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乐队
The Cure 治疗乐队 | |
---|---|
组合 | |
音乐类型 | |
出道地点 | 英国英格兰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 |
活跃年代 | 1976–现在 |
唱片公司 | |
网站 | www |
相关团体 | |
现任成员 | |
罗伯特·史密斯 西蒙·盖洛普 罗杰·奥唐纳 佩里·巴蒙特 杰森·库珀 里夫斯·加布雷尔斯 | |
已离开成员 | |
迈克尔·邓普西 珀尔·汤普森 洛尔·托尔赫斯特 马蒂厄·哈特利 安迪·安德森 菲尔·索纳利 鲍里斯·威廉姆斯 |
治疗乐队(英语:The Cure,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称为治疗乐队,台湾称为怪人合唱团),是一支于 1976 年在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成立的摇滚乐队。该乐队经历了多次人员调整,只有其核心、吉他手兼主要曲作者罗伯特·史密斯是固定成员。他经常以其一头乱发、苍白的面庞,和涂抹故意弄脏的唇膏示人。
治疗乐队在 1970 年代末开始尝试创作。他们的第一张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及一些早期单曲,使他们在英国新兴的后庞克和新浪潮运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乐队在 1980 年代早期从哥特摇滚中汲取灵感,音乐主题趋向黑暗和痛苦。在 1982 年的专辑《Pornography》发行后,由于罗伯特·史密斯十分希望将乐队带回原来阴郁的风格,使乐队的未来难以预测。随着 1982 年发行的单曲《Let's Go to Bed》,史密斯开始在乐队的音乐里注入更多流行音乐的元素。随后乐队的人气日渐增长,特别是在美国,乐队的歌曲《Just Like Heaven》、《Lovesong》和《Friday I'm in Love》均进入了告示牌的前 40 位。在 1990 年代初,治疗乐队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另类摇滚乐队之一。经粗略统计,2004 年乐队已售出两千七百万张专辑。至今,乐队已经发行 13 张录音室专辑、2 张 EP 和超过 30 首单曲,全球专辑销量超过三千万张。[1]
历史
[编辑]成立及早期(1973—1979)
[编辑]治疗乐队最早的前身是一个名为“Obelisk”的乐队,由克劳利地区圣母中学的学生们组成。[3][4]乐队于 1973 年 4 月进行了首次公开演出,成员分别为罗伯特·史密斯(钢琴)、迈克尔·邓普西(吉他)、洛尔·托尔赫斯特(打击乐器)、马克·塞卡尼奥(Marc Ceccagno,主音吉他)以及艾伦·希尔(Alan Hill,贝司)。[4] 1976 年 1 月,马克·塞卡尼奥联合他在圣威尔弗里德天主教学校的同学组建了“Malice”乐队,成员包括罗伯特·史密斯、迈克尔·邓普西和另两位同学。[5][6] 1976年4月下旬,塞卡尼奥和其他两名成员离开了乐队,同时托尔赫斯特(鼓手)、马丁·克雷西(Martin Creasy,主唱)、珀尔·汤普森(吉他)加入了乐队。[7] 1977年1月,在克雷西离开后,乐队愈加受到庞克摇滚的影响,并决定将乐队名改为“Easy Cure”(该名称来源于托尔赫斯特创作的一首歌曲)。[8]
1977年5月18日,Easy Cure和德国厂牌Ariola-Hansa签订了唱片合约。[5] 然而,尽管乐队为公司录制了数首歌曲,却没有一首出版。[9][10] 1977年9月,Easy Cure的主唱离开了乐队。乐队在面试后,最终决定由罗伯特·史密斯担任主唱。[11] 1977年9月和10月,邓普西、史密斯、汤普森、托尔赫斯特四人在伦敦录制了他们的第一张录音室样本唱片,[9] 但最终并未发行。[10] 1978年3月,在权衡了未来的发展后,乐队与 Hansa Records 解约。[12] 罗伯特·史密斯在之后回忆道:“我们那时很年轻。他们总想把我们改造成一支青少年乐队。他们希望我们能去翻唱别人的作品,但我们并不想这么做。”[10]
1978年,珀尔·汤普森被踢出了乐队,因为他的演奏风格和史密斯当时所钟爱的极简主义作曲风格不一致。[13] 4月22日,Easy Cure在蒙蒂菲奥里学院礼堂(Montefiore Institute Hall)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14] 随后,史密斯将剩下的三人阵容(史密斯、托尔赫斯特、邓普西)命名为“The Cure”,即治疗乐队。[15] 同月晚些时候,乐队在苏塞克斯的栗子录音室(Chestnut Studios)录制了他们的首张作品,并做成了音乐样本,分发给各个主流唱片公司。[16] 其中的一份样带落到了宝丽多唱片的星探克里斯·帕里手里,后者在1978年9月将治疗乐队签入自己新成立的隶属于宝丽多唱片的新厂牌Fiction Records旗下。[17] 1978年12月22日,乐队在Small Wonder Records发行了他们的首张单曲《Killing an Arab》。此曲同时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和指责:尽管单曲由于其激进的标题受到了种族仇视的指责,但此歌曲实际上是以法国存在主义作家 加缪 的小说《局外人》为基础创作而成的。[18] 乐队选择于1979年再版此张单曲,并在唱片上贴上了否认种族歧视的标签。《NME》早期的一篇关于乐队的文章写道:“(治疗乐队)就像一股从城郊向烟雾弥漫的首都酒吧及俱乐部吹来的清新空气”,并指出“随着约翰·皮尔的推广以及特邀演奏而排满的日程表,乐队能否继续保有(音乐上)别具一格的生活情趣,仍有待观察。”[19]
1979年3月,乐队发行了首张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由于乐队成员并不熟悉录音工作,克里斯·帕里和录音工程师迈克·赫奇斯掌管了录音的全过程。然而乐队对他们的首张专辑感到不满意,尤其是史密斯。他在1987年的一次采访中坦承:“很多东西都很肤浅——我当时甚至也不喜欢它。有人批评它很肤浅,我认为他们是有道理的。甚至当我们制作完成后,我还想添加一些我认为更有内涵的东西。”[20] 同年6月,乐队发行了第二张单曲《Boys Don't Cry》。
8月至10月期间,乐队作为苏西与女妖的演出嘉宾,在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进行Join Hands巡演。在苏西与女妖的录音吉他手约翰·麦凯(John Mckay)中途离队后,罗伯特·史密斯临时加入了该乐队以填补空缺,在巡演中身兼二职。[21] 这一段经历对史密斯影响深刻:“在与苏西与女妖乐队合作的第一个晚上,我被演奏的力量所震撼。这与我们对治疗乐队所做的事情非常不同。在此之前,我希望我们能像吵闹公鸡乐团(Buzzcocks)或埃尔维斯·科斯特洛一样,成为一个庞克版的披头四乐队。成为苏西与女妖成员的这段经历确实改变了我对所做事情的态度。”[22]
