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花鼓戲
寧鄉花鼓戲,誕生於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湖南省寧鄉市境內的一種戲劇。[1][2]寧鄉花鼓戲以寧鄉話為舞台語言,融合了勞動山歌、走場牌子和戲曲音樂的一種戲劇。[1][2]清朝同治年間寧鄉縣流沙河鎮的土壩對寧鄉縣花鼓戲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2]現在寧鄉縣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寧鄉市、益陽市、湘鄉市、醴陵市、瀏陽市等地。[1][2]
歷史
[編輯]清朝
[編輯]明末清初,寧鄉縣人民在各大節日和婚喪喜慶的日子裡,都唱著小調兒,跳著歡快的舞蹈,當時人稱「打花鼓」,後來又稱為「寧鄉對子花鼓」,現代稱為「寧鄉花鼓戲」。[註 1][1][2]
清朝統治階級為了統治文化士子和鉗制思想,曾明令禁止出演寧鄉花鼓戲。[3] 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寧鄉城到處張貼「四言訓示」的告示:「省垣首善,敦俗為先,淫戲賣武,諭禁久宣」,出現演唱花鼓戲的藝人,均被抓取坐牢;[3] 《醴陵縣誌》曾記載:「採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導淫,懸為歷禁,然農村往往於新春偷演,禁不能絕」。[3] 當時的人不得不在晚上抹黑躲進深山茂林遠離官府衙門所在地,用門板圍成房間在裡面偷偷地盡情演唱,時稱「草台班」。[3]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編輯]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對清朝各種不合理政策均取締取消,不再纏足,不再蓄髮,寧鄉花鼓戲也被解放,1920年,寧鄉縣有著名的「義和班」,1930年,又有著名的「得勝班」,兩個戲班均持續了十年的歷史。[3]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1953年,《賀新春》榮獲中國優秀節目獎。[2] 1956年,《跳粉牆》榮獲湖南省農村群眾藝術觀摩優秀節目獎。[2] 1958年,寧鄉縣舉行了萬人花鼓戲匯演。[2]
行當
[編輯]最初,寧鄉花鼓戲分為小旦、小丑兩個角色,後來,寧鄉花鼓戲分為三小戲[2][3][1]:
藝術形式
[編輯]寧鄉花鼓戲分為「念做唱打」四大形式。
- 念就是具有音樂性的念白。
- 做就是做動作和身段。
- 唱就是行腔用調開唱。
- 打是結合民間藝術將武術動作舞蹈化。
音樂
[編輯]唱腔
[編輯]寧鄉花鼓戲中,瀏陽路以「採茶調」為主,其他各派以小調兒為主,語音婉轉清脆細膩動聽。[2][3][1]
伴奏樂器
[編輯]寧鄉花鼓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鼓、鑼、鈸、大筒、嗩吶、雲鑼。[2][1]
樂隊
[編輯]寧鄉花鼓戲的樂隊一般常見的是表演者2人,樂器師10人。[2][1]
臉譜
[編輯]寧鄉花鼓戲的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徵人物的性格和品質。藝人一般以對眉、逗趣、嗔怒等面部動作表示自己的喜怒哀樂。[2]
道具
[編輯]寧鄉花鼓戲的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絹,一根鞭子代表一匹馬,一面旗子代表一支軍隊。[1]
主要流派
[編輯]寧鄉花鼓戲分為五大派別,五派都以寧鄉話為統一語言[3]:
- 瀏陽路
- 寧鄉路
- 益陽路
- 西湖路
- 醴陵路
主要曲牌
[編輯]- 寧鄉正調
- 西湖調
- 寧鄉討學錢調
- 梁山調
著名藝人
[編輯]男性
[編輯]- 伍岳雲
- 王命生
- 賀桂仙
- 肖克昌
- 劉珠光
- 黎運鈞
- 張旭光
- 胡亞平
女性
[編輯]- 龔淑英
- 湯雪蓮
- 周順英
- 張平
- 鍾彬彬
著名曲目
[編輯]- 《雪梅教子》
- 《孟姜女》
- 《學錢調》
- 《張先生討學錢》(作者:賀桂先、肖克昌)
- 《鬧學》
- 《要金扇》
- 《看鏡》
- 《賀新春》
- 《跳粉牆》
腳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湖南花鼓戏 宁乡流沙河的骄傲. 湖南人. 2010-04-17 [2012-03-11].[永久失效連結]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宁乡对子花鼓及宁乡花鼓戏简介. 寧鄉在線. 2008-05-05 [2012-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0).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宁乡花鼓戏. 中國國際文化網. 2008-08-09 [2012-03-11].[永久失效連結]