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崗山
外觀
大崗山 | |
---|---|
最高點 | |
海拔 | 312公尺(1,024英尺) |
座標 | 22°51′37.1″N 120°20′54.9″E / 22.860306°N 120.348583°E |
地理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阿蓮區 |
所屬山脈 | 珊瑚礁石灰岩 |
地質 | |
山脈類型 | 珊瑚礁石灰岩 |
大崗山(臺灣話:Tuā-kang-suann),也做大岡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岡山區、阿蓮區、田寮區交界處,峰頂海拔312公尺[1],為台灣小百岳之一[2],舊高雄縣十大名山之一。該山峰地處二仁溪與阿公店溪的分水嶺上,立有三等三角點499號,但基石位於軍營中,一般人無法進入[3]。大崗山為南部著名的佛教聖地,山上有著名的佛寺古剎超峰寺、龍湖庵和蓮峰寺,香火鼎盛。
地理環境
[編輯]地理位置
[編輯]大崗山是從平原突起之台地狀方山,為阿蓮地勢較高的地方。大崗山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度不及2公里,西南部海拔最高達312公尺。
氣候
[編輯]地質
[編輯]- 地形結構
大崗山乃隆起之珊瑚礁石灰岩,為臺灣本島少數之特殊地形的地區,石灰岩岩質疏鬆多孔,雨水下滲容易使得地表幾無溪流形成。 地表的珊瑚礁石灰岩因溶蝕作用,表面呈現窪洞溝槽,時而形成較大的狹長岩溝,或是淺凹之石灰阱。
- 地層岩性
- 臺地堆積物:
- 大崗山的山頂部份主要由30公分以下之圓礫、沙及黏土組成,因曾受紅土化作用而呈紅褐色,與其下的石灰岩層呈不整合的關係。
- 山麓堆積物:
- 由斷崖之岩層崩落堆積,主要成分為石灰岩礫、泥沙及土壤,偶有紅土,其下界與上新世岩層以不整合相接。
- 大崗山石灰岩層:
- 大崗山的石灰岩層平均厚度約在40公尺,由生物碎屑組成的岩礁構成,以珊瑚礁為最多,在北段崗山頭地區,以生物細小碎屑及雙殼綱、掘足綱和有孔蟲化石為主;中部的石灰岩,以底棲固著性生活的生物為主,大致有石灰質藻、鈣質海綿、苔蘚蟲,及珊瑚、貝類碎屑與有孔蟲化石等所組成;南段石灰岩,始有群體珊瑚出現,屬真正珊瑚礁石灰岩。下段接近泥岩之部分有相當多孔隙,因泥岩層為不透水層,地下水積聚於石灰岩與泥岩交界面處。
- 泥岩層:
- 大崗山的泥岩厚度約550公尺,屬上部古亭坑層。其泥岩分為兩部分,其下部為甚純的暗灰色泥岩,為大崗山石灰石底盤之基岩;其上部為呈灰白色之鈣質泥岩,含生物碎屑與化石,介於石灰岩與暗灰色泥岩之間,厚度可由數十公分到數公尺,稱之為泥灰岩。
生態環境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高雄縣岡山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 ^ 《台灣小百岳》,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官方網站. [201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 ^ 《獨步山林間732:大崗山》,獨步山林間網站. [201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