治疗乐队的第三张单曲《Jumping Someone Else's Train》在1979年10月上旬发行。[23] 紧接着,邓普西由于对史密斯为即将发行的专辑所写的素材反应冷淡而被“解雇”,于是他加入了The Associates乐队。同时,The Magazine Spies乐队的贝司手西蒙·盖洛普和键盘手马蒂厄·哈特利加入了治疗乐队。同年11月至12月,The Associates乐队作为嘉宾,同治疗乐队和The Passions乐队参加了英格兰地区 Future Pastimes Tour 的巡演。治疗乐队的新阵容在此期间演奏了数首新专辑中的歌曲。[24] 同时,史密斯、托尔赫斯特、邓普西、盖洛普、哈特利和汤普森组建了一支衍生乐队,由一些家人和朋友担任和声,并由当地的邮递员弗兰基·贝尔(Frankie Bell)担任主唱,在12月以“Cult Hero”的名义发行了一张7英寸单曲。[25]
早期的哥特式阶段(1980—1982)
[编辑]由于乐队在第一张专辑中缺乏创意,史密斯在乐队1980年发行的的第二张专辑《Seventeen Seconds》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26] 这张专辑由他和迈克·赫奇斯共同创作,并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上排名第20位。专辑中的单曲《A Forest》成为乐队第一首热门单曲,在单曲榜上排名第 31 位。[27] 这张专辑与人们印象中治疗乐队的声音有所不同,赫奇斯将其描述为“忧郁、大气,与《Three Imaginary Boys》非常不同”。[28] NME在对该专辑的评论中表示:“对于像治疗乐队这样年轻的乐队来说,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涵盖了如此多的音乐类型,令人惊讶。”[29] 与此同时,史密斯开始担心所谓“反形象”(anti-image)的概念。[30] 史密斯告诉媒体,他对与“反形象”有关的联想感到厌烦,因为一些人认为这是“精心伪装他们的平凡”,他表示:“我们必须摆脱那个反形象的东西,毕竟那并不是我们一开始创造出来的,而且看起来好像我们是在故意变得更晦涩。我们只是对传统摇滚形象不感兴趣。整件事真的变得失控了。”[31] 同年,《Three Imaginary Boys》在美国市场上被重新包装为《Boys Don't Cry》,并添加了新的艺术作品和修改后的曲目列表。为宣传这两个版本,治疗乐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世界巡演。巡演结束后,马蒂厄·哈特利离开了乐队,并称:“我意识到这个乐队正在走向自杀式的、阴郁的音乐——我对这种东西根本不感兴趣。”[32]
1980年,乐队和赫奇斯一起制作并发行了第三张专辑《Faith》。[33] 这张专辑进一步加剧了《Seventeen Seconds》中的阴郁情绪,在英国排行榜上最高排名第14位。[27] 专辑的盒式磁带中包含了动画影片《Carnage Visors》的器乐配乐,该动画是乐队1981年巡演的开场动画。[34] 1981年末,治疗乐队发行了单曲《Charlotte Something》。到这时,乐队音乐中的阴郁情绪已经对成员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陷入了残忍的困境”。有时史密斯会被他在舞台上展现的角色所吞噬,最后流着泪结束演出。[35]
1982年,治疗乐队录制并发行了《Pornography》。这是乐队早期“压抑沮丧”三部曲的最后一张专辑,巩固了乐队作为新兴哥特摇滚传播者之一的地位。[36] 史密斯表示,在录制《Pornography》期间,他“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但这与团队无关,而与我的性格、年龄和性格有关。我想我在《Pornography》这张专辑上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回想并了解了其他人对当时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后,当时我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20] 盖洛普这样描述这张专辑:“虚无主义占据了整张专辑……我们唱‘即使我们都死了也没关系(It doesn't matter if we all die)’,而这正是我们当时的想法。”帕里担心这张专辑没有适合广播播放的热门歌曲,并要求史密斯和制作人菲尔·索纳利润色歌曲《The Hanging Garden》,并将其作为单曲发行。[37] 尽管乐队担心这张专辑不会取得商业成功,《Pornography》还是成为了乐队的第一张英国十大专辑,排名第8位。[27]
《Pornography》发行后,乐队又进行了名为“十四个露骨时刻”(Fourteen Explicit Moments)的巡演。乐队首次采用了他们标志性的大而高的头发造型,并在脸上涂抹口红。[38] 巡演结束时,西蒙·盖洛普与罗伯特·史密斯在酒吧打了一架,随后前者离开了乐队。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两人没有任何的交谈。[39] 史密斯随后搁置了治疗乐队,并于1982年11月重新加入了苏西与女妖乐队,担任主音吉他手。[40] 他随后成为该乐队的全职成员,并被推荐为乐队主唱,甚至还在现场视频和专辑《Nocturne》中出现。随后,史密斯和苏西与女妖乐队一起录制了专辑《Hyæna》,但在1984年6月,即专辑发行前两周离开了乐队,决定专注于治疗乐队。[41]
商业上的成功(1983—1988)
[编辑]随着盖洛普的退出以及史密斯和苏西与女妖的合作,有关乐队解散的谣言四起。1982年12月,史密斯对杂志《Melody Maker》称:“治疗乐队真的还存在吗?我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到了我不想再以这种形式工作的地步了。”他随后补充道,“无论发生什么,我、劳伦斯和西蒙都不会再在一起了。我知道这一点。”[42]
克里斯·帕里很担心治疗乐队的状况,并确信解决乐队目前困境方案是重塑其音乐风格。帕里设法说服史密斯和托尔赫斯特接受这个想法,他称:“这对罗伯特很有吸引力,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想摧毁治疗乐队。”[43] 两人于1982年末发行了单曲《Let's Go to Bed》,其中托尔赫斯特担任键盘手而非鼓手。虽然史密斯将这首一次性写成的单曲称为“愚蠢的”流行歌曲,[44] 但它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在单曲榜上排名第44位,[27] 还进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前 20 名。随后在1983年,两首更成功的歌曲:基于合成器的《The Walk》达到了第12名,《The Love Cats》则达到了第7名,并成为了乐队第一首英国十大热门单曲。[27][45] 这些单曲及其B面都被收录在1983年发行的合辑《Japanese Whispers》中。 [46]
