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伯沙撒的盛宴 (倫勃朗畫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伯沙撒的盛宴》(荷蘭語:Het feestmaal van Belsazar)由荷蘭畫家倫勃朗於1635年所作。內容取自舊約聖經中十大先知書之一的《但以理書》,畫作現存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作畫時期歷史[編輯]

在17世紀巴洛克藝術雖然逐漸退出信奉天主教的王室,但是該藝術風格仍通過畫作進入少數王室氏族或者貴族家中,當時歐洲各王朝渴望有不同種類的畫風出現(主要是與宗教有關),由於北歐王室的支持和新教的鼓勵(新教在當時仍然以巴洛克為基礎模板,所以而後出現的新藝術風格與之有相似之處),不久便出現了許多新的種類並且有相當成就,倫勃朗就是其中之一。1630年,畫家在萊頓的工作結束後移居阿姆斯特丹(倫勃朗個人的作畫風格形成地),《伯沙撒的盛宴》就是作於畫家在阿姆斯特丹歐洲公社成為風格熱潮的時期,作畫時長兩年(1634-1635)。

內容[編輯]

伯沙撒——巴比倫王那波尼德之子,盛宴舉辦的原因是為慶祝在那波尼德亡後,由伯沙撒繼承王位,而酒宴持續了數日,並且盛況空前,由於賓客數量眾多而餐具不足,伯沙撒命令僕人拿來宗教儀式用的器具當作餐具,隨後因為褻瀆聖物,牆上出現了一隻人手,並且開始書寫文字,眾人從恐懼中醒悟。伯沙撒傳喚來占卜師,巫師和智者,命令他們破解該密語,但所有人都對此無可奈何,於是伯沙撒的母親建議他多注意名為但以理的人。不久,先知但以理來到宮中,並解讀了文字,意為:上帝對於褻瀆聖物的行為感到不滿,伯沙撒將會遭遇死亡,而王國也將淪陷。當時米底人和波斯人正圍攻巴比倫,就在先知解讀出暗語的當夜,王國敗落,國王也一同去世。

繪畫手法[編輯]

畫家將光線匯聚在堙沒於黑暗中的賓客的臉上,火紅的文字在黑暗中也更顯神秘,倫勃朗成功地把當時或驚異或恐懼的體驗表現在每個人的臉上。其中也不乏畫家自身的繪畫風格:從聖物中流出的紅酒,位於畫布中央的主角——伯沙撒,如眾星捧月般圍繞身邊的妻子,祭司,守衛和僕人。在每個人的臉上都反映出在上帝顯靈時真實且不同的表情,而國王好像伸手遮擋著不可預知的危險。

繪於牆上那文字排列方式並非偶然,當時倫勃朗身邊有位猶太好友,他常將這種方法運用在自己的畫上,他悄悄告訴了倫勃朗該怎麼更好的變現密語的神秘感。密語由伊夫里特語(現希伯來語)寫成,但並不是當時猶太人的書寫方式(從右往左水平書寫),他將文字分為五列,最後由兩個字母結尾。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對於巴比倫的智者來說解讀並不成問題,有趣的是,上帝在傳話給先知但以理時,也同樣是將話轉換為暗號。

參考文獻[編輯]

  1. Аграновская М. Библейские пророки Часть 2. Культура. Живопись.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ПАРТНЕР (2006 г).
  2. Харменс Ван Рейн Рембрандт. — Серия: Великие художники мира. — 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 2014. — С. 21. — 40 с. — ISBN 978-5-386-07844-7.
  3. Успех в Амстердаме. Культура. mybiblioteka.ru (18 сентября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