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一柄布伊刀

中文中是用於切、割、削、砍、鍘的多種工具武器的泛稱,通常帶有用於手持的把手或,以及用於切削的。尺寸較小的又稱小刀刀子,或以用途修飾稱菜刀餐刀書刀、水果刀等,或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稱刺刀削刀、砍刀、剃刀等,或以結構不同稱摺疊刀(蝴蝶刀)、彈簧刀等。

刀是人類最古老的工具之一,至少在石器時代已經出現[1][2],最早是以木頭、骨頭或石頭製作,後來開始以銅、青銅、鐵、鋼等金屬及合金製作,近現代以來,一些領域的刀又開始出現以陶瓷塑料等非金屬製作的情況。

一般小型的具,刀刃長度通常不超過成人的手掌,一般由刀片和刀柄兩大部分構成。依結構可分為兩大類「直刀」與「折刀」。小刀在中國的主要產地集中在廣東省陽江市,所以小刀的用語多用陽江方言。

刀脊,又稱刀背、刀稜,指身上無鈍厚之一側。有些刀制之刀背亦有開刃,如清代滿人腰刀和闐刀皆於近刀尖處開雙刃,元代騎兵將官滾珠腰刀,刀背開刃長達三分之一,更是犀利非常。

直刀 Fixed Blade[編輯]

折刀 Folding Blade[編輯]

  • 簡易折刀 Penknife
  • 瑞士刀 Swiss Army Knife
  • 戰術性折刀
  • 自動刀 Automatic Knife
  • 蝴蝶刀 Butterfly Knife
  • 重力刀 Gravity Knife

其他短刀[編輯]

  • 彈道刀 Ballistic Knife
  • 高壓氣瓶刀 Wasp Injection Knife
  • 訓練刀 Training Knife

參考[編輯]

  1. ^ No. 1 The knife. Forbes. 2005-08-31 [200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1). 
  2. ^ Early Human Evolution: Early Human Culture. [200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2).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刀劍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