1984年,治疗乐队发行了一张迷幻摇滚专辑《The Top》,史密斯在这张专辑中演奏了除鼓(由安迪·安德森演奏)和萨克斯风(由Malice乐队的早期成员珀尔·汤普森演奏,他后来正式加入了治疗乐队)之外的大部分乐器。这张专辑在英国排名前十,也是他们第一张在美国打入Billboard 200的录音室专辑,排名第180位。[27][47] 《Melody Maker》杂志称赞这张专辑为“永不过时的迷幻摇滚”,同时发出疑问,“我还没有遇到任何人可以告诉我治疗乐队为什么如此受欢迎”。[48] 治疗乐队随后与汤普森和安德森一起开始了他们的“Top Tour”全球巡演,并由担任专辑制作人的菲尔·索纳利演奏贝司。 治疗乐队于 1984 年底发行的第一张现场专辑《Concert》收录了这次巡演的录音。巡演即将结束时,安德森因破坏酒店房间而被解雇,取而代之的是鲍里斯·威廉姆斯,他曾是乐队Thompson Twins的巡演鼓手。[49][50] 不久后,索纳利也因为巡演的压力而离开。[51] 这段时间,治疗乐队的前贝斯手西蒙·盖洛普组建了Fools Dance乐队,并在加里·比德尔斯(Gary Biddles)的调节下,与史密斯和解,重新加入了治疗乐队。[52] 史密斯对盖洛普的回归感到欣喜若狂,并向《Melody Maker》称:“我们又是一个团体了。”[53]
1985年,史密斯、托尔赫斯特、盖洛普、威廉姆斯和汤普森组成的新阵容发行了专辑《The Head on the Door》。这张专辑成功地将乐队音乐中乐观和悲观的方面结合在一起。[54] 这张专辑在英国排名第7位,在美国排名第59位。[27][47] 这次成功部分归功于该专辑的两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曲《In Between Days》和《Close to Me》。继专辑和世界巡演之后,乐队于1986年以三种形式发行了单曲合辑《Standing on a Beach》(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曲目列表和特定标题)。这张合辑进入了美国排行榜前50位。[47] 乐队随后进行巡回演出以支持该合辑,并发布了在法国南部拍摄的节目《The Cure in Orange》的VHS和激光光碟。在此期间,乐队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德国和比荷卢三国)人气极高,并且在美国和加拿大也越来越受欢迎。[55]
1987年,乐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出,成为第一批在那里举行大型音乐会的英国另类摇滚乐队。[56] 由于购买假票的乐迷被拒绝入场,音乐会最终以一片骚乱结束。[57] 乐队直到2013年才再次回到阿根廷进行演出。[56]
1987年5月,乐队发行了双专辑《Kiss Me, Kiss Me, Kiss Me》。该专辑在英国排名第6位,在多个国家排名前十,[58] 并且首次进入美国前40名(排名第35位)。这张专辑还在美国获得了白金唱片认证。[27][47][59] 专辑的第三首单曲《Just Like Heaven》是乐队迄今为止在美国最成功的单曲,也是他们第一首打入 Billboard 前 40 名的单曲。[47] 这张专辑还制造了另外三首热门单曲。专辑发行后,乐队聘请了罗杰·奥唐纳(他曾是乐队the Psychedelic Furs的巡演键盘手,也是威廉姆斯的老朋友)来补充托尔赫斯特的工作,同时让汤普森专注于吉他。在随后的巡演中,托尔赫斯特的酗酒开始影响他的表演能力。[60]
《Disintegration》与世界范围内的流行(1989—1993)
[编辑]1989年,治疗乐队发行了广受好评的专辑《Disintegration》,并在英国排名第3位,成为他们迄今为止排名最高的专辑。专辑中的《Lullaby》《Lovesong》《Pictures of You》三首单曲在英国和德国排名前30位。[27][61] 专辑在美国排行榜上达到了第12位,[47] 在美国发行的首支单曲《Fascination Street》在美国现代摇滚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但很快就被乐队的第三支美国单曲《Lovesong》所超越,后者在美国流行音乐榜上排名第二(这是乐队唯一一支进入美国前十名的单曲)。[47] 到1992年,专辑的全球销量已超过300万张。[62]
在专辑的制作期间,乐队成员给史密斯下了最后通牒:除非托尔赫斯特离开,否则他们就都会退出乐队。[63] 1989年2月,托尔赫斯特向媒体宣布退出乐队。[64] 最终,奥唐纳成为了乐队的正式成员,而乐队的创始成员只剩下史密斯一人。史密斯将托尔赫斯特的离队归因于后者能力下降以及酗酒问题,“他在所有事情上都格格不入,这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害的”。[65] 由于托尔赫斯特在专辑录制期间仍在成员名单中,因此专辑的内页注释将其标记为演奏“其他乐器”,并把他列为每首歌的共同创作者。然而据透露,由于酗酒,除了《Homesick》外,[66] 托尔赫斯特对专辑其余部分的贡献微乎其微。[66]
随后,乐队在美国成功举行了巡演。1989年9月6日,乐队在洛杉机环球露天剧场举行的1989年MTV音乐录影带颁奖典礼上表演了歌曲《Just Like Heaven》。[67] 1990年5月,奥唐纳退出乐队,由佩里·巴蒙特取代其工作。巴蒙特同时还在乐队中演奏键盘和吉他,自1984年以来亦是乐队的固定巡演成员。[68] 11月,乐队发行了名为《Mixed Up》的混音合辑。1991年,乐队荣获全英最佳乐队奖。[69] 同年,托尔赫斯特对史密斯和Fiction Records公司提起版权诉讼,声称他和史密斯共同拥有“The Cure”这个名字。这场诉讼最终以1994年史密斯的胜诉而告终。
与此同时,乐队返回录音室录制并在1992年发行了他们的下一张专辑——《Wish》。[70] 这张专辑在英国排名第1位,在美国排名第2位,并贡献了国际热门单曲《High》和《Friday I'm in Love》。[27][47] 专辑还获得了1993年格莱美奖最佳另类音乐专辑的提名。[71] 1993年秋天,乐队发行了现场专辑《Show》和《Paris》,其中收录了他们 Wish 世界巡演的录音。[72][73]
过渡(1994—1998)
[编辑]1994 年,乐队为电影《乌鸦》创作了歌曲《Burn》,并在Billboard 200的专辑排行榜上名列第1位。[74] 在下一张录音室专辑发行前,乐队的阵容再次发生了变化。[75] 珀尔·汤普森离开了乐队去参与Page and Plant的巡演;[76][77] 鲍里斯·威廉姆斯也退出了乐队,他的工作由新鼓手杰森·库珀替代;[77] 罗杰·奥唐纳在阔别四年后回归,担任键盘手。[75] 1994年,乐队开始了下一张专辑的录音工作。当时只有罗伯特·史密斯和佩里·巴蒙特在场;随后,西蒙·盖洛普从病假中归来,之后杰森·库珀和奥唐纳也加入了录音工作。[78][79]
