- 《石湖图》
- 《洞庭西山图》
- 《金焦落照图》
- 《金陵十景图》
- 《拙政园图》
- 《东园图》卷 故宫博物院
- 《惠山茶会图》卷 故宫博物院
- 《兰竹图》卷 故宫博物院
- 《临溪幽赏》轴 故宫博物院
后代
[编辑]长子文彭,字寿承,号三桥,著名书法篆刻家,明清流派篆刻开山祖师。
次子文嘉,字休承,号文水,工石刻,擅画山水,著有《和州诗》、《钤山堂书画记》等。
孙文肇祉
曾孙文震孟,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玄孙女文俶,明代画家
玄孙文秉
来孙文点,清代画家
参考文献
[编辑]- Craig Clunas(柯律格)著,刘宇珍等译:《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北京:三联书局,2012)。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明四家 又称:吴门四家、吴门 | |
---|---|
沈周 | 文征明 | 唐寅 | 仇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