1996年发行的专辑《Wild Mood Swings》,与乐队之前的专辑相比显得反响不佳,标志着乐队商业巅峰期的结束。[80] 1996年,乐队进行了世界巡演以宣传该专辑。1997年,乐队发行了合辑《Galore》,收录了他们在1987年至1997年间发行的所有单曲,其中亦收录了由曾长期担任大卫·鲍威吉他手的里夫斯·加布雷尔斯演奏的新单曲《Wrong Number》。[81] 1998年,乐队为电影《X档案:征服未来》创作了歌曲《More Than This》。[82]
三部曲与大规模成员变动(1999—2005)
[编辑]由于他们与唱片公司的合同只剩下最后一张专辑,加上《Wild Mood Swings》和合辑《Galore》在商业上的平淡反响,史密斯认为乐队的终结可能即将到来。因此,他想要制作一张能够反映乐队更为严肃一面的专辑。[83] 2000年,《Bloodflowers》发行(原定于1998年发行),并获格莱美奖提名。[84] 据史密斯称,这张专辑同《Pornography》和《Disintegration》共同组成了乐队的“三部曲”(Trilogy)。[85] 此后的九个月,乐队开启了名为 Dream 的巡演。[86] 2001年,治疗乐队离开了Fiction Records公司,并发行了合辑《Greatest Hits》和 DVD,其中收录了他们多首歌曲的MV。[87] 乐队亦发行了现场视频DVD《The Cure: Trilogy》,记录了乐队2002年11月11日至12日在柏林的 Trilogy 演出。
2003年,乐队与格芬唱片公司签约。[88] 2004年,他们在Fiction Records公司上发行了一套合辑,名为《Join the Dots: B-Sides & Rarities, 1978-2001 (The Fiction Years)》。这张专辑在Billboard 200专辑排行榜上最高排名第106位。[47] 2004年,乐队发行了第12张录音室专辑《The Cure》。该专辑于当年7月首次在大西洋两岸同时进入前10名。[27][47] 5月,乐队为宣传专辑,参加了科切拉音乐节。7月24日至8月29日,乐队参加了 Curiosa 旅行音乐节。[89][90]
2005年5月,奥唐纳和巴蒙特被乐队解雇。[91][92] 奥唐纳声称,史密斯正在考虑将乐队人数缩减为三人。此前,奥唐纳还说过,他是通过一个粉丝网站才得知乐队即将举行巡演的消息,并补充道:“在近二十年后仍然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得知消息,我感到很难过。我本抱有更高的期望。”[93] 乐队的剩余成员——史密斯、盖洛普和库珀——在此后以三人组的形式多次亮相,直到2005年珀尔·汤普森返回乐队。[94] 2005年7月,乐队在巴黎的现场八方慈善音乐会上进行了表演。[95]
《4:13 Dream》与“Reflections”巡演(2006—2015)
[编辑]2006年,治疗乐队开始为他们的第13张专辑创作并录制素材[96] 为了制作这张专辑,乐队推迟了原定于2007年8月的北美“4Tour”,并将演出日期重新安排在2008年春季。[97][98] 在专辑发行前的几个月里,他们在每月的13日或临近13日时,分别发行了四首单曲和一张EP,分别是《The Only One》、《Freakshow》、《Sleep When I'm Dead》、《The Perfect Boy》和《Hypnagogic States》。2008年10月,乐队发行了第13张录音室专辑《4:13 Dream》。与他们之前发行的专辑相比,《4:13 Dream》在英国的商业成绩并不理想,只在排行榜上停留了两周,最高排名仅第33位。2009年2月,治疗乐队获得了新音乐快递音乐奖。[99]
2011年,奥唐纳回归乐队。随后,乐队在缤纷悉尼音乐节上进行演出。[88] 这场音乐会是他们“Reflections”系列音乐会的第一场,他们在音乐会上完整地演唱了前三张专辑。[100] 2011年,乐队还进行了其他7场“Reflections”音乐会,其中伦敦1场,纽约3场,洛杉矶3场。[101] 9月27日,治疗乐队被提名为2012年入选摇滚名人堂的候选乐队。[102]
在《NME》2012年3月的封面文章中,乐队宣布他们将在欧洲一系列夏季音乐节上演出,其中包括利兹/雷丁音乐节。[103][104] 5月1日,珀尔·汤普森宣布他将第二次离开乐队。[105][106] 5月26日,乐队开始了为期19天的欧洲夏季音乐节巡演,首先在粉红娃娃音乐节上亮相,吉他手里夫斯·加布雷尔斯也加入了巡演。同一天,乐队宣布加布雷尔斯将在巡演中替补出场,但此时他还不是乐队的正式成员。[107][108][109] 巡演开始几周后,乐队决定邀请加布雷尔斯正式加入乐队,他接受了邀请。[110] 2013 年,乐队在南美进行了巡演,除1996年在巴西举办的两场音乐会之外,这是他们自1987年来首次在南美洲的演出。[111]
2014年初,史密斯宣布乐队将于当年晚些时候发行《4:13 Dream》的后续专辑《4:14 Scream》。这些版本将被编译成一张双专辑,名为《4:26 Dream》。然而,这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112][113][114] 在2014年11月18日的一张致敬保罗·麦卡尼的专辑《The Art of McCartney》中,乐队翻唱了披头四乐队的歌曲《Hello, Goodbye》,由保罗的儿子詹姆斯·麦卡尼客串演唱和演奏键盘,MV于2014年9月9日发布。[115] 罗伯特·史密斯还在专辑的附赠光碟中翻唱了保罗的歌曲《C Moon》。[116] 2015年夏天,乐队专辑《Disintegration》的歌曲《Plainsong》在电影《蚁人》的一个片段中被使用,但没有正式出现在电影的配乐表中。[117]
40周年纪念和《Songs of a Lost World》(2017—至今)
[编辑]2018年六月,治疗乐队参加并领衔了伦敦的Meltdown音乐节。[118] 史密斯邀请了一些他个人喜爱的乐队在音乐节上演出,如九寸钉、我的血色情人节、盲音合唱团、Placebo、狂躁街道传教者、克里斯汀·赫什等。[119] 2018年7月7日,乐队在海德公园举办了他们的40周年纪念音乐会。[120] 2018年的世界唱片店日,乐队发行了重制豪华版的《Mixed Up》以及名为《Torn Down》的续作。[121]
2019年3月30日,史密斯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透露了乐队的下一张专辑:“这是我们20年来第一次再次踏入录音室——这里实际上是(皇后乐队)曾经录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地方。这些歌曲的长度基本上都是10分钟、12分钟。我们录制了19首歌曲。所以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我们会在夏天开始前完成录制,并且用一个夏天的时间来混音。至于发行时间,我不知道,10月?万圣节!来吧!”[122] 在7月5日发表于《NME》的采访中,史密斯称乐队将在2019年8月重新录制四分之三的歌曲,“我希望它能在2019年发布,如果不能的话,我会很痛苦的”。[123] 不过,乐队在接下来的四年内仍未发布任何的录音室作品。
2019年,乐队开启了夏季巡演,总计23场。乐队直播了5月30日在悉尼的最后一场演出。[124] 2019年10月,乐队在Austin City Limits Music Festival上进行演出。[125] 当月晚些时候,乐队发行了现场专辑《40 Live: CURÆTION-25 + Anniversary》,收录了乐队2018年在Meltdown音乐节和海德公园的全部演出。[126]
2021年6月,史密斯在采访中提到了两张新专辑,称“其中一张非常非常阴郁,而另一张则不然”,透露称专辑的录音工作已经完成,“我只需要决定去混音哪一张”。[127][128] 2021年8月15日,贝斯手西蒙·盖洛普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已经离开了治疗乐队。[129] 罗伯特·史密斯和乐队并未就他的退出发表正式声明,[130] 而盖洛普随后删除了这条帖子。2021年10月14日,盖洛普称他仍然在乐队中。[131]
2022年3月,史密斯确认了乐队的新专辑名为《Songs of a Lost World》,这是乐队两张专辑企划中的第一张。[132] 2022年5月,史密斯提供新消息称专辑将在10月乐队欧洲巡演之前发行。[133] 然而,尽管乐队在巡演时演奏了部分新曲目,专辑仍未发行。在2022年10月6日拉脱维亚里加的演出上,佩里·巴蒙特重返乐队,并为乐队的Lost World巡演做准备。[134] 2023年3月,乐队宣布了名为“Shows of a Lost World”的北美巡演。[135] 史密斯直言不讳地反对Ticketmaster的动态定价模式和垄断门票的黄牛,并将基本票价定至20美元;[136][137] 他还与售票公司协商,向先前购买了高价票的歌迷们退款。[138]
2024年9月,乐队开始向一些在乐队网站上注册过邮箱的歌迷寄出神秘的明信片,并在罗伯特·史密斯家乡的一家酒吧张贴海报,那里也是治疗乐队早期经常演出的场所。9月13日,乐队透露他们16年来的第一张专辑《Songs of a Lost World》将于2024年11月1日发行。[139] 9月26日,乐队发行了他们新专辑中的第一首单曲《Alone》。该专辑由史密斯和保罗·科克特共同制作,后者曾与史密斯在《Bloodflower》中进行过合作。[140][141]
音乐风格
[编辑]治疗乐队一般被认为是哥特摇滚的代表乐队之一。[142][143][144] 然而,乐队成员经常拒绝被分类,特别是被看作哥特摇滚乐队。罗伯特·史密斯在2006年表示“‘治疗乐队’这个名字上仍然贴着‘哥特’的标签,真的是太可怜了”,并补充道,“我们无法被定义。我想我们出道的时候是有些后庞克的,但总的来说并非如此……不论如何,我们的风格就是‘治疗风格’”。[145]
尽管外界经常将这只乐队同黑暗、阴郁的音乐联系在一起,但治疗乐队也创作了许多欢快的歌曲,并在新浪潮音乐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146] 《Spin》杂志曾称,“治疗乐队一直是一只非此即彼的乐队:……罗伯特·史密斯要么沉溺在哥特式的悲伤中,要么就是在舔着他沾满口红的手指上粘稠、甜蜜的棉花糖”。[147] 2004年,史密斯称:“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说我们是一支哥特乐队,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我是那个唱着《Friday I'm in Love》而非《Shake Dog Shake》或《One Hundred Years》的家伙。”[148]
治疗乐队的音乐通常被描述为“占据主导地位、旋律优美的低音线;有些做作、令人窒息的人声;以及歌词上对存在主义的痴迷,和近乎文学性的绝望”。[149] 乐队大部分歌曲的制作流程都是首先由史密斯和盖洛普创作鼓点和低音线,两人在家里录制音乐样本,然后再带到录音室进行微调。[150] 史密斯在1992年称,“当人们谈论‘治疗乐队歌曲’时,他们指的是以六弦贝斯、木吉他和我的声音为基础的歌曲,再加上Solina的弦乐音效”[150],在此基础上,“层层叠加上吉他和合成器”。[151] 自《Seventeen Seconds》以来,键盘一直是乐队编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在《Disintegration》中的广泛使用,键盘在治疗乐队歌曲中愈加占据重要地位。[152]
录音室专辑
[编辑]- Three Imaginary Boys (1979)
- Seventeen Seconds (1980)
- Faith (1981)
- Pornography (1982)
- The Top (1984)
- The Head on the Door (1985)
- Kiss Me, Kiss Me, Kiss Me (1987)
- Disintegration (1989)
- Wish (1992)
- Wild Mood Swings (1996)
- Bloodflowers (2000)
- The Cure (2004)
- 4:13 Dream (2008)
- Songs of a Lost World (2024)
合辑
[编辑]- Boys Don't Cry (1980)
- Japanese Whispers (1983)
- Standing on a Beach: The Singles (1986)
- Galore: The Singles 1987–1997 (1997)
- Greatest Hits (2001)
- Alternative Rarities 1988–1989 (2010)
- Acoustic Hits (2017)
现场专辑
[编辑]- Concert: The Cure Live (1984)
- Entreat (1991)
- Show (1993)
- Paris (1993)
- Bestival Live 2011 (2011)
- 40 Live (Curætion-25 + Anniversary) (2019)
成员
[编辑]- 罗伯特·史密斯 – 主唱,吉他,键盘 (1976–至今)
- 西蒙·盖洛普 – 贝司,键盘,伴唱 (1979–1982, 1985–至今)
- 杰森·库珀 – 鼓,打击乐器 (1995–至今)
- 佩里·巴蒙特 – 键盘,吉他,六弦贝司 (1990–2005, 2022-至今)
- 罗杰·奥唐纳 – 键盘,打击乐器 (1987–1990, 1995–2005, 2011-至今)
- 里夫斯·加布雷尔斯 - 吉他,六弦贝司(2012-至今)
已离开成员
[编辑]- 洛尔·托尔赫斯特 – 鼓,打击乐器,键盘,鼓机,其他乐器 (1976–1989)
- 迈克尔·邓普西 – 贝司,伴唱 (1976–1979)
- 马蒂厄·哈特利 – 键盘 (1979–1980)
- 菲尔·索纳利 – 贝司 (1983–1984)
- 安迪·安德森 – 鼓,打击乐器 (1983–1984)
- 鲍里斯·威廉姆斯 – 鼓,打击乐器 (1984–1994)
- 珀尔·汤普森 – 吉他,键盘 (1976–1978, 1983–1993, 2005–2011)
时间线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CURE songs and albums. [202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1).
- ^ The Cur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2019 [December 13,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 ^ Metzer, Greg. Rock Band Name Origins. McFarland. 21 May 2008: 60. ISBN 9780786455317.
- ^ 4.0 4.1 Jeff Apter. Never Enough: The Story of The Cure. Omnibus Press. 5 November 2009: 26. ISBN 9780857120243.
- ^ 5.0 5.1 Barbarian, L.; Sutherland, Steve; Smith, Robert. Ten Imaginary Years. Zomba Books. 1988. ISBN 0-946391-87-4.
- ^ Doran, Rachel. The Cure, A History. Spiral Scratch Magazine. April 1992.
- ^ Barbarian, Sutherland, Smith (1988)
- ^ Apter 2006,第36页.
- ^ 9.0 9.1 A History of The Cure in Melody Maker Magazine by Steve Sutherland (1990)
- ^ 10.0 10.1 10.2 Frost, Deborah. Taking The Cure with Robert. Creem. 1 October 1987.
- ^ Apter 2006,第46页.
- ^ Sutherland (1990) and Barbarian, Sutherland, Smith (1988)
- ^ Sutherland (1990)
- ^ Anomolie, Sureaud, Michaux, Ramage (1990–'92)
- ^ Apter 2006,第56–57页.
- ^ Apter 2006,第62页.
- ^ Apter 2006,第68页.
- ^ Hull, Robot A. The Cure: ...Happily Ever After. Creem. January 1982.
- ^ Thrills, Adrian. Ain't No Blues for the Summertime Cure. NME. 16 December 1978.
- ^ 20.0 20.1 Sweeting, Adam. The Cure – Curiouser and Curiouser. Spin. July 1987.
- ^ Apter 2006,第105页.
- ^ Paytress, Mark. Siouxsie & the Banshees: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Sanctuary Publishing. 2003: 96.
- ^ Apter 2006,第106页.
- ^ Apter 2006,第112页.
- ^ Apter 2006,第100–101页.
- ^ Apter 2006,第114页.
-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Roberts, David (编). British Hit Singles & Albums 19th. HIT Entertainment. 2006: 130. ISBN 1-904994-10-5.
- ^ Apter 2006,第117页.
- ^ Kent, Nick. Why Science Can't Find Cure for Vagueness. NME. 26 April 1980.
- ^ Gosse, Van. The Cure Play It Pure. The Village Voice. 21 April 1980.
- ^ Morley, Paul. Days of Wine and Poses. NME. 12 July 1980.
- ^ Apter 2006,第126页.
- ^ Apter 2006,第132页.
- ^ Apter 2006,第136页.
- ^ Apter 2006,第141页.
- ^ Reynolds, Simon.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Faber and Faber. 2005: 358. ISBN 0-14-303672-6.
- ^ Apter 2006,第158–59页.
- ^ Apter 2006,第166–67页.
- ^ Apter 2006,第171页.
- ^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We were losing our minds". Uncut. 24 October 2014 [18 September 2019].
- ^ Savage, Jon.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Our 1986 Interview. Spin. 26 July 2019 [18 September 2019].
- ^ Sutherland, Steve. The Incurables. Melody Maker. 18 December 1982.
- ^ Apter 2006,第174页.
- ^ Apter 2006,第176页.
- ^ The Love Cats – The Cur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9 October 1983 [27 August 2018].
- ^ True, Chris. Japanese Whispers – The Cure | Songs, Reviews, Credits. AllMusic. [18 September 2019] (美国英语).
- ^ 47.00 47.01 47.02 47.03 47.04 47.05 47.06 47.07 47.08 47.09 The Cure – Chart History | Billboard. Billboard. [26 June 2013].
- ^ Sutherland, Steve. Topsy-Turvy [The Top – review]. Melody Maker. 5 May 1984.
- ^ Apter 2006,第205页.
- ^ Price, Simon. Curepedia: An A-Z of The Cure.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2023: 359–3622023. ISBN 978-0-06-306864-3.
- ^ Apter 2006,第207页.
- ^ Apter 2006,第208页.
- ^ Sutherland, Steve. A Suitable Case for Treatment. Melody Maker. 17 August 1985.
- ^ Apter 2006,第209–10页.
- ^ Apter 2006,第12–13页.
- ^ 56.0 56.1 Por qué The Cure rompió su promesa y vuelve después de 26 años. Rolling Stone Argentina. [9 Ma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April 2013) (西班牙语).
- ^ The Cure's 10 most outrageous moments (and one heart-warmer). NME. 13 September 2018 [9 May 2022].
- ^ The Cure – Kiss Me Kiss Me Kiss Me. dutchcharts.nl. [26 June 2013].
- ^ Gold & Platinum Searchable Database – June 25, 2013. RIAA. [26 June 2013].
- ^ Apter 2006,第229页.
- ^ Die ganze musik im internet: Charts, neuersheinungen, Tickets, Genres, genresuche, genrelexion, kunstler-sache, musik-suche, track-suche, ticket-suche. Musicline.de. [26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 April 2009).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ansio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Apter 2006,第238页.
- ^ Apter 2006,第240页.
- ^ Brown, James. Ten Years in Lipstick and Powder. NME. 8 April 1989.
- ^ 66.0 66.1 Lol Tolhurst – Interview. pennyblackmusic.co.uk. [5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September 2019).
- ^ Crampton, Luke. Rock Stars Encyclopedia. 1999: 268.
- ^ The Cure Cut Two, Ending 10-Year Run With Same Lineup. MTV.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December 2019).
- ^ Slowly but Surely, Hip Hop Is Gaining a South. Orlando Sentinel. [26 June 2013] –通过AccessMyLibrary.com.
- ^ Apter 2006,第255页.
- ^ The Cure Grammy nominations. grammy.com. 4 June 2019 [18 September 2019] (英语).
- ^ Raggett, Ned. Show – The Cure. AllMusic. [18 September 2019] (美国英语).
-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Paris – The Cure. AllMusic. [18 September 2019] (美国英语).
- ^ The Crow [Original Soundtrack]. Allmusic. [11 July 2020].
- ^ 75.0 75.1 The Cure | Biography & History. AllMusic.
- ^ The Cure Finds a Remedy in Changes. Los Angeles Times. 5 June 1996.
- ^ 77.0 77.1 The Cure band members say goodbye. News.bbc.co.uk. 29 May 2005.
- ^ Apter 2006,第270页.
- ^ The Cure. Hip Online. 13 January 2008 [25 June 2019].
- ^ Apter 2006,第275页.
- ^ Reeves Gabrels Joins The Cure. Nashville Scene. 30 May 2012 [14 December 2019] (英语).
- ^ The Cure – EPK for The Masses Depeche Tribute (Robert Smith 1998). YouTube. 10 May 2017 [10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 ^ Apter 2006,第281, 284页.
- ^ Apter 2006,第284页.
- ^ Hodgkinson, Will. Home Entertainment: Robert Smith | Music |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30 May 2003 [26 June 2013].
- ^ Cure Announce World Tour For Bloodflowers. MTV News. [14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ugust 2015) (英语).
- ^ Cure Bolsters 'Hits' With New Songs, Acoustic Disc. Billboard. [14 December 2019].
- ^ 88.0 88.1 The Cure Official Biography. The Cure. [14 December 2019].
- ^ Cure Announce Festival Tour With Interpol, Rapture, Mogwai. MTV News. [14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April 2015) (英语).
- ^ Weber, Tim. The Cure Take the Icon Test. BBC News. 20 September 2004 [26 June 2013].
- ^ Update: Two Members Exit The Cure. Billboard. [2021-01-17] (英语).
- ^ The Cure band members say goodbye. News.bbc.co.uk. 2005-05-29 [2021-01-17] (英国英语).
- ^ Update: Two Members Exit The Cure. Billboard. [26 June 2013].
- ^ Cure recruit former guitarist. NME. 21 June 2005 [20 February 2020].
- ^ Flore, Raymond. Live 8 vs. Live Aid. Ew.com. [20 February 2020] (英语).
- ^ The Cure Announce Return | The Cure | News. MTV. 13 May 2008 [26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July 2012).
- ^ Lindsay, Cam. The Cure Postpone Fall Tour • News • Exclaim.ca. Exclaim.ca. 24 August 2007 [24 May 2023].
- ^ 2008 North American 4Tour Shows. The Cure. 13 September 2007 [24 May 2023].
- ^ Shockwaves NME Awards 2009: The Winners. NME. 26 February 2009 [26 June 2013].
- ^ Perpetua, Matthew. The Cure to Perform Their First Three Albums. Rolling Stone. 28 September 2011 [14 December 2019].
- ^ The Cure to Perform First Three Albums Live at Royal Albert Hall – Ticket Details. NME. 27 September 2011 [26 June 2013].
- ^ The Cure, Guns n' Roses and Red Hot Chili Peppers Shortlisted for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NME. 27 September 2011 [26 June 2013].
- ^ The Cure's Robert Smith: "We're Coming Full Circle by Headlining Reading and Leeds". NME. 16 March 2012 [26 June 2013].
- ^ Chain of Flowers: Robert Interview in the New NME. Blogspot. 13 March 2012 [26 June 2013].
- ^ Chain Of Flowers: A note from Porl. Chain of Flowers. 1 May 2012.
- ^ The Cure's Porl Thompson auctioning guitars, album artwork, leather corsets and more. Slicing Up Eyeballs. 1 May 2012 [14 December 2019].
- ^ Video: The Cure Debuts Guitarist Reeves Gabrels, Digs Out Rarities at Pinkpop Festival. Slicing Up Eyeballs. 26 May 2012 [26 June 2013].
- ^ Chain of Flowers: The Cure at Pinkpop 2012. Chain of Flowers. 28 May 2013 [26 June 2013].
- ^ Chain of Flowers: Reeves Gabrels Joins The Cure for the Summer. Chain of Flowers. 26 May 2012 [26 June 2013].
- ^ Mahoney, Lesley. Alumni Profile: Reeves Gabrels.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26 June 2012 [26 June 2013].
- ^ The Cure announces 6-country tour of South America in April — plus Mexico City concert. Slicing Up Eyeballs. 28 January 2013 [9 May 2022].
- ^ Grow, Kory. The Cure Ready New Album, Plan 'Trilogy' Concerts. Rolling Stone. 2014-02-04 [2022-11-21] (美国英语).
- ^ Grow, Kory. Robert Smith Explains the Cure's '4:14 Scream' Album. Rolling Stone. 2014-04-01 [2022-11-21] (美国英语).
- ^ Darum nehmen The Cure ein neues Album auf. Rolling Stone. 2018-04-10 [2022-11-21] (de-DE).
- ^ YouTube上的The Cure – Hello Goodbye
- ^ Watch The Cure Cover the Beatles' 'Hello, Goodbye'. Rolling Stone. 9 September 2014.
- ^ The Cure's Plainsong featured in a scene in the Marvel movie Ant-Man. Post-Punk in Film. 12 August 2015.
- ^ The Cure perform career-spanning setlist at Robert Smith's Meltdown Festival: Video + Setlist. Consequence of Sound. 25 June 2018 [31 October 2019].
- ^ Nine Inch Nails, My Bloody Valentine to play Meltdown Festival curated by The Cure's Robert Smith. Consequence of Sound. 6 March 2018 [31 October 2019].
- ^ O'Connor, Roisin. The Cure to headline BST Hyde Park festival in 2018. The Independent. 12 December 2017 [13 December 2017].
- ^ This is the full list of Record Store Day 2018 releases. NME. [13 August 2019].
- ^ The Cure's Robert Smith on Rock Hall Induction and 'F-cking Great' New Album. Rolling Stone. 30 March 2019 [30 March 2019].
- ^ Reilly, Nick. The Cure's Robert Smith is "intent" on releasing their next album before the end of 2019. NME. 2019-07-05 [2019-07-13] (美国英语).
- ^ The Cure Announces 'Disintegration' 30th Anniversary Shows. iheart.com. 19 Feb 2019 [30 March 2019].
- ^ Ramirez, Ramon. The Cure delivers another spotless ACL Fest set. Austin360. 2019-10-12 [2019-10-14] (美国英语).
- ^ The Cure Announce New Concert Film Box Set 40 LIVE – CURÆTION-25 + ANNIVERSARY. Pitchfork. 8 August 2019 [31 October 2019] (英语).
- ^ The Cure's Robert Smith says forthcoming 'noise album' will be a solo release. NME. 3 June 2021.
- ^ Robert Smith says the Cure have recorded two new albums. 4 June 2021.
- ^ Kreps, Daniel. The Cure Bassist Simon Gallup Announces Departure From Band. Rolling Stone. 15 August 2021 [17 August 2021].
- ^ The Cure's Longtime Bassist Simon Gallup Says He's Leaving the Band. Pitchfork. 16 August 2021 [17 August 2021].
- ^ Breihan, Tom. Simon Gallup Has Apparently Rejoined The Cure. Stereogum. 15 October 2021 [15 October 2021] (英语).
- ^ Trendell, Andrew. Robert Smith just told us The Cure's new album title at the BandLab NME Awards 2022. NME. BandLab Technologies. 2 March 2022 [22 May 2022].
- ^ Trendell, Andrew. The Cure give us an update on their "relentless" new album – and when to expect it. NME. BandLab Technologies. 19 May 2022 [22 May 2022].
- ^ Trendell, Andrew. The Cure debut new songs and welcome Perry Bamonte back to band as they kick off 2022 tour. NME. 6 October 2022 [6 October 2022].
- ^ Geraghty, Hollie. The Cure announce 2023 North American tour. NME. 2023-03-09 [2023-03-15] (英国英语).
- ^ Kaufman, Gil. The Cure's Robert Smith Says Ticketmaster's Verified Fan System Is 'Far From Perfect' as N. American Shows Go on Sale. Billboard. 2023-03-15 [2023-03-15] (美国英语).
- ^ Fu, Eddie. The Cure's Robert Smith addresses problems with Ticketmaster's "far from perfect" system. Consequence. 2023-03-15 [2023-03-15] (美国英语).
- ^ The Cure tried to circumvent Ticketmaster's price gouging. It didn't work. The A.V. Club. 2023-03-15 [2023-03-15] (英语).
- ^ Deville, Chris. The Cure Announce New Album Songs Of A Lost World In Postcards And Hometown Pub Poster. Stereogum. 13 September 2024 [13 September 2024].
- ^ Trendell, Andrew. The Cure share epic and emotional single ‘Alone’ and announce long-awaited new album ‘Songs Of A Lost World’. NME. 26 September 2024 [26 September 2024].
- ^ Monroe, Jazz. The Cure Detail First Album in 16 Years, Share New Song “Alone”: Listen. Pitchfork. 26 September 2024 [26 September 2024].
- ^ Doran, John. The Cure: Selecting the Best for One Side of a C90. The Quietus. 27 October 2008 [20 February 2013].
- ^ Mason, Stewart. Pornography – The Cure : Songs, Reviews, Credits, Awards : AllMusic. AllMusic. AllRovi. [20 February 2013].
- ^ McNulty, Bernadette. The Cure: Godfather of Goth Relishes His Power – Telegraph. The Telegraph. 24 March 2008 [26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 ^ Music News – The Latest Music News and Gossip from Yahoo! Music UK & Ireland. Yahoo!. 6 December 2006 [26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February 2008).
- ^ CBC.ca Arts – The Cure cancels North American tour. (原始内容存档于3 July 2007).
- ^ Greenwald, Andy. The Cure – The Head on the Door. Spin. July 2005.
- ^ Cameron, Keith. It's more Kiss Me than goth. Mojo. No. 129. August 2004: 87.
- ^ Blackwell, Mark; Greer, Jim. Taking The Cure. Spin. June 1992.
- ^ 150.0 150.1 Gore, Joe. The Cure: Confessions of a Pop Mastermind. Guitar Player. September 1992.
-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The Cure – Music Biography, Credits and Discography : AllMusic. AllMusic. AllRovi. [20 February 2013].
- ^ Apter 2006,第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